一种腐殖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854828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374581.4

    申请日:2016-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腐殖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腐殖酸微球的等电点在pH=2,在pH大于2时带负电;直径1mm的准球形形状。本发明通过将腐殖酸固定化在淀粉上制得固定化微球,该腐殖酸凝胶小球,廉价环保可完全生物降解,同时对其吸附性能研究发现对去除废水中的阳离子染料方面有很高的去除效率,并且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率,因此在染料吸附、水处理以及作为吸附剂等众多领域中均具有广泛的用途,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及相关菌种在制备微生物絮凝剂上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524944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510758322.7

    申请日:2015-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将Klebsiella oxytoca MOW‑02‑05菌种在发酵培养液中培养;取发酵培养液离心,得到上清液,上清液加乙醇沉淀,并收集沉淀;沉淀溶于纯水后透析,冷冻干燥,制得粉末状微生物絮凝剂。还公开了上述微生物絮凝剂在含铁酸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公开了Klebsiella oxytoca MOW‑02‑05菌种在制备微生物絮凝剂上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微生物絮凝剂产量较高,絮凝效果好,处理范围广,对含铁的酸性废水均能起到好的沉降絮凝作用,且方法操作简单,原料廉价,用量显著节省。

    一种酸化土壤的改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1723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14137.2

    申请日:2016-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B79/02 C09K17/08 C09K2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酸化土壤的改良方法,将土壤改良剂直接散布混合入土壤中;或与水拌合成泥浆状散布在污染土壤的表面再进行混合,与土壤中的阳离子重金属离子交换吸附,降低土壤的阳离子重金属离子的溶出量。在阳离子重金属总容量对改良剂交换性阳离子总量比0.7以上,土壤改良剂土壤投入量,为0.71g/l‑77.21g/l。土壤改良剂的土壤投入量,在每升6.72g/l到30g/l。优点:不仅适用对镉污染土壤、对含有铅离子等阳离子重金属类的酸性化土壤,也适用于由于酸雨和肥料等的影响,以及酸性硫酸盐的土壤能发挥良好的酸缓冲能力和各种镉、铅重金属污染的酸性化土壤的改良。成本低、降低酸化土壤中阳离子重金属溶出效果显著。

    一种基于液化二甲醚提取的微藻多组分成分快速定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543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19495.7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藻生物提取与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液化二甲醚提取的微藻多组分成分快速定量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微藻细胞与其他液体成分的分离步骤、微藻细胞电阻电导分析步骤、微藻细胞电容分析步骤、微藻细胞提取液的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检测步骤、傅里叶红外光谱与三维荧光光谱联用的技术对水相中的成分进行检测步骤,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油相中的主要成分进行检测步骤。本发明的微藻提取成分的检测装置可以实现对经过处理的微藻提取液的主要成分进行详细的定性与定量的检测,同时对微藻细胞进行电化学性质的检测与收集信息并用于后续的生理生化的检测。

    富含醌型结构的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厌氧污泥处理偶氮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66013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65575.6

    申请日:2019-0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纳米醌型复合材料,为指甲花醌、氧化石墨烯、Fe2+三元复合体系构成的磁性富含醌型结构的纳米材料。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及其在促进厌氧污泥降解含有偶氮染料废水中的应用。本发明材料,一方面富含醌型官能团,能大幅度地提高厌氧微生物的胞外电子传递速率;另一方面材料粒径为纳米尺度,在水中分散性较好,能与微生物菌群充分接触,提高了传质效率;因而在废水处理系统中投加此种复合材料有效地提升了对偶氮染料的生物降解效率;同时,合成的醌型纳米复合材料具备磁性,利用外加磁场可以将这种复合材料与污水进行有效地分离,可实现纳米材料的回收和循环利用,避免了材料的随水流失,控制了此类废水处理的成本。

    利用多孔泡沫玻璃地下隔断净化污染地下水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1749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214136.8

    申请日:2016-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00 C02F1/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多孔泡沫玻璃地下隔断净化污染地下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使用与泡沫玻璃与本地土壤微生物混合的形成多孔泡沫玻璃地下隔断来分解有机污染物,增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微生物对净化壁内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分解活性;通过多孔泡沫玻璃地下隔断净化被有机化合物污染的地下水。本发明的优点:利用多孔泡沫玻璃地下隔断可促进多孔泡沫玻璃地下隔断中的微生物增殖,提高有机污染物的分解活性,高效地进行被有机化合物污染的地下水的净化,也有效防止了污染区域的扩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