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08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0356.5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16C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排水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方法包括:确定目标空隙率;确定RAP材料的掺配率A;确定再生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并测试级配参数;建立再生排水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计算模型,将获得的参数代入模型中计算得到再生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本发明将目标空隙率引入再生排水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过程中,使得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更加合理,同时考虑了旧料对再生排水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确定过程的影响并减少了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所需的步骤,提升了确定再生排水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5545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018632.3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发泡性能的测试系统,包括泡沫沥青盛放装置、发泡图像采集系统以及发泡图像分析系统。泡沫沥青盛放装置为耐高温保温透明玻璃钢材质桶体;发泡图像采集系统由两台高速工业相机、四个白色直流光源、数据传输线和电子计算机组成;发泡图像分析系统由电子计算机及其内置的数字图像分析软件组成。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发泡性能的测试方法,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既可以获取沥青泡沫的尺寸分布规律,又可以准确地测量膨胀率、半衰期等发泡性能评价指标。本发明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设备来源广,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普适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85119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0853783.3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路面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热分布均匀的沥青路面结构及各层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降温上面层、高导热中面层以及吸热下面层;所述降温上面层厚度为3~5cm的彩色排水沥青混合料层,所述高导热中面层为含有破碎铜渣和氧化铝的高导热结构层,厚度为5~7cm;所述吸热下面层为含有复合相变材料的吸热结构层,厚度为7~9cm。本发明由不同功能的结构层组合,形成一种联动,能够主动调节温度场,使热量在结构内部均匀分布,降低各层温差,从根本上减少了高温病害的发生,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044379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910727884.3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13 , G06T5/00 , G06T7/62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空隙分布均匀性评价方法,属于公路沥青混合料试验技术领域。所述评价方法利用工业CT扫描设备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取沥青混合料试件不同截面内空隙分布矢量化图像;将空隙分布矢量化图像细化为若干区域,获取每个图像区域内的空隙特征参数,计算空隙均匀性系数;利用不同图像区域内空隙均匀性系数的变异系数来评价整个试件的空隙分布均匀性。本发明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获取沥青混合料内部空隙分布的空间特征及其均匀性,对于不同的混合料类型和成型方式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操作简单高效,也可为后续数值试件的构建和力学模拟试验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85119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53783.3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路面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热分布均匀的沥青路面结构及各层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降温上面层、高导热中面层以及吸热下面层;所述降温上面层厚度为3~5cm的彩色排水沥青混合料层,所述高导热中面层为含有破碎铜渣和氧化铝的高导热结构层,厚度为5~7cm;所述吸热下面层为含有复合相变材料的吸热结构层,厚度为7~9cm。本发明由不同功能的结构层组合,形成一种联动,能够主动调节温度场,使热量在结构内部均匀分布,降低各层温差,从根本上减少了高温病害的发生,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138088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400162.X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纳米Fe3O4定量表达新旧沥青界面融合程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50℃,保持恒温,按质量掺量加入经过表面改性后的纳米Fe3O4粉末,并使用搅拌机搅拌30min,形成均质的示踪沥青作为新沥青,Fe3O4和基质沥青的质量比为1∶50;步骤二:将新、旧沥青分别加热至流动状态,将旧沥青浇入铝制离析管内,随即将新沥青浇入已盛有旧沥青的铝制离析管内,将盛满新旧沥青试样的离析管开口端向内折叠两到三层,获得新旧沥青融合渗透试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85556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0707771.X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投式高黏沥青改性剂有效掺量的测试方法,包括:第一步、对沥青材料、高黏改性剂及集料基本性能进行检验;第二步、采用直投式制法制备沥青混合料,再利用沥青抽提仪和旋转蒸发仪抽提得到直投式高黏沥青样本;第三步、采用传统剪切法制备高黏沥青样本;第四步、制作原子力试样;第五步、对沥青试样进行测试,绘制高黏沥青试样的黏附力‑位移曲线,并计算其黏附耗散能;第六步、以传统剪切法制作的高黏沥青样本的黏附耗散能作为高黏改性剂对沥青100%改性的指标,以直投式法制作高黏沥青样本的黏附耗散能作为分析对象,计算直投式沥青混合料中高黏改性剂在沥青中的高黏改性剂掺配效率,定量分析出高黏改性剂对沥青的有效掺量。
-
公开(公告)号:CN12000923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73569.6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属于道路工程再生领域。该评价方法利用紫外线灯激发改性剂产生荧光效应,通过观察改性剂的分布变化情况来评价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采用外掺法制备改性乳化沥青,将其放置在容器中静置;在静置期间,分别从容器不同深度处提取改性乳化沥青样本,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样本,经过滤波分析和分割处理后,得到乳化沥青相和改性剂相的二值图像,通过比较荧光面积差,分析改性剂相随着储存时间变化而在乳化沥青相中的分布变化情况,进而评价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解决了无法定量评价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改性乳化沥青技术性能打下坚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85556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07771.X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投式高黏沥青改性剂有效掺量的测试方法,包括:第一步、对沥青材料、高黏改性剂及集料基本性能进行检验;第二步、采用直投式制法制备沥青混合料,再利用沥青抽提仪和旋转蒸发仪抽提得到直投式高黏沥青样本;第三步、采用传统剪切法制备高黏沥青样本;第四步、制作原子力试样;第五步、对沥青试样进行测试,绘制高黏沥青试样的黏附力-位移曲线,并计算其黏附耗散能;第六步、以传统剪切法制作的高黏沥青样本的黏附耗散能作为高黏改性剂对沥青100%改性的指标,以直投式法制作高黏沥青样本的黏附耗散能作为分析对象,计算直投式沥青混合料中高黏改性剂在沥青中的高黏改性剂掺配效率,定量分析出高黏改性剂对沥青的有效掺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44379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27884.3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13 , G06T5/00 , G06T7/62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空隙分布均匀性评价方法,属于公路沥青混合料试验技术领域。所述评价方法利用工业CT扫描设备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取沥青混合料试件不同截面内空隙分布矢量化图像;将空隙分布矢量化图像细化为若干区域,获取每个图像区域内的空隙特征参数,计算空隙均匀性系数;利用不同图像区域内空隙均匀性系数的变异系数来评价整个试件的空隙分布均匀性。本发明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获取沥青混合料内部空隙分布的空间特征及其均匀性,对于不同的混合料类型和成型方式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操作简单高效,也可为后续数值试件的构建和力学模拟试验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