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4544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911197767.7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303/04 , C07D301/02 , C07D303/08 , A01P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组分的合成方法,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以(2S,3R)‑2,3‑环氧‑1‑十四醇为原料,通过溴化、偶联、氢化获得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组分(3Z,6Z,9S,10R)‑9,10‑环氧‑3,6‑二十一碳二烯和(3Z,6Z,9S,10R)‑9,10‑环氧‑1,3,6‑二十一碳三烯。本工艺反应温和可控,收率良好,操作简便,反应步骤少,生产成本低,适合放大生产。利用本合成方法合成的性信息素组分配制的诱芯,结合诱捕器能有效诱杀大量的美国白蛾雄蛾,应用于美国白蛾虫情测报和绿色防控,可减少化学农药施用,从而降低污染、保护环境,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56344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830248.0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香樟挥发性化合物和虫体信息素结合的蛋白PtsuOBP39、引诱剂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气味结合蛋白为PtsuOBP39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其编码基因如SEQIDNO:2所示。所述蛋白和基因可用于反向验证害虫香樟齿喙象引诱剂的关键组分的筛选,为解析香樟齿喙象的嗅觉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也为开发以害虫嗅觉关键基因为靶点的害虫防控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本发明筛选的能够与所述蛋白特异性结合的1α,3α,4α,6α)‑4,7,7‑三甲基双环[4.1.0]庚烷‑3‑醇及香樟挥发性化合物可制备引诱剂,为监测和防控香樟齿喙象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56344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30248.0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香樟挥发性化合物和虫体信息素结合的蛋白PtsuOBP39、引诱剂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气味结合蛋白为PtsuOBP39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其编码基因如SEQIDNO:2所示。所述蛋白和基因可用于反向验证害虫香樟齿喙象引诱剂的关键组分的筛选,为解析香樟齿喙象的嗅觉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也为开发以害虫嗅觉关键基因为靶点的害虫防控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本发明筛选的能够与所述蛋白特异性结合的1α,3α,4α,6α)‑4,7,7‑三甲基双环[4.1.0]庚烷‑3‑醇及香樟挥发性化合物可制备引诱剂,为监测和防控香樟齿喙象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84544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97767.7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303/04 , C07D301/02 , C07D303/08 , A01P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组分的合成方法,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以(2S,3R)-2,3-环氧-1-十四醇为原料,通过溴化、偶联、氢化获得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组分(3Z,6Z,9S,10R)-9,10-环氧-3,6-二十一碳二烯和(3Z,6Z,9S,10R)-9,10-环氧-1,3,6-二十一碳三烯。本工艺反应温和可控,收率良好,操作简便,反应步骤少,生产成本低,适合放大生产。利用本合成方法合成的性信息素组分配制的诱芯,结合诱捕器能有效诱杀大量的美国白蛾雄蛾,应用于美国白蛾虫情测报和绿色防控,可减少化学农药施用,从而降低污染、保护环境,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161510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11187716.1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酸克雷伯氏菌HcM3及其应用,该菌株的分类命名为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HcM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无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486,保藏日期为:2018年7月16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利用可培养的方法对美国白蛾幼虫中肠细菌进行分离,获得产酸克雷伯氏菌HcM3,并在无肠道细菌幼虫的体内重建产酸克雷伯氏菌HcM3,试验结果证实,HcM3对HcNPV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在杀美国白蛾中将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93797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359419.9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樟齿喙象卵的孵化方法及其专用孵化培养装置,属于害虫采集孵育方法技术领域。该孵化方法为首先对专用孵化培养装置进行消毒清洗,然后进行烘干,烘干后冷却至室温;将脱脂棉用无菌水浸湿,均匀地填充于板孔底部,将垫片平铺在脱脂棉上;然后清除卵粒表面附着的杂质,将香樟齿喙象卵逐粒置于垫片的圆形小孔处,并盖上板盖;最后将专用孵化培养装置放于恒温恒湿养虫箱内培养,将孵化出来的幼虫及时进行收集。本发明具有防止枝条干枯霉变、机械损伤等因素,引起卵粒干瘪和胚胎发育受阻;提高卵的孵化率,易于初孵幼虫的收集、防止逃逸、保持活力并提高存活率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6151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187716.1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酸克雷伯氏菌HcM3及其应用,该菌株的分类命名为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HcM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无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486,保藏日期为:2018年7月16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利用可培养的方法对美国白蛾幼虫中肠细菌进行分离,获得产酸克雷伯氏菌HcM3,并在无肠道细菌幼虫的体内重建产酸克雷伯氏菌HcM3,试验结果证实,HcM3对HcNPV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在杀美国白蛾中将具有广泛的应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