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873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57010.8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碳点抗菌复合材料及其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属于改性沥青技术领域,解决传统抗菌剂分散性差、毒性高、稳定性低以及沥青路面在微生物作用下老化破坏等问题。本发明首先采用水热法以DTAC和CTAB为碳氮源制备碳点;其次将不同比例氧化锌溶解于纯化的CDs溶液中,在反应釜中反应获得ZnO‑CDs复合溶液;然后钻取林区沥青路面样品,通过培养基驯化获得沥青路面微生物菌液;接着采用试验仪器分析ZnO‑CDs的抑菌效果,进一步优化ZnO‑CDs复合溶液;最后制备不同ZnO‑CDs含量的抗菌改性沥青,通过测试抗菌改性沥青的各项路用性能,以及相应抑菌效果,以此确定ZnO‑CDs最佳掺量,制备用于林区沥青路面的抗菌改性沥青,提高林区沥青路面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7283.2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69 , C12Q1/689 , C12Q1/6895 , C12Q1/06 , G01N30/02 , G01N30/72 , C12R1/0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复合降解菌筛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石油污染微生物技术修复领域,解决微生物修复效率低、周期长、生物密度低等问题,避免引入外源微生物所造成的二次污染。本发明首先从石油污染土壤中按照不同时期进行取样,进行细菌和真菌测序以及代谢组学分析;其次根据物种注释信息及代谢产物构建物种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筛选具有协同作用的不同细菌和真菌,再采用相应培养基制备接种液及复合降解菌液;然后制备生物炭并与复合降解菌液固定培养为生物炭固定化菌;最后通过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平板计数法进行分析,以此监测生物炭固定化菌对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降低了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成本,具有良好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7150.5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林区道路沥青路面复合抗生物老化剂的复配方法,属于沥青抗老化剂研发领域,解决目前沥青抗生物老化剂的复配方法未考虑林区沥青路面微生物对沥青四组分降解效率差异的问题。本发明依据沥青四组分对微生物降解敏感性的不同,测定林区沥青道路上的优势菌种,选取相应合适的抗菌剂,再根据各层沥青四组分的含量和优势菌种对各组分的降解率,设计、优化复合抗生物老化剂的复配比例,制备高效的复合抗生物老化剂。本发明提供的设计方法考虑了林区沥青路面优势菌种对沥青四组分降解效率的差异性,提出对沥青四组分均能高效降解的复合抗生物老化剂的复配方法,对提高沥青路面的抗生物老化性能、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8050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43791.2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路域范围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其对沥青老化行为的评价方法,属于沥青微生物老化技术领域,解决沥青路面不同种类微生物相互作用难以量化及微生物老化沥青研究角度单一、分析不够全面等问题。本发明先称取不同规格的单级配集料并与基质沥青和矿粉混合均匀,制成标准马歇尔试件;再按照最适比例制备相应培养基,并钻取沥青路面边坡土壤进行富集、驯化,制备沥青路面微生物菌液;接着对菌液进行测序,构建微生物种类之间相关性,通过试验研究菌液中不同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特性,揭示沥青路面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最后通过试验分析老化沥青试样的化学组成、微观特性以及宏观性能的变化特征,揭示微生物对沥青老化行为,明确沥青生物老化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760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43594.0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17/00 , G01N33/42 , C12Q1/6869 , C12Q1/2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林区沥青路面各层微生物分解沥青四组分的评价方法,属于沥青分解技术领域,解决目前不同微生物对沥青四组分的选择性分解行为不明确、难以评价沥青路面各层内不同微生物群落对沥青四组分的协同分解效应的问题。本发明从林区沥青路面各层采集样品进行16S rDNA测序,鉴定并筛选出沥青路面各层内的优势物种;将其培养并复配得到不同的细菌发酵液,使微生物分解沥青若干天;定期取样进行棒薄层火焰离子化四组分试验得到沥青四组分的含量,采用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进行分析,根据微生物经过不同分解周期后沥青四组分的变化,揭示沥青路面各层不同微生物群落对沥青四组分的协同分解效应。本发明对延长林区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5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7397.7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沥青路面各层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分布特性的测试方法,属于沥青路面微生物群落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沥青路面各层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分布特性不明确的问题。本发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林区和景区道路的沥青路面,分别从沥青路面的上面层和下面层取样、筛选、分离微生物;对采集的沥青样品进行微生物群落三代全长16S测序分析,鉴定沥青路面各层内存在的微生物;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沥青路面微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丰度和分布特性。本发明为认识和理解微生物群落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和进一步探究微生物对沥青路面的降解效果提供依据,提出沥青路面抗微生物老化措施,对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