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7812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84608.0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南京易司拓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非接触式交流电压测量方法及电极探头,电极探头包括2N个绝缘非金属材料的圆柱形管,圆柱形管外绕有铜箔形成内层环,奇偶数序号的内层环分别电气连接在一起,内层环外设置有铜箔绕制的外层环,内、外层环之间电气隔离;非接触式交流电压测量方法,其包括:(1)通过电极探头获取电压信号;(2)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对获取的电压信号进行调理;(3)数字化处理;本发明构造的双层多段铜箔圆柱型结构探头、双信号异构调理、两路信号同步采样和数字化特征处理技术,实现非接触式交流电压测量,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高精度,且可测量电压幅值、谐波、频率等特性的优点,更好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44794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57306.7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南京易司拓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耀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主动配电网台区无功全局优化调压方法,本方法能够基于调节‑反馈实时动态学习形成无功调压灵敏度矩阵,再根据节点电压和无功设备快速计算出全局无功优化策略,实现台区电压自动管控;本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分布在台区内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静态无功发生器SVG、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等无功资源,优化无功潮流来实现电压调整,提升供电电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85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801160.6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南京易司拓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配用电节能节费潜力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ICT信息化技术获取到用户配电和用电环节中的电力运行数据;(2)基于电力运行数据,应用聚类分析,对负荷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形成负荷特征聚类典型样本,作为后续节能节费评估的基础数据;(3)按节费、节能维度依次开展评估形成节费潜力值和节能潜力值,最后通过节能值电价折算汇总为电力用户综合节能节费潜力,即节费潜力值+节能潜力值×电度电价;本发明根据电力运行数据,采用数据聚类分析与电力传统理论相结合的技术,充分考虑电力市场价格因素,有针对性地实现配用电全过程节能节费潜力的评估,指导电力用户开展管理节能节费、技术改造节能节费。
-
公开(公告)号:CN10632954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95742.7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南京易司拓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 Y02E40/74 , Y02E60/723 , Y02E60/7838 , Y02E60/7869 , Y04S10/16 , Y04S10/22 , Y04S40/124 , Y04S40/128 , H02J3/18 , H02J13/0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电压无功补偿设备管理系统。所述配电网电压无功补偿设备管理系统包括用于监测变电站内无功补偿设备工作状态的多个监测装置、通过地区局局域网与所述多个监测装置通信连接的数据库服务器和管理终端、以及通过互联网与所述地区局局域网之间通信连接的地区局用户终端;每一所述监测装置通过电力专用光纤接入所述地区局局域网,所述地区局局域网和所述互联网之间设置有WEB服务器,所述管理终端和所述地区局用户终端通过所述地区局局域网和所述互联网实现二者之间的通信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配电网电压无功补偿设备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地区局局域网对每一监测变电站内无功补偿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统一管理和监视。
-
公开(公告)号:CN10324805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165159.4
申请日:2013-05-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易司拓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 Y02E40/76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先搭建配电网实际运行模型,再进行潮流计算,分析电压质量,运用无功优化管理工具,制定无功优化方案,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对所指定的优化方案进行检验及调整,最后按照调整后的无功优化方案对配电网进行无功优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系统,是与上述方法对应的系统。本发明的方法与系统解决了配电网无功优化的难题,为整个配电网的规划、运行、改造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42147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321373.3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南京易司拓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耀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配网节点间功率‑电压灵敏度估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配电网络代表性节点;(2)准备代表性节点基于时间序列的功率变化数据集;(3)准备节点i基于时间序列的电压变化量数据集;(4)构建基于时间窗口序列的无监督智能学习拟合方程;(5)解方程得到节点i的电压灵敏度拟合系数集A;(6)重复步骤(3)~(5),分别求其他节点的电压灵敏度拟合系数集;本发明方法在配电网络中选取数量远小于网络总数的节点,既避免依赖配电网网络拓扑和网络设备参数,又避免全网节点进行监测的要求,还可以主动适应配电网络的动态变化,有效满足配电网功率‑电压的控制和评估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468474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35426.7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南京易司拓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根Mini‑Norm的电网频率估计方法,针对加性高斯噪声背景的稳态电网采样数据,设计采样数据的复指数模型,然后对采样数据进行渐近无偏的自相关处理,接着采用谱分解中的MUSIC算法将自相关处理后的数据分解为多维信号子空间与多维噪声子空间,再将多维噪声子空间映射为一维向量,最后针对电网中心频率为一个,对应复指数模型为两个的特点,采用多项式求根方法,计算出电网中心频率;本发明利用Mini‑Norm方法将多维矩阵运算映射为一维向量运算,从而减小了计算量,既能够达到多维噪声子空间的电网频率估计性能,又能降低计算量;本发明方法不但考虑了电网频率估计性能精度,同时也减小了对计算量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99400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548655.2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南京易司拓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耀强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可移动负荷识别方法,包括:将获取的数据进行清洗与补齐;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构建日期、24小时时间、幅度三维向量矩阵R(M,T,P);其中M为负荷曲线的天数;T为数据对应的24小时的时间,P代表幅度;对用电设备日负荷曲线三维向量按日进行聚类分析计算,计算得到N个分类;把每个分类的聚类中心作为用电设备的典型特征曲线;将M天中每天实际的负荷曲线与其对应的典型特征曲线作对比;如果存在M天中每天实际的负荷曲线对比其对应的典型特征曲线在曲线上发生突变,则判断该识别对象为可移动负荷;对其他负荷或用电设备的识别。本发明能够实现在非入侵式场景下实时、准确地识别可移动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269813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466476.6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南京易司拓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压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数据库建立更新模块、电压质量指标计算模块、可视化处理模块、查询模块。数据获取模块获取配电网的档案数据、运行数据;数据库建立更新模块根据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的数据建立配电网电压质量评价数据库;电压质量指标计算模块通过预设的指标计算方法计算各个台区内的电压质量指标;所述台区内电压质量指标包括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三相不平衡度合格率、用户平均停电次数、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如果电压质量指标超过预设值,则认定该台台区的电压质量需要告警。可视化处理模块接收来自查询模块的指令或者电压质量指标计算模块的告警内容通过可视化装置显示出。
-
公开(公告)号:CN104991128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510410742.6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南京易司拓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昌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一种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的指标检测装置,箱体中装有多相整流型负序测量仪,箱体的左壁板和右壁板内部带有中空部分,长方体容器含有在其里面安装着的排气扇、开在长方体容器的顶部的多个透气孔、设在长方体容器两边并导通到外边的排气口和安装在排气口上并同水平面保持一个斜角的片状体,另外直角折尺状玻青铜块同长方体状贯通槽相接而构成拱形结构的导流通道。这样的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对于外界液体自上而下渗透进装有多相整流型负序测量仪的箱体以及湿度大的空气侵袭进入该箱体、引发对多相整流型负序测量仪的损害导致影响其工作效率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