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8055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1911115244.3
申请日:2019-11-14
IPC: A61D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小鼠脑立体定位仪的可调式操作台,包括第一操作台、第二操作台、底板、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一操作台与第二操作台对应设于底板的上方,第一升降机构连接在第一操作台与底板之间,第二升降机构连接在第二操作台与底板之间;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主动杆、第一从动杆和第一调节旋钮,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主动杆、第二从动杆和第二调节旋钮。优选地,还包括纵向调节机构和横向调节机构。本发明能够在3个自由度进行调节,且操作人员单人即可进行操作,在对大鼠或小鼠进行定位时更加方便,节省了人力;设置了尾部固定架,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尾部取血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68055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115244.3
申请日:2019-11-14
IPC: A61D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小鼠脑立体定位仪的可调式操作台,包括第一操作台、第二操作台、底板、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一操作台与第二操作台对应设于底板的上方,第一升降机构连接在第一操作台与底板之间,第二升降机构连接在第二操作台与底板之间;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主动杆、第一从动杆和第一调节旋钮,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主动杆、第二从动杆和第二调节旋钮。优选地,还包括纵向调节机构和横向调节机构。本发明能够在3个自由度进行调节,且操作人员单人即可进行操作,在对大鼠或小鼠进行定位时更加方便,节省了人力;设置了尾部固定架,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尾部取血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11356046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1967964.8
申请日:2019-11-14
IPC: A61D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小鼠脑立体定位仪的可调式操作台,包括第一操作台、第二操作台、底板、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一操作台与第二操作台对应设于底板的上方,第一升降机构连接在第一操作台与底板之间,第二升降机构连接在第二操作台与底板之间;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主动杆、第一从动杆和第一调节旋钮,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主动杆、第二从动杆和第二调节旋钮。优选地,还包括纵向调节机构和横向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在3个自由度进行调节,且操作人员单人即可进行操作,在对大鼠或小鼠进行定位时更加方便,节省了人力;设置了尾部固定架,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尾部取血操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649237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95464.3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5/742 , A61P1/00 , A61P29/00 , C12N1/20 , C12R1/1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治疗技术领域,涉及用于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含有选定益生菌的培养物,即酪丁酸梭菌(ATCC 25755)的应用,分类名称为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通过研究证明,酪丁酸梭菌能够缓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症状,包括恢复肠道屏障功能以及缓解炎症反应。因此,该菌株有望成为一种用于治疗NEC的潜在的特定益生菌。
-
公开(公告)号:CN114939122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51202.7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7048 , A61P35/00 , A61K31/34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然植物来源的联合抗肿瘤药物组合物,组合物包含Salvianolicacid B和Rosavin原料药,所述Salvianolic acid B和Rosavin的重量比为:1‑16:5。本发明通过实验证实天然植物来源的Salvianolic acid B和Rosavin联合应用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等肿瘤的增殖;且抗肿瘤药效显著优于Salvianolic acid B或者Rosavin单独使用的抗肿瘤效果,生物安全性良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1578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32623.6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58 , A61K36/537 , A61P25/00 , A61P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充分发挥中药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优势,具体涉及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中药单体二氢丹参酮I。该中药单体学名为(1R)‑1,6‑dimethyl‑1,2‑dihydronaphtho[1,2‑g][1]benzofuran‑10,11‑dione,其分子式为C18H14O3。本发明研究发现二氢丹参酮I在体内具有较好的抗海绵状血管畸形作用,在体外能够抑制hCMEC/D3‑CCM1KD细胞的KLF2以及KLF4的mRNA水平,可用于制备抗海绵状血管畸形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60548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83222.0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H15/18 , A61K31/702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抑制PD‑1/PD‑L1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应用,该小分子化合物与PD‑L1蛋白具有较好的亲和力,能够阻断PD‑1/PD‑L1的相互作用,在体内外均能够促进T活化,增强T细胞的免疫应答,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此外,该小分子化合物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可用于治疗结肠癌、黑色素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1129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31855.X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58 , A61K36/537 , A61P25/00 , A61P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充分发挥中药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优势,具体涉及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二氢丹参酮I衍生物。其化学名称是(R)‑1,6‑dimethyl‑11‑phenyl‑1,10‑dihydro‑2H‑furo[2',3':1,2]phenanthro[3,4‑d]imidazole,分子式为C25H20ON2。本发明研究发现该二氢丹参酮I衍生物在体内具有较好的抗海绵状血管畸形作用,能够显著减少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病灶数量和病灶体积,可用于制备抗海绵状血管畸形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1803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04877.5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68 , A61K36/185 , A61K9/70 , A61K47/32 , A61K47/12 , A61K47/10 , A61P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水凝胶止泻贴及其制备方法,由防粘层、水凝胶层和背衬层组成。水凝基层是由中药肉豆蔻、吴茱萸、干姜、桂枝、艾叶、藿香、砂仁和黑顺片提取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添加骨架材料、增粘剂、保湿剂、交联剂、交联调节剂、促渗剂、蒸馏水制备得到载药水凝胶基质,再经涂布、切割、静置步骤而得。本发明贴于脐部,能发挥温中健脾、涩肠止泻、补肾助阳、温阳化气、和胃止痛、温阳散寒之功效。同时,本发明解决了口服药物和针剂对人体带来的毒副作用,易贴易揭,安全方便,老少皆宜。
-
公开(公告)号:CN11460548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383222.0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H15/18 , A61K31/702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抑制PD‑1/PD‑L1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应用,该小分子化合物与PD‑L1蛋白具有较好的亲和力,能够阻断PD‑1/PD‑L1的相互作用,在体内外均能够促进T活化,增强T细胞的免疫应答,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此外,该小分子化合物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可用于治疗结肠癌、黑色素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临床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