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6338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348797.X
申请日:2013-08-12
IPC: A61K36/8962 , A61P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附子25-35份;肉桂5-15份;淫羊藿15-25份;厚朴10-20份;薤白15-25份;葛根25-35份;茯苓15-25份;肉桂经提取挥发油,经β-环糊精包合得包合物,其他中药使用乙醇回流,制备成制剂,具有治疗便秘的作用,特别是针对脾肾阳虚型便秘;采用天然植物,在研究中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安全性高,本品做成可以做成药学上的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可以被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66325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10523161.0
申请日:2010-10-28
IPC: A61K36/9066 , A61P15/00 , A61K35/64
Abstract: 用于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原料为赤芍,红花,三棱(醋制),莪术(醋制),昆布,黄芩,薏苡仁,鳖虫,蒲公英,黄芪,香附(醋制)。取醋莪术、醋香附水蒸汽蒸馏取挥发油,挥发油经包合得包合物,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赤芍、黄芪、薏苡仁、醋三棱四味,经乙醇回流提取,滤过,回收乙醇,浓缩得醇提浓缩液;将上述提油后的药渣和醇提药渣与红花、昆布、土鳖虫、蒲公英、黄芩五味合并,经水煎煮,加入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浓缩,冷却,加乙醇醇沉得水提醇沉浓缩液;将水提醇沉浓缩液与醇提浓缩液合并制成干浸膏粉。本发明之药物对治疗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显著疗效且无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63382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48797.X
申请日:2013-08-12
IPC: A61K36/8962 , A61P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附子25-35份;肉桂5-15份;淫羊藿15-25份;厚朴10-20份;薤白15-25份;葛根25-35份;茯苓15-25份;肉桂经提取挥发油,经β-环糊精包合得包合物,其他中药使用乙醇回流,制备成制剂,具有治疗便秘的作用,特别是针对脾肾阳虚型便秘;采用天然植物,在研究中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安全性高,本品做成可以做成药学上的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可以被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856431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190246.1
申请日:2010-06-02
IPC: A61K36/815 , A61P15/00 , A61P7/04 , A61K35/36 , A61K35/56
Abstract: 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型无排卵型功血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所制成的药剂:白芍:190-290份;地黄:270-370份;墨旱莲:190-290份;女贞子:190-290份;续断:190-290份;阿胶:30-130份;三七:190-290份;黄芪:430-530份;地骨皮:190-290份;海螵蛸:270-370份。按照上述重量份数,取白芍、墨旱莲、女贞子、续断、三七和黄芪加乙醇回流提取,滤过,将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至无醇味,得醇提浓缩液和药渣备用;将上述药渣和熟地黄、地骨皮和海螵蛸合并后用水煎煮,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后加乙醇,搅匀、放置后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得水提醇沉浓缩液,与醇提浓缩液合并,加入烊化后的阿胶,浓缩,真空干燥成干浸膏粉。
-
公开(公告)号:CN101966325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523161.0
申请日:2010-10-28
IPC: A61K36/9066 , A61P15/00 , A61K35/64
Abstract: 用于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原料为赤芍,红花,三棱(醋制),莪术(醋制),昆布,黄芩,薏苡仁,鳖虫,蒲公英,黄芪,香附(醋制)。取醋莪术、醋香附水蒸汽蒸馏取挥发油,挥发油经包合得包合物,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赤芍、黄芪、薏苡仁、醋三棱四味,经乙醇回流提取,滤过,回收乙醇,浓缩得醇提浓缩液;将上述提油后的药渣和醇提药渣与红花、昆布、土鳖虫、蒲公英、黄芩五味合并,经水煎煮,加入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浓缩,冷却,加乙醇醇沉得水提醇沉浓缩液;将水提醇沉浓缩液与醇提浓缩液合并制成干浸膏粉。本发明之药物对治疗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显著疗效且无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856431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90246.1
申请日:2010-06-02
IPC: A61K36/815 , A61P15/00 , A61P7/04 , A61K35/36 , A61K35/56
Abstract: 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型无排卵型功血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所制成的药剂:白芍:190-290份;地黄:270-370份;墨旱莲:190-290份;女贞子:190-290份;续断:190-290份;阿胶:30-130份;三七:190-290份;黄芪:430-530份;地骨皮:190-290份;海螵蛸:270-370份。按照上述重量份数,取白芍、墨旱莲、女贞子、续断、三七和黄芪加乙醇回流提取,滤过,将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至无醇味,得醇提浓缩液和药渣备用;将上述药渣和熟地黄、地骨皮和海螵蛸合并后用水煎煮,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后加乙醇,搅匀、放置后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得水提醇沉浓缩液,与醇提浓缩液合并,加入烊化后的阿胶,浓缩,真空干燥成干浸膏粉。
-
公开(公告)号:CN11157973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0433378.6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中中药栀子在炮制生产过程中采取的以个人经验判断颜色作为唯一指标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引入了一种新的基于气味的栀子炮制控制新方法。利用可准确量化气味值的电子鼻技术采集栀子炮制过程中变化的传感器响应值,有效地解决了其在评价过程中缺乏客观性的技术问题,经过统计计算,确定了基于气味值为指标的数字化标准、模型化标准、“火候”判别函数的方式用于栀子饮片炮制过程中的在线控制。并借助于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引起栀子炮制气味变化的指标性成分,并制定限量。将此法用于栀子的炮制生产中,可确保栀子饮片质量的稳定性,并具有客观、快速、可靠的优点,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为判断缺乏客观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3719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19378.1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补血效应的当归质量评价方法,包括:(1)将当归的干燥提取物配制成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作为待测药物溶液,并控制其药效成分的含量低于安全浓度;(2)配制不同浓度的阿魏酸标准品浓度;(3)将K562细胞用专用培养基,传代培养至规定浓度;(4)将不同浓度待测药物溶液和阿魏酸标准品溶液分别给药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血红蛋白相对含量,以各实验组的血红蛋白相对含量为实验检测指标计算待测样品补血效应因子,并以此评价当归质量。本发明可以从当归的补血药效的角度,评价当归的质量,具有与疗效直接挂钩的特点,同时,该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多份待测样品,具有高通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23015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77891.7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栀子非药用部位栀子花的资源再利用,提供一种能提高抗氧化活性的栀子花复合提取物,其采用栀子花精油和栀子花黄酮提取物按照质量比1:18~30复配所得,优选1:24,其中栀子花精油是从粉碎的干栀子花中提取所得,栀子花黄酮提取物是从上述提取完精油的栀子花残渣中提取所得;优化方案为提取方法为栀子花精油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栀子花黄酮提取物选超声法;该复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相较于栀子花精油、栀子花黄酮提取物协同增效,相较于市售精油抗氧化活性相当,但由于复合物中精油含量仅3.2~5.2%,相较于纯精油其成本显著降低。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栀子花复合提取物在抗氧化化妆品、日用品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28503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15591.9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21/25
Abstract: 针对不同基原中药莪术饮片质量差异较大,而现有技术药典或文献中以药材成分含量测定、挥发油含量测定为依据判定,费时费力,而以个人经验判断又具有主观性,本发明引入一种能够准确量化中药颜色的技术,采用对不同基原莪术粉末测色的方法,量化其颜色数据,并经过统计计算,确定不同基原莪术的数学判别函数,用于莪术饮片基原的区分。此法仅需15分钟即可用鉴别莪术饮片的不同基原,且准确度高达100%,快速、准确,可保证莪术饮片在临床的用药的安全,并具有客观、快速、可靠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