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38199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042471.8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南京市中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一次性口护刷,包括镜像分布的刷柄,刷柄之间一体成型,刷柄上均固定安装有刷头,刷头上固定安装有具有吸附液体作用的吸附部件,刷柄内部开有活动腔,活动腔内固定安装有装入溶液的存储室,刷柄上开有与存储室连通的上流道和下流道,上流道相对于下流道靠近刷头一侧,刷头上开有与吸附部件底部连通的进液流道,其中进液流道均与上流道和下流道连通;通过刷柄内分别装有消毒液和清洗液,消毒液和清洗液吸附至刷头的吸附部件上,便于对口腔进行消毒以及消毒后清洗,操作方便,同时清洗更彻底;镜像分布的刷柄,刷柄之间一体成型设计,相对于刷柄之间独立放置,更便于取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13861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20963.0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南京市中医院
IPC: A61K36/8945 , A61P15/00 , A61P7/04 , A61K35/02 , A61K35/24 , A61K35/6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481 , A61K35/02 , A61K35/24 , A61K35/618 , A61K36/284 , A61K36/36 , A61K36/538 , A61K36/65 , A61K36/71 , A61K36/74 , A61K36/88 , A61K36/8945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经血崩漏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生黄芪、太子参、白术、白芍、淮山药、蒲黄、五灵脂、茜草炭、荆芥炭、乌贼骨、煅龙骨和煅牡蛎。本药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三药为君,补气摄血;白芍、淮山药益气敛阴为臣,助君药补气摄血止血以治本;崩漏出血时间过久,必致瘀血阻滞冲任,冲任不固导致崩漏,治须祛瘀以促进气血化生以摄血,方中应用失笑散(蒲黄、五灵脂)祛瘀止血,茜草炭、乌贼骨、荆芥炭、煅龙骨、煅牡蛎收敛固涩止血,全方共奏益气摄血,活血止血之效;针对不同程度的病例较现有同类药物治疗效率高、副作用少,本配方可熬制成中成药汤,并封装保存,服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43459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810356205.1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南京市中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叉神经及枕神经分布区穴联合电刺激头痛治疗仪,包括三叉神经分布区穴电刺激部分、枕神经分布区穴电刺激部分,以及将两部分固定并连接成整体的联接固定部分;所述三叉神经分布区穴电刺激部分和枕神经分布区穴电刺激部分各包括一治疗带、一设置在所述治疗带上的电极槽,以及位于电极槽内的若干电极组件;每个所述电极组件均由电极和电极旋钮组成,所述电极在所述电极旋钮的带动下在所述电极槽内运动至与待电刺激穴位相对;在所述电极参数调节装置的控制下产生电脉冲对相应穴位进行电刺激。本发明的头痛治疗仪通过电极产生电脉冲对相应穴位进行电刺激,达到类似针灸的治疗效果;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对施术者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43459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356205.1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南京市中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叉神经及枕神经分布区穴联合电刺激头痛治疗仪,包括三叉神经分布区穴电刺激部分、枕神经分布区穴电刺激部分,以及将两部分固定并连接成整体的联接固定部分;所述三叉神经分布区穴电刺激部分和枕神经分布区穴电刺激部分各包括一治疗带、一设置在所述治疗带上的电极槽,以及位于电极槽内的若干电极组件;每个所述电极组件均由电极和电极旋钮组成,所述电极在所述电极旋钮的带动下在所述电极槽内运动至与待电刺激穴位相对;在所述电极参数调节装置的控制下产生电脉冲对相应穴位进行电刺激。本发明的头痛治疗仪通过电极产生电脉冲对相应穴位进行电刺激,达到类似针灸的治疗效果;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对施术者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138586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22655.1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南京市中医院
IPC: A61K36/8905 , A61P15/00 , A61P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481 , A61K9/0095 , A61K36/232 , A61K36/235 , A61K36/236 , A61K36/282 , A61K36/36 , A61K36/484 , A61K36/486 , A61K36/533 , A61K36/54 , A61K36/65 , A61K36/71 , A61K36/804 , A61K36/8905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经止痛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生黄芪、太子参、当归、赤白芍、川芎、熟地、益母草、鸡血藤、艾叶、香附、乌药、小茴香和炙甘草。本发明所提供的药方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兼以行气解郁的功效,将本药方应用于临床治疗,针对不同程度的病例较现有同类药物治疗效率高、副作用少,本配方可熬制成中成药汤,并封装保存,服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139007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22502.7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南京市中医院
IPC: A61K36/9066 , A61P15/00 , A61K35/5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71 , A61K35/586 , A61K36/21 , A61K36/232 , A61K36/236 , A61K36/286 , A61K36/481 , A61K36/486 , A61K36/65 , A61K36/66 , A61K36/736 , A61K36/8905 , A61K36/8994 , A61K36/902 , A61K36/9066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赤芍、红花、三棱、莪术、桃仁、香附、川芎、玄胡、当归、鸡血藤、川牛膝、生黄芪、炙鳖甲和生苡仁。本发明所提供的药方具有养血活血行气通络,散结破血逐瘀,渗湿清热利水,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推动气血运行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全方共奏活血化瘀养血调经扶正祛邪散结定痛之功。将本药方应用于临床治疗,针对不同程度的病例较现有同类药物治疗效率高、副作用少,本配方可熬制成中成药汤,并封装保存,服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63819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1911042471.8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南京市中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一次性口护刷,包括镜像分布的刷柄,刷柄之间一体成型,刷柄上均固定安装有刷头,刷头上固定安装有具有吸附液体作用的吸附部件,刷柄内部开有活动腔,活动腔内固定安装有装入溶液的存储室,刷柄上开有与存储室连通的上流道和下流道,上流道相对于下流道靠近刷头一侧,刷头上开有与吸附部件底部连通的进液流道,其中进液流道均与上流道和下流道连通;通过刷柄内分别装有消毒液和清洗液,消毒液和清洗液吸附至刷头的吸附部件上,便于对口腔进行消毒以及消毒后清洗,操作方便,同时清洗更彻底;镜像分布的刷柄,刷柄之间一体成型设计,相对于刷柄之间独立放置,更便于取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42163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619109.2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南京市中医院
IPC: A61K36/9066 , A61P15/00 , A61K35/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286 , A61K35/63 , A61K36/03 , A61K36/288 , A61K36/481 , A61K36/65 , A61K36/71 , A61K36/725 , A61K36/8905 , A61K36/8994 , A61K36/902 , A61K36/9066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红花、赤芍、三棱、莪术、香附、炒枣仁、黄芪、蒲公英、生薏仁、昆布和地鳖虫。本发明所提供的药方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消癥、行气利水同时又兼以滋阴,使祛瘀不伤正,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推动气血运行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全方共奏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扶正祛邪、散结定痛之功。将本药方应用于临床治疗,针对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病例较现有同类药物治疗效率高、副作用少,本配方可熬制成中成药汤,并封装保存,服用方便,为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妇科疾病的良方。
-
公开(公告)号:CN10613888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26531.0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南京市中医院
IPC: A61K36/8994 , A61P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8994 , A61K36/185 , A61K36/233 , A61K36/288 , A61K36/355 , A61K36/48 , A61K36/486 , A61K36/537 , A61K36/539 , A61K36/65 , A61K36/68 , A61K36/71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金银花、蒲公英、黄芩、柴胡、赤芍、丹皮、丹参、红藤、败酱草、薏苡仁和车前草。本发明药方可针对盆腔炎湿热夹瘀的病症进行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兼以清利湿热,行气共举,邪除则病自消,针对不同程度的病例较现有同类药物治疗效率高、副作用少,本配方可熬制成中成药汤,并封装保存,服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138499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20634.6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南京市中医院
IPC: A61K36/88 , A61P15/00 , A61P7/04 , A61K35/24 , A61K35/6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638 , A61K9/0095 , A61K35/24 , A61K35/618 , A61K36/28 , A61K36/40 , A61K36/539 , A61K36/71 , A61K36/74 , A61K36/804 , A61K36/88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治疗阴虚血热型经血崩漏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女贞子、墨旱莲、山萸肉、生地、黄芩、丹皮、蒲黄、五灵脂、茜草和乌贼骨。本药方补益肝肾,滋阴止血,滋阴益精,泻肝火,化中有止,止中寓化,重在化瘀,止血通经,全方合用有清热化瘀收敛止血之效;将本药方应用于临床治疗,针对不同程度的病例较现有同类药物治疗效率高、副作用少,本配方可熬制成中成药汤,并封装保存,服用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