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25927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610567655.6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无镀层超高强度钢板热浸铝前处理方法,所述前处理方法包括超高强度钢板除油、水洗、酸洗镀铜、水洗、助镀处理并干燥。所述前处理方法,在热浸铝前,在热冲压成形零件的超高强度钢板表面形成由内层铜膜和外层助镀剂组成的复合包覆膜;解决了钢板局部漏渡的问题,废品率低,无需增加前处理工序,操作简单,适合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436874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299662.9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 江苏康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表面亚微米抗菌银颗粒制备方法,包括除油步骤、水洗步骤、制备亚微米抗菌银颗粒步骤、水洗步骤、酒精洗步骤和晾干步骤,所述制备亚微米抗菌银颗粒步骤的具体方法为:将含银离子溶液放入反应容器内,同时,将处理后的镁合金试样悬空放置于含银离子溶液的上方,加热到150℃~300℃使含银离子溶液汽化,并保温15min~90min后,将试样取出。本发明用气相环境中的气固反应技术,可有效控制气体与固体表面间界面区内银离子浓度,从而控制镁合金表面银颗粒的生长速度,得到尺寸细小的亚微米银颗粒,保持镁合金生物降解特性的同时,提高镁合金的抗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3462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33339.7
申请日:2011-12-2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23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是钢帘线生产过程中节能环保钢帘线热镀铜锌合金镀层及其热处理生产工艺,包括电解除油→水洗→涂覆助镀剂→烘干→热镀铜及奥氏体化→热镀锌及等温处理→扩散退火,热镀铜及奥氏体化工艺温度范围为1100℃~1140℃,热镀锌及等温处理工艺温度范围为550℃~600℃,扩散退火后铜锌合金镀层中锌质量百分数范围为30%~37%。本发明所述生产工艺,分别用热镀铜及奥氏体化、热镀锌及等温处理两个工序代替了目前的奥氏体化、电镀铜、等温处理和电镀锌四个工序,解决了目前生产工艺存在的重金属离子污水排放、奥氏体化加热时废气排放及等温处理时铅或粉尘污染问题;具有环保性好、生产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259383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1117200.7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钼酸镍铜复合膜的电极原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将导电基体放在镍铜磷镀液中进行化学镀,得到表面包覆有非晶镍铜磷镀层的集流体;将镀覆镍铜磷合金的集流体放入钼酸盐溶液中加热,得到包覆钼酸镍铜复合膜的电极。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钼酸镍铜复合膜宏观观察为黑色膜,微观观察为具有“干枯河床”干泥巴形貌的特征膜。本发明方法具有投资少、工艺操作简单和适合产业化生产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12595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11194226.4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25D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表面复合膜微弧氟化制备方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氟化镁钠和氟化镁复合膜,包括镁合金表面除油、水洗、微弧氟化、水洗、干燥或干燥后涂装处理工序。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复合膜所用微弧氟化液由可溶性氟化物盐、氢氟酸和水组成,微弧氟化处理电压范围为50~300V,占空比为20~70%,微弧氟化处理工艺时间为1~30min。制备的复合膜为微米级多孔结构膜或等轴状微纳颗粒组成的连续膜。本方法制备的复合膜既可用作改善生物镁合金植入器件耐蚀性及促进骨生长的功能膜,也可用于工程镁合金结构件如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镁合金结构件等的耐蚀结构膜或涂装镁合金结构件的中间涂层,以改善涂装涂层与镁合金基体间的结合力等。
-
公开(公告)号:CN10496288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510268047.0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带微孔结构的纳米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设备及工艺,该制备设备包括电磁场发生控制器、磁极、超声发生器、测温系统、容器,所述电磁场发生控制器与所述磁极相连接,所述超声发生器、所述测温系统分别与所述容器相连接。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表面带微孔结构的纳米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其是在施镀步骤,借助磁极、超声发生器向施加电磁场和超声波,与传统化学复合镀相比,在较低沉积温度下,通过电磁‑超声复合场协同作用可快速制备组织细小、结构致密的纳米复合镀层,效率明显提高、能耗显著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962887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268047.0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带微孔结构的纳米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设备及工艺,该制备设备包括电磁场发生控制器、磁极、超声发生器、测温系统、容器,所述电磁场发生控制器与所述磁极相连接,所述超声发生器、所述测温系统分别与所述容器相连接。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表面带微孔结构的纳米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其是在施镀步骤,借助磁极、超声发生器向施加电磁场和超声波,与传统化学复合镀相比,在较低沉积温度下,通过电磁-超声复合场协同作用可快速制备组织细小、结构致密的纳米复合镀层,效率明显提高、能耗显著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981417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31909.8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 江苏康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体积分数的LPSO结构的生物镁合金及制备方法,其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Gd:3.6~4.9%、Zn:0.6~0.9%、Zr:0.3~0.6%,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其制备方法为:将配比好的原材料放入通有保护气体的坩埚中进行熔炼浇铸,形成铸锭,铸锭凝固后放入水中快速冷却,再将铸锭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电阻炉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340~460℃,保温时间为1~6小时。本发明的镁合金中具有体积分数大于30%的LPSO结构,该结构的合金具有优异的降解性能,能有效解决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在人体环境中降解速率过快和不均匀降解的问题,而且该合金无细胞毒性,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11259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194226.4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25D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表面复合膜微弧氟化制备方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氟化镁钠和氟化镁复合膜,包括镁合金表面除油、水洗、微弧氟化、水洗、干燥或干燥后涂装处理工序。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复合膜所用微弧氟化液由可溶性氟化物盐、氢氟酸和水组成,微弧氟化处理电压范围为50~300V,占空比为20~70%,微弧氟化处理工艺时间为1~30min。制备的复合膜为微米级多孔结构膜或等轴状微纳颗粒组成的连续膜。本方法制备的复合膜既可用作改善生物镁合金植入器件耐蚀性及促进骨生长的功能膜,也可用于工程镁合金结构件如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镁合金结构件等的耐蚀结构膜或涂装镁合金结构件的中间涂层,以改善涂装涂层与镁合金基体间的结合力等。
-
公开(公告)号:CN107275108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710437056.7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镍钴的氧、硫化合物复合薄膜电极的方法。采用高温氧化硫化原位制备,集流体为表面镀覆镍钴磷合金镀层的导电材料。集流体的制备包括除油、水洗、酸洗、水洗、化学镀镍钴磷、水洗、干燥。复合薄膜电极高温氧化硫化原位制备方法包括集流体浸泡过饱和硫化物溶液、高温氧化硫化步骤。制备的复合薄膜电极具有蜂窝煤状的多孔结构特征,当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时,具有内阻小、耐热耐蚀性好、比电容高、电极材料薄膜与集流体间结合力高等优点。制备的复合薄膜电极比电容达1.34 F/cm2。本发明提供的高温氧化硫化原位制备方法具有投资少、工艺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和适合产业化生产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