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机的背靠背变流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0127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1031336.3

    申请日:2019-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机的背靠背变流器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两端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功率以及负载的功率,计算分别与两端微电网相连接的变流器给定有功功率的正负及大小;根据两端变流器给定有功功率的正负确定两端变流器的能量传输方向;根据两端变流器给定有功功率的正负、大小以及能量传输方向,设定与其相连的虚拟同步机输出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虚拟同步机输出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调节两端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功率以及负载的功率;本发明将虚拟同步机应用在变流器中,通过虚拟同步机输出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调节微电网的功率,控制微电网中的功率双向流动,解决微电网负荷不均衡的问题。

    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机的背靠背变流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01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911031336.3

    申请日:2019-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机的背靠背变流器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两端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功率以及负载的功率,计算分别与两端微电网相连接的变流器给定有功功率的正负及大小;根据两端变流器给定有功功率的正负确定两端变流器的能量传输方向;根据两端变流器给定有功功率的正负、大小以及能量传输方向,设定与其相连的虚拟同步机输出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虚拟同步机输出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调节两端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功率以及负载的功率;本发明将虚拟同步机应用在变流器中,通过虚拟同步机输出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调节微电网的功率,控制微电网中的功率双向流动,解决微电网负荷不均衡的问题。

    一种基于并联逆变器的电能质量协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64733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691042.X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并联逆变器的电能质量协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方法包括:根据负载中的不平衡电流、非线性以及无功电流,将不平衡电流与非线性以及无功电流相分离,一台逆变器实现对不平衡电流的补偿,另一台逆变器实现对非线性以及无功电流的补偿;在两台逆变器补偿电流的过程中,采用逐级补偿的方式,即先对负载电流中的不平衡电流进行补偿,接着再对负载中的非线性以及无功电流进行补偿或者先对负载电流中的非线性以及无功电流进行补偿,然后再对负载中的不平衡电流进行补偿,本发明采用多台逆变器实现对负载电流进行治理,可以解决单台逆变器剩余容量有限的问题。

    一种无人直升机启动供电一体化电源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342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14692.6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启动供电一体化电源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无刷直流发电机、全桥LLC谐振变换电路、蓄电池组、DC/DC双向升降压电路、启动电机和检测及调理电路;所述全桥LLC谐振变换电路的一端与发电机连接,另一端与直流母线连接;所述无刷直流发电机与无人直升机的涡轮发动机相连;所述DC/DC双向升降压电路的一端与蓄电池组连接,另一端与直流母线连接;所述DC/DC双向升降压电路和蓄电池组之间电连接启动电机;所述全桥LLC谐振变换电路、DC/DC双向升降压电路和蓄电池组均与检测及调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启动电机通过齿轮连接涡轮发动机。本发明提高了发电机供电范围,具有完善的故障诊断和保护功能,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一种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电路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0837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26886.3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电路及方法,其电路包括背靠背双PWM换流器、电网模块、交流母线、位于电网模块和交流母线之间的公共耦合点PCC、连接于公共耦合点PCC的第一采样调理模块和多逆变器并联系统;背靠背双PWM换流器包括直流端相互连接的第一换流器和第二换流器,第一换流器的交流端连接至交流母线,第二换流器的交流端连接至公共耦合点PCC,第一换流器和第二换流器的控制端分别连接有AC/DC双向变换控制器、第二采样调理模块和谐振控制器;本发明可以有效处理并网逆变器台数不同时谐振能量,对多机并网逆变器产生的电压谐振有效抑制,同时可以减少电网谐波污染造成的直流侧电压波动以及功率损耗问题,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种基于H∞复合控制的多源并网逆变器谐波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6774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1245350.6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复合控制的多源并网逆变器谐波抑制方法,包括LCL滤波器、光伏系统、储能系统、本地负载和并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通过储能系统和光伏系统混合提供直流电;并网逆变器采用双环控制策略,双环控制策略包括并网内环控制和外环控制,并网内环控制包括H∞控制和电压前馈控制,外环控制为PQ功率控制;并网逆变器采用有源阻尼的控制策略抑制LCL滤波器的谐振尖峰;并网逆变器在传输功率的同时抑制本地负载谐波。本发明进一步降低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稳态误差,同时逆变器使用多直流源进行供电,在光伏系统的外界环境变化时,也能减弱光伏系统对逆变器的影响,提高逆变器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好的改善并网电流的电能质量。

    一种无人直升机启动供电一体化电源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342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914692.6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启动供电一体化电源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无刷直流发电机、全桥LLC谐振变换电路、蓄电池组、DC/DC双向升降压电路、启动电机和检测及调理电路;所述全桥LLC谐振变换电路的一端与发电机连接,另一端与直流母线连接;所述无刷直流发电机与无人直升机的涡轮发动机相连;所述DC/DC双向升降压电路的一端与蓄电池组连接,另一端与直流母线连接;所述DC/DC双向升降压电路和蓄电池组之间电连接启动电机;所述全桥LLC谐振变换电路、DC/DC双向升降压电路和蓄电池组均与检测及调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启动电机通过齿轮连接涡轮发动机。本发明提高了发电机供电范围,具有完善的故障诊断和保护功能,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一种基于H∞复合控制的多源并网逆变器谐波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6774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45350.6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复合控制的多源并网逆变器谐波抑制方法,包括LCL滤波器、光伏系统、储能系统、本地负载和并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通过储能系统和光伏系统混合提供直流电;并网逆变器采用双环控制策略,双环控制策略包括并网内环控制和外环控制,并网内环控制包括H∞控制和电压前馈控制,外环控制为PQ功率控制;并网逆变器采用有源阻尼的控制策略抑制LCL滤波器的谐振尖峰;并网逆变器在传输功率的同时抑制本地负载谐波。本发明进一步降低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稳态误差,同时逆变器使用多直流源进行供电,在光伏系统的外界环境变化时,也能减弱光伏系统对逆变器的影响,提高逆变器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好的改善并网电流的电能质量。

    一种基于并联逆变器的电能质量协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6473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91042.X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并联逆变器的电能质量协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方法包括:根据负载中的不平衡电流、非线性以及无功电流,将不平衡电流与非线性以及无功电流相分离,一台逆变器实现对不平衡电流的补偿,另一台逆变器实现对非线性以及无功电流的补偿;在两台逆变器补偿电流的过程中,采用逐级补偿的方式,即先对负载电流中的不平衡电流进行补偿,接着再对负载中的非线性以及无功电流进行补偿或者先对负载电流中的非线性以及无功电流进行补偿,然后再对负载中的不平衡电流进行补偿,本发明采用多台逆变器实现对负载电流进行治理,可以解决单台逆变器剩余容量有限的问题。

    一种基于混合电源的无线开关信号传输模块

    公开(公告)号:CN212229806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20443135.6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电源的无线开关信号传输模块,包括交直流混合模块、无线传输模块、RS485通信模块、开关量信号输入处理模块、开关量信号输出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地址编码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RS485通信模块完成PC机与MCU之间的通信,无线传输模块完成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地址编码模块设置本机地址以及待发送的地址,显示模块进行状态显示,开关信号输入处理模块完成信号的电平转换,开关信号输出处理模块完成信号的放大与隔离。本实用新型在于除了提供24V直流进行供电之外,也能利用交流电进行供电,且点对多传输时,能够完成双向传输,使得应用场合更为广阔,更具通用性,有很好的意义和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