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45596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77295.5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1N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混凝土气体渗透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圆柱形混凝土试件侧面密封后置于气体渗透性测试装置的试验槽中;2)向气体渗透性测试装置的试验槽输入N2,并通过与之相连的压力调节计以及压力计调节压力至某一恒定值并保持不变,即出口气压P2;3)向混凝土试件底部输入N2,并通过与之相连的压力调节计以及压力计调节压力,即进口压力P1;4)通过与混凝土试件相连的流量计测量不同进口压力P1条件下的气体体积流量,记录流量计读数Q2;并通过后续计算即可得出修正后的气体渗透系数K。采用本发明方法推导出来的混凝土气体渗透系数比较接近实际值,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242005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310177329.0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碎砖类骨料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碎砖类骨料再生混凝土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碎砖类再生粗骨料30-50%,细骨料20-30%,工业废渣10-20%,水泥15-25%,水7-15%以及适量外加剂;其中外加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3%,并且所有组分用量总和为10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解决大量建筑垃圾无法处理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因开采砂石骨料而造成的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问题,维护混凝土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本发明的碎砖类骨料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适合工业化生产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375820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283490.6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房屋的半预制半现浇式框架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的基础块,还包括垂直设置于基础块上的半预制框架柱,水平设置于半预制框架柱上的半预制框架梁,以及与半预制框架梁连接的全预制构件次梁,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的基础块上设有与半预制框架柱相对应的凹槽,通长筋层内设有与之平行的波纹管,所述半预制框架柱一端通长筋外伸出半预制框架柱,所述半预制框架梁内的通长筋两端均伸出半预制框架梁外,所述全预制的次梁的通长筋两端均伸出全预制的次梁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整体式房屋的半预制半现浇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大大提高了预制装配整体式房屋的整体安全性,增强了房屋的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42005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77329.0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碎砖类骨料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碎砖类骨料再生混凝土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碎砖类再生粗骨料30-50%,细骨料20-30%,工业废渣10-20%,水泥15-25%,水7-15%以及适量外加剂;其中外加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3%,并且所有组分用量总和为10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解决大量建筑垃圾无法处理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因开采砂石骨料而造成的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问题,维护混凝土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本发明的碎砖类骨料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适合工业化生产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6644443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1203178.1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翼缘钢梁稳定试验的夹支座装置,包括固定于固定板上的立柱轨道,和设于立柱轨道上的上夹具轨道和下夹具轨道;其中:上夹具轨道,中间部位活动地连接有上滑动夹具;下夹具轨道,中间部位活动地连接有下活动夹具;上滑动夹具和下活动夹具之间放置试验试件;立柱轨道与上夹具轨道和下夹具轨道连接位置处通过圆弧面配合连接;上滑动夹具、下活动夹具与其对应的上夹具轨道和下夹具轨道同样为圆弧面配合连接。本装置既可以实现空翼缘钢梁端部截面只能绕梁截面的两个主轴x轴和y轴自由转动,又可以限制绕纵轴z轴的扭转,但端部截面可以自由翘曲。无论试件截面是否对称,本夹支座装置均可实现对试件的理想夹支。
-
公开(公告)号:CN10714446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560046.2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 , C04B28/02 , C04B2201/50 , G01N1/286 , G01N2203/0019 , C04B14/06 , C04B18/16 , C04B14/02 , C04B20/00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钢管‑碎砖骨料再生混凝土试件的制备方法,所述再生混凝土试件由矩形薄壁方钢管以及碎砖骨料再生混凝土制成;该矩形钢管‑碎砖骨料再生混凝土试件制备步骤主要包括:1)初次称量材料,包括钢管设计和配合比设计;2)初次混料搅拌;3)二次称量材料;4)二次混料搅拌;5)填料及振捣;6)补料与覆膜;7)养护;本发明矩形钢管‑碎砖骨料再生混凝土试件结构简单,构造合理,制备方式可行,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土木工程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6840895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03177.7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1N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2 , G01N2203/0019 , G01N2203/0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翼缘钢梁稳定试验中施加集中荷载的保向力装置,包括两端分别通过一根钢丝绳连接的加载梁和反力梁;加载梁,朝向反力梁的一端还连接有球面配合支架,试验件固定在球面配合支架上;每一个钢丝绳,位于反力梁的自由端处还设有一个中空柱塞同步液压千斤顶;与加载梁和中空柱塞同步液压千斤顶的自由端分别通过一对锚具凹槽支架和球形锚具连接,每一对锚具凹槽支架和球形锚具通过球面配合结构连接。本发明的保向力装置,保证了集中荷载方向和加载点位置在试验前后始终保持不变;克服传统千斤顶加载和重物加载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4444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03178.1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1M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翼缘钢梁稳定试验的夹支座装置,包括固定于固定板上的立柱轨道,和设于立柱轨道上的上夹具轨道和下夹具轨道;其中:上夹具轨道,中间部位活动地连接有上滑动夹具;下夹具轨道,中间部位活动地连接有下活动夹具;上滑动夹具和下活动夹具之间放置试验试件;立柱轨道与上夹具轨道和下夹具轨道连接位置处通过圆弧面配合连接;上滑动夹具、下活动夹具与其对应的上夹具轨道和下夹具轨道同样为圆弧面配合连接。本装置既可以实现空翼缘钢梁端部截面只能绕梁截面的两个主轴x轴和y轴自由转动,又可以限制绕纵轴z轴的扭转,但端部截面可以自由翘曲。无论试件截面是否对称,本夹支座装置均可实现对试件的理想夹支。
-
公开(公告)号:CN10375820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310283490.6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房屋的半预制半现浇式框架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的基础块,还包括垂直设置于基础块上的半预制框架柱,水平设置于半预制框架柱上的半预制框架梁,以及与半预制框架梁连接的全预制构件次梁,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的基础块上设有与半预制框架柱相对应的凹槽,通长筋层内设有与之平行的波纹管,所述半预制框架柱一端通长筋外伸出半预制框架柱,所述半预制框架梁内的通长筋两端均伸出半预制框架梁外,所述全预制的次梁的通长筋两端均伸出全预制的次梁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整体式房屋的半预制半现浇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大大提高了预制装配整体式房屋的整体安全性,增强了房屋的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3452183U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20404710.1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式房屋的半预制半现浇式框架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的基础块,还包括垂直设置于基础块上的半预制框架柱,水平设置于半预制框架柱上的半预制框架梁,以及与半预制框架梁连接的全预制构件次梁,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的基础块上设有与半预制框架柱相对应的凹槽,通长筋层内设有与之平行的波纹管,所述半预制框架柱一端通长筋外伸出半预制框架柱,所述半预制框架梁内的通长筋两端均伸出半预制框架梁外,所述全预制的次梁的通长筋两端均伸出全预制的次梁外。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预制装配整体式房屋的整体安全性,增强了房屋的抗震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