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以及3D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6355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221683.7

    申请日:2024-02-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其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料槽和打印平台,料槽内的离型膜将料槽的内腔分割为气仓和料仓,料仓位于气仓的上侧,在气仓内填充有气体,在料仓内盛装有光敏树脂,在槽壁上安装有连通气仓的下排气管和下进气管,下进气管连接有下充气装置;下排气管将气仓内的气体排出,降低对离型膜的支撑力,使离型膜向下突出,离型膜沿成型层的边缘朝成型层的中心部逐渐分离;下充气装置将气体充入到气仓内,使离型膜恢复原状。本申请还公开了3D打印方法。本申请通过调节气仓内的压力来调节离型膜的形状,使离型膜沿成型层的边缘开始与成型层分离,克服离型膜与料槽底面之间所产生的低压区,使离型膜与成型层的分离变得易于进行。

    一种紫外光3D打印装置及3D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245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85502.4

    申请日:2024-04-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紫外光3D打印装置,其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传动机构,在工作台上安装有外齿式回转支承和驱动外齿式回转支承的外圈转动的驱动电机,在外圈上安装有四个环绕外齿圈的中心轴线布置的转接部,四个转接部环绕外齿圈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设置#imgabs0#打印平台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在转接部的接收部或传动机构的夹持部上;在工作台上顺次布置有打印区、清洗区、后固化区和取件区四个工作区,外圈能够带动打印平台均能够依次位于打印区、清洗区、后固化区和取件区的正上方;工作端始终位于打印区的正上方。还公开了采用紫外光3D打印装置打印3D产品的3D打印方法。本申请仅利用一套传动机构实现连续工作,以降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18175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356343.5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其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一料槽,料槽用于盛装液体材料,在料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扰动器,扰动器包括固定在料槽内的筒体和滑动地安装在筒体内的活塞,活塞杆连接在该活塞上;在工作台上安装有一驱动器,驱动器能够经活塞杆带动活塞在筒体内滑动,将料槽内的液体材料吸入到筒体内或将筒体内的液体材料喷出,对料槽内的液体材料产生扰动。本申请利用设置在料槽内的扰动器,将位于扰动器周围的液体材料吸入到筒体内,并朝远离扰动器的方向喷出,对液体材料产生扰动并混合,避免液体材料内固体颗粒产生沉降现象,同时避免液体材料由于照射光线能量累积而导致的趋向于固化的情况。

    采用棒料的搅拌摩擦增材沉积机和搅拌摩擦增材沉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054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86495.4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采用棒料的搅拌摩擦增材沉积机,其包括搅拌机构、压料机构和送料机构;搅拌机构的搅拌头内具有下料孔;压料机构包括空心轴力矩电机和安装在空心轴力矩电机的第一动子上的空心驱动轴,空心轴力矩电机的第一定子固定在搅拌头上;空心驱动轴的内腔作为送料孔并具有内螺纹,送料机构用于向下料孔连续输送棒料,棒料仅能够在下料孔内沿轴向移动、且不能相对于下料孔进行转动;上下两根棒料能够搭接在一起并同步转动,并在空心驱动轴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并塑化沉积。本申请还公开了搅拌摩擦增材沉积方法。本申请中的棒料能够持续地向送料孔中输入并向下移动,避免了由于顶锻力短暂消失,而导致的塑化和沉积中断,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一种具有扰动功能的光固化3D打印机

    公开(公告)号:CN11866490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39817.9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2410356343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扰动功能的光固化3D打印机,在其工作台上安装有用于盛装液体材料的料槽,在料槽内设置有扰动器,扰动器包括固定在料槽内的筒体和滑动地安装在筒体内的活塞,活塞杆连接在活塞上;在工作台上安装有驱动器,驱动器能够经活塞杆带动活塞在筒体内滑动,将料槽内的液体材料吸入到筒体内或将筒体内的液体材料喷出,对料槽内的液体材料产生扰动。本申请利用扰动器,将位于扰动器周围的液体材料吸入到筒体内,并朝远离扰动器的方向喷出,对液体材料产生扰动并混合,避免液体材料内固体颗粒产生沉降现象,同时避免液体材料由于照射光线能量累积而导致的趋向于固化的情况。

    采用棒料的搅拌摩擦增材沉积机和搅拌摩擦增材沉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0541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86495.4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采用棒料的搅拌摩擦增材沉积机,其包括搅拌机构、压料机构和送料机构;搅拌机构的搅拌头内具有下料孔;压料机构包括空心轴力矩电机和安装在空心轴力矩电机的第一动子上的空心驱动轴,空心轴力矩电机的第一定子固定在搅拌头上;空心驱动轴的内腔作为送料孔并具有内螺纹,送料机构用于向下料孔连续输送棒料,棒料仅能够在下料孔内沿轴向移动、且不能相对于下料孔进行转动;上下两根棒料能够搭接在一起并同步转动,并在空心驱动轴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并塑化沉积。本申请还公开了搅拌摩擦增材沉积方法。本申请中的棒料能够持续地向送料孔中输入并向下移动,避免了由于顶锻力短暂消失,而导致的塑化和沉积中断,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81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56343.5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其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一料槽,料槽用于盛装液体材料,在料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扰动器,扰动器包括固定在料槽内的筒体和滑动地安装在筒体内的活塞,活塞杆连接在该活塞上;在工作台上安装有一驱动器,驱动器能够经活塞杆带动活塞在筒体内滑动,将料槽内的液体材料吸入到筒体内或将筒体内的液体材料喷出,对料槽内的液体材料产生扰动。本申请利用设置在料槽内的扰动器,将位于扰动器周围的液体材料吸入到筒体内,并朝远离扰动器的方向喷出,对液体材料产生扰动并混合,避免液体材料内固体颗粒产生沉降现象,同时避免液体材料由于照射光线能量累积而导致的趋向于固化的情况。

    一种具有扰动功能的光固化3D打印机

    公开(公告)号:CN11866490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939817.9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2410356343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扰动功能的光固化3D打印机,在其工作台上安装有用于盛装液体材料的料槽,在料槽内设置有扰动器,扰动器包括固定在料槽内的筒体和滑动地安装在筒体内的活塞,活塞杆连接在活塞上;在工作台上安装有驱动器,驱动器能够经活塞杆带动活塞在筒体内滑动,将料槽内的液体材料吸入到筒体内或将筒体内的液体材料喷出,对料槽内的液体材料产生扰动。本申请利用扰动器,将位于扰动器周围的液体材料吸入到筒体内,并朝远离扰动器的方向喷出,对液体材料产生扰动并混合,避免液体材料内固体颗粒产生沉降现象,同时避免液体材料由于照射光线能量累积而导致的趋向于固化的情况。

    一种紫外光3D打印装置及3D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2457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85502.4

    申请日:2024-04-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紫外光3D打印装置,其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传动机构,在工作台上安装有外齿式回转支承和驱动外齿式回转支承的外圈转动的驱动电机,在外圈上安装有四个环绕外齿圈的中心轴线布置的转接部,四个转接部环绕外齿圈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设置,打印平台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在转接部的接收部或传动机构的夹持部上;在工作台上顺次布置有打印区、清洗区、后固化区和取件区四个工作区,外圈能够带动打印平台均能够依次位于打印区、清洗区、后固化区和取件区的正上方;工作端始终位于打印区的正上方。还公开了采用紫外光3D打印装置打印3D产品的3D打印方法。本申请仅利用一套传动机构实现连续工作,以降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一种3D打印机以及3D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63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21683.7

    申请日:2024-02-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其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料槽和打印平台,料槽内的离型膜将料槽的内腔分割为气仓和料仓,料仓位于气仓的上侧,在气仓内填充有气体,在料仓内盛装有光敏树脂,在槽壁上安装有连通气仓的下排气管和下进气管,下进气管连接有下充气装置;下排气管将气仓内的气体排出,降低对离型膜的支撑力,使离型膜向下突出,离型膜沿成型层的边缘朝成型层的中心部逐渐分离;下充气装置将气体充入到气仓内,使离型膜恢复原状。本申请还公开了3D打印方法。本申请通过调节气仓内的压力来调节离型膜的形状,使离型膜沿成型层的边缘开始与成型层分离,克服离型膜与料槽底面之间所产生的低压区,使离型膜与成型层的分离变得易于进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