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酸克雷伯氏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0558884C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710021641.5

    申请日:2007-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酸克雷伯氏菌及其应用。该产酸克雷伯氏菌保藏号为CCTCCNO:M 207023,利用该产酸克雷伯氏菌生物合成2,3-丁二醇并降低该过程中副产物有机酸产量的方法是采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复合处理菌株CCTCC NO:M 207023,然后将处理后的菌株接种到含溴化钠和溴酸钠的选择性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经遗传稳定性考察后,挑取单菌落进行发酵制备2,3-丁二醇。本发明操作简单且工作量少,不涉及基因操作,成本较低,效率高且周期短,能够快速定向地降低生物合成2,3-丁二醇过程中的副产物乳酸和乙酸的产量,提高底物的利用率及2,3-丁二醇的得率。

    一种纳米尺度介孔二氧化硅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9952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27917.X

    申请日:2009-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纳米尺度介孔二氧化硅球径的制备方法,属无机多孔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系列不同球径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它是在碱性条件下,以不同碳链长度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其特征在于,该介孔二氧化硅材料颗粒为球型,球径在40~400nm范围内可调;比表面积大,粒径分布窄;孔径在1.9~4.0nm范围可调。该材料在催化、分离、传感器、纳米反应器、光学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外源添加因子促进微生物合成2,3-丁二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85996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24498.5

    申请日:2007-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外源添加因子促进微生物合成2,3-丁二醇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培养基制备,种子培养及发酵产2,3-丁二醇的步骤;其中:在进行发酵培养前向发酵培养基中加入外源添加因子;或者,在进行发酵合成2,3-丁二醇的过程中,在菌体生长的指数期添加外源添加因子;所述的外源添加因子为柠檬酸、α-酮戊二酸、富马酸以及L-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方法可提高底物转化率,显著提高目标产物2,3-丁二醇的浓度和生产强度;操作简单,不增加额外的人工和设备,仅通过较低的附加投入,就可以提高目标产物合成浓度和转化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产3-羟基丙酸的转化微生物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519635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029279.5

    申请日:2009-04-03

    Abstract: 一种含有重组载体的转化微生物,其中该重组载体含有基因编码SEQ IDNO.1所示核苷酸序列表达的蛋白质。一种制备转化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将基因编码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导入到宿主。所述含有重组载体的转化微生物在生产3-羟基丙酸中的应用。质粒在宿主菌株中稳定性高,而且生产菌株较合适,产物终浓度有竞争力,另外还可在发酵过程中添加微量四环素,达到抑制部分杂细菌的目的,大大减少了在工业化过程中较易发生的染杂菌现象,发酵时间也有所缩短,为微生物发酵法工业化生产3-羟基丙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外源添加因子促进微生物合成2,3-丁二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85996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710024498.5

    申请日:2007-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外源添加因子促进微生物合成2,3-丁二醇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培养基制备,种子培养及发酵产2,3-丁二醇的步骤;其中:在进行发酵培养前向发酵培养基中加入外源添加因子;或者,在进行发酵合成2,3-丁二醇的过程中,在菌体生长的指数期添加外源添加因子;所述的外源添加因子为柠檬酸、α-酮戊二酸、富马酸以及L-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方法可提高底物转化率,显著提高目标产物2,3-丁二醇的浓度和生产强度;操作简单,不增加额外的人工和设备,仅通过较低的附加投入,就可以提高目标产物合成浓度和转化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产3-羟基丁酮的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294143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810122490.7

    申请日:2008-0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产3-羟基丁酮的菌株及其应用。该菌株分类命名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ME-J25,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05。利用该菌株进行发酵可生产较高浓度的3-羟基丁酮,3-羟基丁酮的还原态副产物2,3-丁二醇产量极低,3-羟基丁酮的转化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3-羟基丁酮。

    蜂窝状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4820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60568.5

    申请日:2012-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状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属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系列不同长度和粗细的蜂窝状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制备。该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在碱性条件下,以不同碳链长度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模板剂,三嵌段共聚物为助模板剂,其特征在于:形貌规整且其长度和粗细分别在0.5~5μm和60~400nm范围内可调。本发明为多孔道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且原料易得,适用于放大生产。该材料在催化、吸附、分离、纳米反应器、半导体和光电子器件、传感器及药物释放等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产3-羟基丁酮的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294143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810122490.7

    申请日:2008-0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产3-羟基丁酮的菌株及其应用。该菌株分类命名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ME-J25,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05。利用该菌株进行发酵可生产较高浓度的3-羟基丁酮,3-羟基丁酮的还原态副产物2,3-丁二醇产量极低,3-羟基丁酮的转化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3-羟基丁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