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5370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94046.9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
IPC: C07D40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氨基吡啶‑3‑羧酸甲酯衍生物C29H26N3MeO11的制备方法,将化合物1和溴乙酸叔丁酯反应得到羧酸2;然后将5‑氨基吡啶3‑羧酸甲酯与羧酸反应得到对应的酰胺,进一步转化为对应的伯胺盐以后和所述羧酸2反应得到5‑氨基吡啶‑3‑羧酸甲酯衍生物C29H26N3MeO11;所述化合物1为2‑(3,4‑双甲氧基苯基)‑5,7‑双羟基‑6‑甲氧基‑4氢‑苯并吡喃‑4‑酮。
-
公开(公告)号:CN10905371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94048.8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
IPC: C07D4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氨基噻吩‑3‑羧酸甲酯衍生物C15H22N2O5S的合成方法,首先使用化合物1和溴乙酸叔丁酯反应得到羧酸2;然后使用2‑氨基3‑噻吩羧酸甲酯与羧酸反应得到对应的酰胺,进一步转化为对应的伯胺盐以后和上述羧酸2反应得到2‑氨基噻吩‑3‑羧酸甲酯衍生物C15H22N2O5S;所述化合物1为2‑(3,4‑双甲氧基苯基)‑5,7‑双羟基‑6‑甲氧基‑4氢‑苯并吡喃‑4‑酮。
-
公开(公告)号:CN10909626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94780.5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
IPC: C07D4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氨基安替吡啉衍生物C34H35N4O10的制备方法,将化合物1和溴乙酸叔丁酯反应得到羧酸2,然后将4-氨基-3-吡唑烷酮和羧酸反应得到对应的酰胺,进一步转化为伯胺盐,再与羧酸2反应得到4-氨基安替吡啉衍生物C34H35N4O10;所述化合物1为2-(3,4-双甲氧基苯基)-5,7-双羟基-6-甲氧基-4氢-苯并吡喃-4-酮。
-
公开(公告)号:CN108912110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1094787.7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
IPC: C07D41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氨基恶唑衍生物C26H25O10N3的合成方法,首先使用化合物1和溴乙酸叔丁酯反应得到羧酸2;然后使用2-氨基恶唑与羧酸反应得到对应的酰胺,进一步转化为对应的伯胺盐以后和所述羧酸2反应得到2-氨基恶唑类化合物C26H25O10N3;所述化合物1为2-(3,4-双甲氧基苯基)-5,7-双羟基-6-甲氧基-4氢-苯并吡喃-4-酮。
-
公开(公告)号:CN10909618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94786.2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
IPC: C07D2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喹啉衍生物合成方法,首先将4-((tert-butoxycarbonyl)amino)butanoic acid与CH2Cl2,再加EDC的盐酸盐混合,然后加入HOBT在0℃环境下活化一小时,然后在室温条件下搅拌5-10小时,再加80mLCH2Cl2,停止反应,用1mol/L的HCl萃取,取水层,再用饱和Na2CO3溶液萃取CH2Cl2去水层,再用水萃取CH2Cl2溶剂取水层,合并水相,硅胶柱层析后得白色粉末状喹啉专利衍生物。本发明的合成方法路线简洁,后处理简单,不使用剧毒试剂,环保要求低,反应废液处理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