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02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86887.7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南大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危废焚烧耦合废液低温浓缩预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换热器、气液混合釜、危险废液预处理罐、浓缩液收集槽、旋流除雾器、危废焚烧系统、热泵、离心风机和冷凝水收集器;危险废液预处理罐中的危险废液进入气液混合釜与干热空气换热,形成浓缩液和湿热空气;浓缩液进入浓缩液收集槽后在危废焚烧系统焚烧,湿热空气进入旋流除雾器过滤处理后进入热泵,形成干燥空气和蒸发冷凝水,同时热泵回收部分冷凝水潜热用于提高干燥空气的温度,干燥空气经离心风机输送进入换热器,与来自危废焚烧系统的锅炉尾气换热,进入气液混合釜。本发明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全量化处理,大幅降低废液焚烧系统处理能耗,且避免处理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756696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863076.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南大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焚烧尾气余热全量化处置危险废液的系统和方法,包括蒸发釜、危险废液预处理罐、沉渣处理单元、旋流除雾器、热泵、离心风机和冷凝水收集器,处理过程中利用危废焚烧系统的高热锅炉尾气与废液充分混合换热,使废液蒸发汽化,同时利用热泵实现部分冷凝热回收。本发明采用全封闭设计密闭运行,处理过程不与外界空气交换,实现热能充分回收利用,避免易挥发性有害物质污染环境。本发明的方案可实现处理装置的模块化、标准化施工,不受废液来源、场地环境限制,实现废液全量化处置的高效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18475594U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221919615.0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垃圾高效自动化处理设备,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下端贯穿至支撑架的内腔,所述支撑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侧通过底座固定连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架,用于为建筑垃圾提供筛选空间,通过设置放置盒,用于放置待筛选的建筑垃圾,通过设置输气管,用于将支撑架内部的粉尘吸出,通过设置固定板,起到了对电机、转动板、活动板和活动柱的支撑作用,从而提高电机、转动板、活动板和活动柱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解决了目前筛选建筑垃圾,主要靠人工筛选,效率很低,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2821281U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21461943.X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南大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含盐废水结晶干化装置,涉及含盐废水结晶干化领域,包括螺旋气流结晶干化器、风机、三相分离器和热泵系统;螺旋气流结晶干化器包括外壳体和螺旋体;螺旋体转动连接在外壳体内且能够沿着自身轴线旋转;外壳体上连通有进料口、出料口、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料口和进气口位于所述螺旋体的一端,出料口和出气口位于所述螺旋体的另一端;三相分离器连通出气口和热泵系统的入口;热泵系统的出口连通所述风机的入口;风机的出口与进气口相通;螺旋体上开设有透气孔;螺旋体上还包裹有疏水透气性半透膜,以覆盖透气孔;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且低成本地实现含盐废水结晶干化。
-
公开(公告)号:CN218808160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1919688.X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
IPC: B65F3/00 , H04N23/50 , H04N23/69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垃圾运输车洒落监测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右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垃圾箱。本实用新型通过摄像仪,用于实时监测是否有洒落垃圾,通过支撑板、伺服电机、螺纹杆、螺纹套、连接架和摄像仪的配合,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螺纹套进行左右运动,螺纹套带动连接架和摄像仪进行左右位置移动,进而可对摄像仪的监测位置进行左右调节,通过封闭门,用于对放置座封闭,避免封闭门出现滑落的情况,解决了垃圾洒落监测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监测位置固定,导致在对垃圾运输时,仅仅只能对运输车的一个地方进行实时监测,进而降低了其监测的质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475565U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221930474.2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垃圾分拣系统,包括输送框,所述输送框的内腔设置有传输带本体,所述输送框内腔的前端活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输送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拣框,所述分拣框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分拣轮,所述分拣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积灰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输送框、传输带本体、搅拌杆、分拣框、旋转杆、分拣轮、积灰框、风机、过滤网和进气管,传输带本体对输送框内腔的建筑垃圾进行基本的传输,当搅拌杆旋转时,对传输带本体表面堆积的垃圾进行初步打散,避免建筑垃圾中灰尘堆积导致装置不便于分拣,也避免在分拣中因产生的巨大扬尘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