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与电化学集成脱除硝酸盐氮的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51536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0724800.6

    申请日:2018-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与电化学技术集成脱除硝酸盐氮的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属于废水处理设备领域。本装置包括电动导索,本装置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布水搅拌反应区、上升沉降区、出水分离区和电极装配区,电动导索一端固定于电极装配区的上部,另一端与本装置内部的侧壁上的固定架固定,电动导索控制电极固定板在电极装配区与上升沉降区之间上下移动,布水搅拌反应区的底部设有均匀布水装置,且布水搅拌反应区内装有阴离子交换树脂,上升沉降区设有稳流组件,出水分离区设有出水堰板。

    基于集成电路工艺的太赫兹多频探测器及其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3473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910321996.9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电路工艺的太赫兹多频探测器及其探测方法。其探测器包括多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天线和晶体管;多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天线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天线单元构成,天线单元包括扇形环嵌套接收面和水平振子,扇形环嵌套接收面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半圆和外扇形环,水平振子与内半圆在圆心处垂直连接;晶体管设置在两个天线单元的水平振子之间且垂直于天线单元所在的平面;晶体管的栅极与多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天线位于同一多晶硅层。该探测器可以采用标准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在单个探测器上实现一芯多频的功能,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高精度、高可靠、低功耗和低成本等突出优势,有利于实现太赫兹多频探测的微型化与小型化。

    一种反射面和差网络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07847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003703.5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反射面和差网络天线。该天线包括反射面天线、馈源以及和差网络,馈源连接至和差网络,其中,馈源采用单耳型喇叭,两个以上的单耳型喇叭成对对称分布在反射面天线焦点的两侧;单耳型喇叭为角锥喇叭的形状,喇叭口的边缘延伸设置有单耳结构。本发明提出的新型反射面和差网络天线,为馈源对反射面天线的遮挡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办法,能够在减小馈源相位中心相对反射面焦点偏移的同时得到高增益、低副瓣、低零值深度和高度对称的扇形和差波束。

    一种高填充因子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结构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538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649257.4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填充因子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结构及制备方法。该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结构由CMOS工艺和post‑CMOS工艺制备得到,包括硅衬底、热隔离腔、红外吸收体、热电转换结构、支撑臂和掩模层;硅衬底用于制备探测器电信号的读取电路,读取电路与热电转换结构相连;热隔离腔位于红外吸收体的下方,用于将红外吸收体与周围结构分离;支撑臂悬于吸收体上方,一端通过支撑柱与吸收体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探测器基体与其相连;掩模层分别位于红外吸收体、支撑臂和读取电路的上方。本发明设计的悬挂支撑臂可以完全消除目前一般结构的支撑臂在像素单元中占用的面积,使感光面积增大,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像元的填充因子。

    一种新型微波毫米波环形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6003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262349.7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微波毫米波环形器。其包括发射端口、分离金属腔、旋转金属腔、接收端口和终端端口,分离金属腔为T形通路,分别连接发射端口、接收端口和终端端口,其中发射端口与终端端口位于一条直线上;旋转金属腔设置在分离金属腔与终端端口之间;分离金属腔内设置有分离偏振结构,用于分离发射和接收通路的电磁波;发射端口发射的电磁波传至分离金属腔后,通过分离偏振结构传至旋转金属腔,旋转金属腔将电磁波极化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传至终端端口,完成发射;终端端口发射的电磁波逆向经过旋转金属腔后,极化方向再次旋转至分离金属腔后,经分离偏振结构传至接收端口完成接收,实现收发通路分离。本环形器具备低传输损耗和高隔离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