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2143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20457.X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表‑地下水耦合的TMDL模拟方法,属于污染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受损水体和优控污染物识别,并根据受损水体优控污染物计算点源污染负荷和面源污染负荷计算,之后构建污染负荷与水质关联模型并计算TMDL;而后根据TMDL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TMDL的表达并进行源负荷分配。本发明规范了TMDL计划制定的技术路径,同时模拟水分运动过程及其污染物迁移的地表与地下过程,克服了现有技术对于面源污染负荷评估仅仅考虑地表径流而不考虑地下径流的来源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地表‑地下水耦合的TMDL模拟方法,提高了TMDL的模拟精度,为我国排污许可证的发放、提升流域水质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266326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48635.7
申请日:2012-05-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湿润区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的确定方法,属于污染控制领域。其步骤为:(A)收集整理水文气象和水环境历史观测资料以及野外实验资料;(B)划分子流域和水文响应单元;(C)改进水文模块;(D)采用MUSLE方程进行土壤侵蚀量的计算;(E)进行面源污染负荷量的计算;(F)将计算得到的水文过程和面源污染负荷量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确定水文模块、MUSLE方程以及水污染负荷计算模块的参数值,完成模型的建立。本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半湿润地区淮河流域典型区域的面源污染负荷估算,给出合理科学的计算结果,提高了模型应用的普及性和有效性,能更好地服务于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等水环境研究项目。
-
公开(公告)号:CN11116740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10835.0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01J20/18 , B01J20/14 , B01J20/20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脱氮除磷的复合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地表水原位修复领域。本发明将粉状的氮吸附组分、渗透组分、粘结组分和稀土组分混合得到混合料,其中稀土组分在混合料中的质量占比为0.5~5%;将混合料在造粒机中造粒后煅烧得到成品滤料。本发明通过添加稀土组分,解决了其它生物固化材料对磷吸附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从而达到了氮磷的同步吸附;成品滤料可以用于地表水无机氮、溶解性磷的同步处理,有效解决了氮磷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3412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8540.9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09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C1/002 , B09C2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浅层地下水氮污染处理的渗透式反应墙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地下水污染修复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场地平整及测量放样;(2)上部基坑开挖;(3)单幅渗透式反应墙体的垂直开挖1;(4)墙体降水;(5)单幅渗透式反应墙体的垂直开挖2;(6)填料回填与搅拌;(7)上部土体回填。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能够快速保质量的完成浅层地下水氮污染处理的渗透式反应墙的施工,能够保证在开挖过程中不采用支护,确保开挖的稳定性,确保筑建的墙体不会塌方,也不会存在涌水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305854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403736.3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01J20/12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除磷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水处理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膨润土改性材料置于至少600℃温度下焙烧即可得到高效除磷剂;膨润土改性材料的改性方法为将含有Na+离子的溶液连续引入包含至少70重量%的钙基蒙脱石的膨润土中,同时维持溶液的pH值至少大于7.5,且溶液中不含Cl‑;制备得到的高效除磷剂吸附容量大,制备成本低,可以对水中的磷进行有效的吸附,尤其适用于轻度磷污染的污染水体。本发明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廉且易获取,适用范围广,投加量小,对环境友好,最大程度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实际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6734126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611068540.9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浅层地下水氮污染处理的渗透式反应墙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地下水污染修复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场地平整及测量放样;(2)上部基坑开挖;(3)单幅渗透式反应墙体的垂直开挖1;(4)墙体降水;(5)单幅渗透式反应墙体的垂直开挖2;(6)填料回填与搅拌;(7)上部土体回填。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能够快速保质量的完成浅层地下水氮污染处理的渗透式反应墙的施工,能够保证在开挖过程中不采用支护,确保开挖的稳定性,确保筑建的墙体不会塌方,也不会存在涌水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2663267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210148635.7
申请日:2012-05-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湿润区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的确定方法,属于污染控制领域。其步骤为:(A)收集整理水文气象和水环境历史观测资料以及野外实验资料;(B)划分子流域和水文响应单元;(C)改进水文模块;(D)采用MUSLE方程进行土壤侵蚀量的计算;(E)进行面源污染负荷量的计算;(F)将计算得到的水文过程和面源污染负荷量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确定水文模块、MUSLE方程以及水污染负荷计算模块的参数值,完成模型的建立。本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半湿润地区淮河流域典型区域的面源污染负荷估算,给出合理科学的计算结果,提高了模型应用的普及性和有效性,能更好地服务于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等水环境研究项目。
-
公开(公告)号:CN101921042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10224776.3
申请日:2010-07-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交替式组合湿地系统及高效去除城市尾水中氮磷的方法,属于废水治理领域。该系统包括取水系统,其按照垂直复合流-表面流-潜流-生态塘四种人工湿地结构单元顺序分布。该系统取水系统将城市尾水均匀的流入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进入的城市尾水,采用“王”字型均匀布水,出水进入表面流湿地结构单元前端,后端由穿孔管表面集水后排出系统;出水经配水槽由进水方孔均匀流入潜流人工湿地单元;而后污水流入集水槽后,送至生态塘。本发明系统对COD、TN、氨氮、TP的累积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55.6%、84.0%、76.7%、84.4%左右。系统改善了水环境、水生态环境质量,美化景观,具有良好的环境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921042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24776.3
申请日:2010-07-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交替式组合湿地系统及高效去除城市尾水中氮磷的方法,属于废水治理领域。该系统包括取水系统,其按照垂直复合流-表面流-潜流-生态塘四种人工湿地结构单元顺序分布。该系统取水系统将城市尾水均匀的流入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进入的城市尾水,采用“王”字型均匀布水,出水进入表面流湿地结构单元前端,后端由穿孔管表面集水后排出系统;出水经配水槽由进水方孔均匀流入潜流人工湿地单元;而后污水流入集水槽后,送至生态塘。本发明系统对COD、TN、氨氮、TP的累积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55.6%、84.0%、76.7%、84.4%左右。系统改善了水环境、水生态环境质量,美化景观,具有良好的环境经济效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