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8994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11288.7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浮游微藻释放的藻生物膜收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藻生物膜处理体系构建;S2、切割面积计算;S3、微藻生物质收获;S4、循环收获。本发明通过构建藻生物膜处理体系,规律性地对藻生物膜表面进行切割收获微藻生物质,从而维持生物膜活性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同时收获的微藻生物质可作为后续发酵的优质底物,实现了资源节约,可实现污水池出水中以浮游微藻颗粒为悬浮固体指标的达标,防止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因浮游藻类增多而恶化,减少藻生物膜出水中浮游微藻影响后续处理流程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4630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5193.X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8G12/08 , B01J20/26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吸附磺胺类抗生素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S1、将含氨基单体、含醛基单体分别置于玻璃管中,得到混合物,然后再加入溶剂,超声混匀,然后加入乙酸溶液催化反应,混匀后得到混合溶液;S2、用液氮冷冻混合溶液,然后循环抽真空,密封玻璃管,处理结束后经干燥、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出沉淀物;S3、经索式提取,重复洗涤后放入真空烘箱,得到的产物即为可吸附磺胺类抗生素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所述应用为将其应用在吸附水中磺胺类抗生素中;本发明制备的新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首次被用在低浓度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上,被认为是可以降低水质风险,保障水质健康的优良吸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289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11288.7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浮游微藻释放的藻生物膜收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藻生物膜处理体系构建;S2、切割面积计算;S3、微藻生物质收获;S4、循环收获。本发明通过构建藻生物膜处理体系,规律性地对藻生物膜表面进行切割收获微藻生物质,从而维持生物膜活性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同时收获的微藻生物质可作为后续发酵的优质底物,实现了资源节约,可实现污水池出水中以浮游微藻颗粒为悬浮固体指标的达标,防止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因浮游藻类增多而恶化,减少藻生物膜出水中浮游微藻影响后续处理流程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