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13696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46162.5
申请日:2010-08-0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沟渠水质生物强化装置及其应用,属于水处理领域。该装置包括其中心的中转轴和围绕中转轴的填料区,其特征在于以中转轴(1)为中心,上固定板(3)与下固定板与中转轴(1)为一体,叶轮(5)固定在下固定板上,以格栅状筛网(6)将填料区(4)分成四个区间,区间内装有生物填料。本发明应用于河道沟渠水体处理时,以水流作为驱动力,带动整个强化装置运动。本发明以固定生物填料和悬浮填料相结合,避免填料流失,能达到对COD的有效去除和同步脱氮;在达到移动床效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营养物质和溶解氧的传质速率;该生物强化装置可以针对河道沟渠不同水层的污染状况进行处理,同时具有节能、环保、购置成本低、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913702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54858.2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属于生活污水处理领域。该处理系统,在大棚种植作物,中部安装具有高负荷性能的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反应器与气体收集装置连接,在大棚顶部设气体释放装置,与气体收集装置相通。该方法:设计大棚;在大棚中部安装具有高负荷性能的生物反应器,有与反应器连通的气体收集装置;汇集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以高负荷生物反应器对其进行处理;经过好氧生化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入气体收集装置,该装置连接棚顶部布设的气体释放装置;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由反应器出水进行回用。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农村的自然条件和结构布局,在解决了低温条件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同时,还实现了节能减排和低碳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381787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259737.1
申请日:2011-09-0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废水生化处理尾水的脱色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其处理步骤为:发酵废水生化处理尾水在第一混凝反应器和第二混凝反应器中,分别加入混凝剂改性PAC与助凝剂PAM进行处理,去除尾水中胶体状有色有机物质。经沉淀后的出水进入三维电解反应器处理,去除可溶性有色有机物质。处理出水色度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本发明将化学混凝与电解氧化工艺进行有机的组合,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本发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运行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58374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51524.4
申请日:2012-03-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海藻酸钠为基材的缓释碳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缓释碳源材料包含淀粉、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其中淀粉、海藻酸钠和氯化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5份、4~8份、2~6份。本发明以海藻酸钠作为固定碳源的载体,以淀粉作为碳源,将上述物质共溶于水中得到混合溶液,以CaCl2溶液的作为交联剂,将混合溶液经注射器滴入到交联剂中,并在其中交联20~30h,经纯水洗净即可使用。本发明的释碳材料不仅能够缓慢释放碳源,为反硝化脱氮过程提供碳源,也能够为微生物提供缓慢的场所,强化了脱氮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381787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59737.1
申请日:2011-09-0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废水生化处理尾水的脱色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其处理步骤为:发酵废水生化处理尾水在第一混凝反应器和第二混凝反应器中,分别加入混凝剂改性PAC与助凝剂PAM进行处理,去除尾水中胶体状有色有机物质。经沉淀后的出水进入三维电解反应器处理,去除可溶性有色有机物质。处理出水色度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本发明将化学混凝与电解氧化工艺进行有机的组合,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本发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运行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948743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501171.4
申请日:2010-10-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M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4 , C12M23/00 , C12M23/06 , C12M23/18 , Y02E50/3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村沼气池-大棚联用的方法,属于农村能源利用领域。其步骤如下:(a)建立大棚,将沼气池安装在大棚内部,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冬季以大棚对沼气池进行保温;(b)以气体收集装置收集住宅区燃烧沼气产生的CO2气体;(c)利用气体释放装置按比例将CO2释放到大棚中,以提高大棚内CO2浓度;(d)大棚中种植农作物,以增加CO2浓度的形式,提高农作物产量;(e)以大棚中农作物的残叶和秸秆做沼气池发酵的原料。本发明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以最低的能耗解决了沼气池的保温问题;通过气体吸收装置将CO2气体进行收集,减少CO2排放量,同时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对于作物增产具有显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913736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54811.6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廊道式多区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该处理系统包括填料区和曝气区,入水口处设一级填料区,其后依次连曝气区、二级填料区、曝气区和三级填料区。处理方法为:生活污水通过入水口进入一级填料区,生活污水对填料进行挂膜实现同步脱氮;水流由汇入曝气区,转刷通过风车翼驱动转动;经曝气的污水进入二级填料区,由风力带动填料区旋转,实现挂膜及污染物吸附;二级填料区的出水再次经过转刷曝气区,对污水进行再曝气;经曝气的污水进入三级填料区,该区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出。本发明便于安装、移动以及组合,填料便于调整和更换,同时具有节能、环保、购置成本低、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913696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010246162.5
申请日:2010-08-0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沟渠水质生物强化装置及其应用,属于水处理领域。该装置包括其中心的中转轴和围绕中转轴的填料区,其特征在于以中转轴(1)为中心,上固定板(3)与下固定板与中转轴(1)为一体,叶轮(5)固定在下固定板上,以格栅状筛网(6)将填料区(4)分成四个区间,区间内装有生物填料。本发明应用于河道沟渠水体处理时,以水流作为驱动力,带动整个强化装置运动。本发明以固定生物填料和悬浮填料相结合,避免填料流失,能达到对COD的有效去除和同步脱氮;在达到移动床效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营养物质和溶解氧的传质速率;该生物强化装置可以针对河道沟渠不同水层的污染状况进行处理,同时具有节能、环保、购置成本低、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8374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51525.9
申请日:2012-03-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缓释碳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聚乙烯醇缓释碳源材料,该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聚乙烯醇8~11份,海藻酸钙1份,淀粉9份。一种聚乙烯醇缓释碳源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将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淀粉共溶于水中得到混合溶液;(2)混合溶液静置后降温;(3)配置饱和硼酸溶液;(4)向饱和硼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钙固体,得交联剂溶液;(5)将步骤(2)的混合溶液滴加到交联剂溶液中,产生白色球形颗粒;(6)取出步骤(5)制得的白色球形颗粒,洗净备用。此方法制得的释碳材料能够为微生物尤其是反硝化菌的反硝化脱氮过程提供碳源及生长代谢的场所。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