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混合型复杂目标的距离图制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01489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231165.1

    申请日:2010-07-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混合型复杂目标的距离图制图方法,属于计算机制图技术领域看,其针对所有点、线、面目标分别建立各距离的独立缓冲区,并将该缓冲区转化为行程表达,然后对行程进行叠合操作,叠合操作时,影响距离较小的行程单元覆盖影响距离较大的行程单元,并将面目标按照扫描线方法生成的行程单元集合插入到对应行的栅格场,从而实现了混合型复杂目标的缓冲区建立。本制图方法将传统纯矢量形式的缓冲区建立方法改进为矢量、栅格并用的方式,且通过行程叠合加快运算速度、提高精度的缓冲区建立方法。本发明不仅能实现点、线、面目标独立类型集合的距离图生成,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统一的复杂混合类型空间目标集距离图制图方法。

    一种基于V图的栅格地图矢量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32168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10264498.9

    申请日:2011-09-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V图的栅格地图矢量化方法,对扫描打断的弧段单元标以唯一编号值,并且将该编号值带入V图的运算过程,从而使得每条V图边都包含有其两个基础点所在弧段单元的编号值,并据此来判断该V图边是否由同一或相邻弧段单元中的基础点所产生,因此本发明能较准确的去除V图中明显不属于骨架线的V图边,为进一步完成骨架线的提取做出了突出贡献。本发明通过引入“弧段单元”编号值这一信息,巧妙的解决了传统栅格图矢量化过程中骨架线提取的难题,对V图边的判断准确而快速,大大缩短矢量化时间,而且最终获得的矢量图几乎不需要再进行人工修正。

    基于扫描线法的多边形栅格化并行转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203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42351.4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扫描线法的多边形栅格化并行转换方法,属于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其包括输入命令行参数;MPI并行初始化,获取总的进程数和当前进程数,采用对等式并行模式,各进程分别解析命令行参数,分别收集引导符后的参数值,利用OGROpen方法读取矢量数据源,判断是否为0号进程;采用数据并行策略,划分栅格数据集合矢量多边形,然后分发各个进程,每个进程同时进行多边形的栅格化;写栅格数据,各进程分别更新栅格分块,并输出转换后的栅格数据。利用本发明进行大数据量的多边形栅格化的操作,可以得到较高的效率和满意的转换结果,充分提高了高性能服务器的多核/多处理器对多边形栅格化的转换处理速度,极大地缩小了多边形栅格化的转换时间。

    一种基于游程表达和运算的地图成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3780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010166148.4

    申请日:2010-05-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游程表达和运算的地图成图方法,属于计算机制图相关的矢量地图表达技术领域。其成图步骤包括:1、从空间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分层组织形成矢量图层集合;2、矢量图层中各要素的符号化;3、将符号化后各图层中的地图符号转化为由游程单元构成的游程集合;4、按各图层之间的叠合顺序对处于同一地图栅格行上的游程单元进行叠合操作;5、对叠合后游程集合解码完成地图输出。本发明图层中的地图符号用游程表达,占用资源少,叠合运算速度快,出图效率高,并且将各图层转化为多个分别与地图符号一一对应的游程集合,提高了图层中地图符号的访问速度,有利于地图符号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基于相似变换模型的栅格数据坐标转换并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1622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441700.0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相似变换模型的栅格数据坐标转换并行方法,属于高性能地理计算领域。其步骤为:步骤1:并行初始化;步骤2:用户输入参数;步骤3:调用GDAL数据读写数据函数;步骤4:确定坐标转换类型及转换步骤;步骤5:进行源文件边界采样及坐标变换;步骤6:对目标文件平均分块;步骤7:各进程对数据块的边界进行采样及坐标变换;步骤8:读取数据块数据、源文件中与数据块对应范围内的数据,存入数组;步骤9:对数据块中每一像元的坐标进行由目标参考系到源目标参考系的转换;步骤10:计算像元在各波段的值并赋给数组中该像元点相应元素;步骤11:将数据块数组写入目标文件。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栅格数据坐标转换数据量和效率。

    基于OGR的shapefile文件主从式并行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1709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441737.3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地理计算领域,公开了基于OGR的shapefile文件主从式并行写方法。其步骤为:步骤1:输入命令行参数;步骤2:串行的方式创建shapefile目标数据源和图层文件,关闭目标数据源文件;步骤3:打开要处理的shapefile原文件,获取shapefile的各图层及其图形数据量;步骤4:MPI并行初始化,获取进程的编号和数量,并设定主从进程;步骤5:进行数据划分,确定每个从进程处理的shapefile文件中图形的起始FID和终止FID;步骤6:各从进程进入shapefile数据处理。本发明充分利用了计算资源,提高了shapefile文件处理的整体效率。

    空间数据引擎中复杂窗口空间信息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36721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10219571.0

    申请日:2011-08-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空间数据引擎中复杂窗口空间信息提取方法,提出一种将线及多边形图层数据按照扫描带分带存储的思想,为线和多边形数据库表构建相应的辅助表,空间数据实现分带存储,以借助这种辅助表加速空间信息提取运算效率;复杂窗口空间信息提取时,将复杂的空间关系运算转化为同一条带上的单元之间的相交或重叠判断,大大简化运算的复杂程度,避免大量的弧段求交和弧段打断重组等过程,提高运算效率,杜绝运算错误。本方法相对于传统矢量图元素空间关系运算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算法简单、程序量少、处理效率高;而相对于传统纯栅格图的元素空间关系运算方法而言,又具有运算量小、运算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

    基于抽象数据模型的海量栅格数据格式转换并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750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41736.9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抽象数据模型的海量栅格数据格式转换并行方法,属于栅格数据格式转换方法领域。本发明的步骤为:借助GDAL库函数解译栅格数据文件,按行划分栅格数据使每块数据量为行数总量除以计算进程数,构建待处理栅格数据块栈表以及数据块处理情况统计表,获取空闲计算进程队列;取出待处理数据块出栈与从空闲计算进程队列中取出的计算进程组合构成操作指令,发送给该计算进程;计算进程接收指令并负责完成该数据块的格式转换操作;计算进程发送的目标数据格式块文件写到框架文件中对应的位置,直到整个框架文件被全部填充。本发明将栅格数据格式转换技术和并行计算技术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数据转换效率,缩短了转换格式耗费的时间。

    基于扫描线法的多边形栅格化并行转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2035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110442351.4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扫描线法的多边形栅格化并行转换方法,属于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其包括输入命令行参数;MPI并行初始化,获取总的进程数和当前进程数,采用对等式并行模式,各进程分别解析命令行参数,分别收集引导符后的参数值,利用OGROpen方法读取矢量数据源,判断是否为0号进程;采用数据并行策略,划分栅格数据集合矢量多边形,然后分发各个进程,每个进程同时进行多边形的栅格化;写栅格数据,各进程分别更新栅格分块,并输出转换后的栅格数据。利用本发明进行大数据量的多边形栅格化的操作,可以得到较高的效率和满意的转换结果,充分提高了高性能服务器的多核/多处理器对多边形栅格化的转换处理速度,极大地缩小了多边形栅格化的转换时间。

    基于OGR的shapefile文件主从式并行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170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10441737.3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地理计算领域,公开了基于OGR的shapefile文件主从式并行写方法。其步骤为:步骤1:输入命令行参数;步骤2:串行的方式创建shapefile目标数据源和图层文件,关闭目标数据源文件;步骤3:打开要处理的shapefile原文件,获取shapefile的各图层及其图形数据量;步骤4:MPI并行初始化,获取进程的编号和数量,并设定主从进程;步骤5:进行数据划分,确定每个从进程处理的shapefile文件中图形的起始FID和终止FID;步骤6:各从进程进入shapefile数据处理。本发明充分利用了计算资源,提高了shapefile文件处理的整体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