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漏液型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538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92027.2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漏液型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极修复方法,包括:将漏液型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进行深度放电后拆解得到废弃磷酸铁锂正极极片、隔膜和废弃石墨负极;将得到的废弃磷酸铁锂极片在碳酸二甲酯中浸泡,去除残留电解液,然后经干燥去除残留碳酸二甲酯,得到干燥后的废旧磷酸铁锂极片;然后经高温退火去除粘结剂和残余有机物;之后进行铝箔和正极粉末的分离,分离后得到废旧磷酸铁锂正极粉末;将废旧磷酸铁锂正极粉末和柠檬酸锂试剂分散到去离子水中,蒸发掉去离子水后得到均匀分散的粉末;将得到的粉末放入炉中煅烧,得到修复后的磷酸铁锂正极。本发明针对的废旧磷酸铁锂正极受损情况严重,修复方案更具有普适性。

    交替饥饿微氧厌氧耦合填料污泥侧流原位减量强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170462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0181414.4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替饥饿微氧厌氧耦合填料污泥侧流原位减量强化工艺,主要包括主流生物处理系统和侧流污泥减量系统,主流生物处理系统包括缺氧池、曝气池和沉淀池,曝气池底部通过管道将消化液泵回缺氧池,沉淀池底部通过管道泵入侧流污泥减量组件;侧流减量系统包括饥饿微氧填料池和厌氧填料池,缺氧池、饥饿微氧填料池、厌氧填料池内均设有旋转单元,侧流减量系统的出口返回连接主流生物系统前端的缺氧池。本发明通过侧流减量系统交替微氧厌氧条件,增加污泥衰减速率和基质释放水解速率;其次,填充的悬浮填料,促进减量功能菌的富集且强化了解偶联代谢,从而增强了减量效率,实现高效减量,有利于推广其实际工程应用。

    一种树脂基介孔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179264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610555717.1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6 B01J20/30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基介孔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技术与水处理应用领域。本发明将线型高分子聚合物与一定量的氯甲基聚苯乙烯或聚氯乙烯混合溶解后掺入纳米颗粒、通过“预混合‑冷结晶致孔‑交联胺化”等步骤制得树脂基介孔纳米复合材料。该纳米复合材料呈球形,孔径为5~40nm;比表面积为50~300m2/g,阴离子交换容量0.5~3.0mmol/g,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30%。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孔结构丰富、结构稳定、合成过程易控制等特点,解决了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孔道易堵塞、孔结构无序、纳米颗粒含量不易调控等不足,能有效地投入工程应用中。

    一种均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46210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560712.8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树脂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线型高分子聚合物与一定比例的氯甲基聚苯乙烯或聚氯乙烯混合溶解后、通过“冷结晶致孔‑原位沉淀固孔‑交联胺化”等步骤制得均孔阴离子交换树脂。本发明制得的均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丰富稳定的均孔结构,比表面积为80~300m2/g:树脂孔直径为1~30nm,孔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半峰宽小于10nm;阴离子交换容量为0.5~3.0mmol/g。本发明所得均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结构稳定、合成过程简便易控制等特点。本发明对于提高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构效调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交替饥饿微氧厌氧耦合填料污泥侧流原位减量强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17046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81414.4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替饥饿微氧厌氧耦合填料污泥侧流原位减量强化工艺,主要包括主流生物处理系统和侧流污泥减量系统,主流生物处理系统包括缺氧池、曝气池和沉淀池,曝气池底部通过管道将消化液泵回缺氧池,沉淀池底部通过管道泵入侧流污泥减量组件;侧流减量系统包括饥饿微氧填料池和厌氧填料池,缺氧池、饥饿微氧填料池、厌氧填料池内均设有旋转单元,侧流减量系统的出口返回连接主流生物系统前端的缺氧池。本发明通过侧流减量系统交替微氧厌氧条件,增加污泥衰减速率和基质释放水解速率;其次,填充的悬浮填料,促进减量功能菌的富集且强化了解偶联代谢,从而增强了减量效率,实现高效减量,有利于推广其实际工程应用。

    一种树脂基介孔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17926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55717.1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基介孔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技术与水处理应用领域。本发明将线型高分子聚合物与一定量的氯甲基聚苯乙烯或聚氯乙烯混合溶解后掺入纳米颗粒、通过“预混合-冷结晶致孔-交联胺化”等步骤制得树脂基介孔纳米复合材料。该纳米复合材料呈球形,孔径为5~40nm;比表面积为50~300m2/g,阴离子交换容量0.5~3.0mmol/g,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30%。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孔结构丰富、结构稳定、合成过程易控制等特点,解决了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孔道易堵塞、孔结构无序、纳米颗粒含量不易调控等不足,能有效地投入工程应用中。

    一种交替饥饿好氧厌氧污泥侧流原位减量强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17046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81011.X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替饥饿好氧厌氧污泥侧流原位减量强化工艺,主要包括主流生物处理系统和侧流污泥减量系统,主流生物处理系统包括缺氧池、曝气池和沉淀池,曝气池底部通过管道将消化液泵回缺氧池,沉淀池底部通过管道泵入侧流污泥减量系统,侧流污泥减量系统包括饥饿好氧侧流池和饥饿厌氧侧流池,侧流污泥减量系统的出口返回连接缺氧池;缺氧池、饥饿厌氧侧流池内各设有旋转器,曝气池、饥饿好氧侧流池内底部均设有多效曝气组件并通过管道与外界的曝气泵连接。本发明通过强化污泥衰减裂解和解偶联代谢,以及加快颗粒性有机物的水解速率,从而增强了减量效率,减少侧流反应器的体积,实现高效减量,推广其实际工程应用。

    一种图形界面自动化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5889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0309279.0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形界面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待测试软件自动生成随机测试用例,并对每个测试软件的功能模块生成操作序列的记录,保存运行截图;根据操作序列的记录计算操作序列之间的相似度,给出操作序列间操作的匹配关系;根据操作序列相似度对操作序列进行聚类;在每个类别中,任选一条序列人为标记对错;在每个类别中,将同类其他序列与标记序列进行图像比对;比对结果一致则可直接判定对错,否则视为待定;若存在待定序列,则返回聚类。本发明运用图像对比算法结合OCR对同类的操作进行图像比对,根据结果判定功能存在缺陷或重复迭代过程。用机器学习、图像比较技术减少人工干预,实现测试的自动化,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

    一种交替饥饿好氧厌氧污泥侧流原位减量强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17046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0181011.X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替饥饿好氧厌氧污泥侧流原位减量强化工艺,主要包括主流生物处理系统和侧流污泥减量系统,主流生物处理系统包括缺氧池、曝气池和沉淀池,曝气池底部通过管道将消化液泵回缺氧池,沉淀池底部通过管道泵入侧流污泥减量系统,侧流污泥减量系统包括饥饿好氧侧流池和饥饿厌氧侧流池,侧流污泥减量系统的出口返回连接缺氧池;缺氧池、饥饿厌氧侧流池内各设有旋转器,曝气池、饥饿好氧侧流池内底部均设有多效曝气组件并通过管道与外界的曝气泵连接。本发明通过强化污泥衰减裂解和解偶联代谢,以及加快颗粒性有机物的水解速率,从而增强了减量效率,减少侧流反应器的体积,实现高效减量,推广其实际工程应用。

    一种均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46210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60712.8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8/32 B01J41/04 B01J41/14 C08F2800/20 C08F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树脂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线型高分子聚合物与一定比例的氯甲基聚苯乙烯或聚氯乙烯混合溶解后、通过“冷结晶致孔‑原位沉淀固孔‑交联胺化”等步骤制得均孔阴离子交换树脂。本发明制得的均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丰富稳定的均孔结构,比表面积为80~300m2/g:树脂孔直径为1~30nm,孔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半峰宽小于10nm;阴离子交换容量为0.5~3.0mmol/g。本发明所得均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结构稳定、合成过程简便易控制等特点。本发明对于提高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构效调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