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融碱电解再生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5846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01990.0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融碱再生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预处理:将废旧锂离子电池机械拆解之后,分离正极材料的混合物,经氩氢气氛还原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2)熔融碱电解:使用氢氧化物混合熔融碱,以步骤1)的预还原的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原料,通过一步电解法制备出高质量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通过预还原处理,降低了废旧锂电池中过渡金属元素价态,增加了过渡金属元素的溶解量,解决了高价态正极材料不溶解的难题,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双氧水和有机酸的使用,降低了回收成本。

    一种氧离子传导型金属-金属氧化物熔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2216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188742.1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氧离子传导的新型电池,以相对不活泼金属(例如铜等)的氧化物为正极,活泼金属(如铁,锌等)为负极,以碱金属氢氧化物熔盐作为电解质。放电过程中正极金属氧化物中的氧离子进入电解质,正极被还原为金属单质,氧离子经电解质传输到负极,与负极金属形成氧化物;充电过程与之相反。因此该电池充放电依靠氧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电解质中迁移实现充放电,正负极金属与氧的结合能差存储电能。该电池的金属材料和电解质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电池制作工艺简单,金属电极回收方便,适合大规模储能。

    一种氧离子传导型金属-金属氧化物熔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221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88742.1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氧离子传导的新型电池,以相对不活泼金属(例如铜等)的氧化物为正极,活泼金属(如铁,锌等)为负极,以碱金属氢氧化物熔盐作为电解质。放电过程中正极金属氧化物中的氧离子进入电解质,正极被还原为金属单质,氧离子经电解质传输到负极,与负极金属形成氧化物;充电过程与之相反。因此该电池充放电依靠氧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电解质中迁移实现充放电,正负极金属与氧的结合能差存储电能。该电池的金属材料和电解质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电池制作工艺简单,金属电极回收方便,适合大规模储能。

    一种两极同温同槽电解钴酸锂和金属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804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0457106.3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张会刚 沈子涵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极同温同槽电解钴酸锂和金属钴的制备方法,以LiOH·H2O、Li2O和CoO作为原料供体,采用电脱氧法制备出钴酸锂和金属钴单质。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本发明首次以CoO作为共同元素供体,通过电解氧化和还原,同时在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上析出钴酸锂和金属钴,工艺简单,能量利用率高。2、相比于高温固相合成法合成钴酸锂,温度大大降低,可有效减少能量损耗。同时,相对于高温固相合成法的调控参数单一,电解法可通过调节物质配比、电解参数和时间等,有效调控产物颗粒尺寸,可控性强。

    一种两极同温同槽电解钴酸锂和金属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804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57106.3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张会刚 沈子涵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H01M4/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极同温同槽电解钴酸锂和金属钴的制备方法,以LiOH·H2O、Li2O和CoO作为原料供体,采用电脱氧法制备出钴酸锂和金属钴单质。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本发明首次以CoO作为共同元素供体,通过电解氧化和还原,同时在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上析出钴酸锂和金属钴,工艺简单,能量利用率高。2、相比于高温固相合成法合成钴酸锂,温度大大降低,可有效减少能量损耗。同时,相对于高温固相合成法的调控参数单一,电解法可通过调节物质配比、电解参数和时间等,有效调控产物颗粒尺寸,可控性强。

    一种可折叠锂离子电池正极的制备新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390549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206200.7

    申请日:2018-1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折叠锂离子电池正极的新工艺。这种可折叠的锂离子全电池的正极(600)是由锰酸锂外壳(650)和可弯折碳纳米管骨架(150)反应形成的一体化的共形电极。可折叠锂离子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步骤:(1)采用水相电驱动离子氧化法在可折叠柔性基底上沉积均匀的羟基氧化锰层;(2)利用熔融锂化过程,在低温度下将羟基氧化锰前驱体放入含锂化合物的熔融体系中,锂化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本发明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无需多余粘结剂和导电剂,可折叠锰酸锂共形正极膜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整个电极在弯曲过程中能够接受大幅度的形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