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弯曲驻波操控粒子沿弯曲轨迹运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4234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710136661.0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造弯曲驻波操控粒子沿弯曲轨迹运动的方法,属于声辐射力应用领域。本发明通过不规则栅格结构生成两束弯曲的半贝塞尔束,调节其无衍射性使其在空间上形成弯曲的驻波场,利用驻波场所形成的势阱的声辐射力,操控粒子沿着驻波的曲线轨迹运动。利用驻波形成的力学势阱来操控粒子,具有操控稳定等优点。相比于传统的使用一对相向的换能器激发驻波场操控粒子的方法,本发明中换能器放置在同一侧,提高了操控粒子的便利性,扩大了粒子的操控范围,同时实现了在自由空间,操控粒子沿曲线轨迹运动,扩展了粒子操控的维度。

    一种构造弯曲驻波操控粒子沿弯曲轨迹运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4234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36661.0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造弯曲驻波操控粒子沿弯曲轨迹运动的方法,属于声辐射力应用领域。本发明通过不规则栅格结构生成两束弯曲的半贝塞尔束,调节其无衍射性使其在空间上形成弯曲的驻波场,利用驻波场所形成的势阱的声辐射力,操控粒子沿着驻波的曲线轨迹运动。利用驻波形成的力学势阱来操控粒子,具有操控稳定等优点。相比于传统的使用一对相向的换能器激发驻波场操控粒子的方法,本发明中换能器放置在同一侧,提高了操控粒子的便利性,扩大了粒子的操控范围,同时实现了在自由空间,操控粒子沿曲线轨迹运动,扩展了粒子操控的维度。

    一种通过不规则栅格结构生成弯曲声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9915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0136681.8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不规则栅格结构生成弯曲声束的方法,属于声场调控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构建不规则栅格结构,分别通过栅格结构的宽度和厚度调控透射波束的宽度和相位,生成弯曲声束,相对于使用其他声学结构和主动控制的方法,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不需要额外的电路,对换能器尺寸亦无要求,具有极大的便利性与可实现性,在调节相位上具有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易于实现的优势。

    一种通过不规则栅格结构生成弯曲声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991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36681.8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不规则栅格结构生成弯曲声束的方法,属于声场调控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构建不规则栅格结构,分别通过栅格结构的宽度和厚度调控透射波束的宽度和相位,生成弯曲声束,相对于使用其他声学结构和主动控制的方法,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不需要额外的电路,对换能器尺寸亦无要求,具有极大的便利性与可实现性,在调节相位上具有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易于实现的优势。

    一种聚焦声透镜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114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816714.4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郭霞生 林洲 章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焦声透镜的设计方法,属于聚焦超声领域。本发明通过在传统聚焦声透镜的声辐射面构建声学人工结构,即在传统聚焦声透镜的声辐射面设置周期性分布的同心环状凹槽结构,并采用有限元模拟计算对凹槽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能够在特定频率范围内抑制声焦点处径向旁瓣的幅度,同时提高声能的聚焦增益。采用本发明的设计方法设计出的声透镜可以应用于聚焦超声成像和聚焦超声治疗领域,相比于现有的声透镜聚焦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径向旁瓣幅度,提高聚焦增益,减小焦点位置的偏移。

    一种聚焦声透镜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1140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510816714.4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郭霞生 林洲 章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焦声透镜的设计方法,属于聚焦超声领域。本发明通过在传统聚焦声透镜的声辐射面构建声学人工结构,即在传统聚焦声透镜的声辐射面设置周期性分布的同心环状凹槽结构,并采用有限元模拟计算对凹槽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能够在特定频率范围内抑制声焦点处径向旁瓣的幅度,同时提高声能的聚焦增益。采用本发明的设计方法设计出的声透镜可以应用于聚焦超声成像和聚焦超声治疗领域,相比于现有的声透镜聚焦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径向旁瓣幅度,提高聚焦增益,减小焦点位置的偏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