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7479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74657.X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22F1/00 , B22F9/24 , B82Y30/00 , B82Y40/00 , C25D1/04 , C25D3/46 , C25D7/04 , G01N21/01 , G01N21/552 ,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根银纳米线的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单根银纳米线的复合结构中,银纳米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毛细管尖端,银纳米线是在包覆于所述毛细管尖端的银纳米结构上生长得到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单根银纳米线与便携基底相连接,方便移动、定位和设备集合,克服了单根银纳米线与基底连接过程中仪器昂贵、操作复杂、稳定性差等问题,极大的方便了后续在光电分析和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4115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09693.0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相纳米颗粒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毛细管作为支撑体,向毛细管中注入交联剂溶液;(2)将毛细管外管壁或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上正电荷物质;(3)将毛细管浸入纳米颗粒的水溶液中,在支撑体的依托下,纳米颗粒在毛细管上自组装得到纳米多孔结构。本发明的纳米多孔结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具有纳米孔径大小可调,方便移动和定位,同时具有拉曼光学活性等优点,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841157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611209693.0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相纳米颗粒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毛细管作为支撑体,向毛细管中注入交联剂溶液;(2)将毛细管外管壁或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上正电荷物质;(3)将毛细管浸入纳米颗粒的水溶液中,在支撑体的依托下,纳米颗粒在毛细管上自组装得到纳米多孔结构。本发明的纳米多孔结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具有纳米孔径大小可调,方便移动和定位,同时具有拉曼光学活性等优点,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8247036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10034975.4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纳米多孔结构,所述纳米多孔结构包括毛细管尖端结合的纳米团,所述纳米团包括球状、片状或刺状的纳米分枝,所述纳米分枝之间形成孔或孔道,所述的金属优选为金、银或铜。其制备方法为使还原剂溶液从毛细管的尖端扩散至金属化合物水溶液中,即可在毛细管尖端原位还原金属制备所述纳米多孔结构。本发明的纳米多孔结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结构形貌可控,方便移动和定位,同时兼具强的拉曼光学活性等优点,在生命分析、器件传感、单分子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47036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34975.4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纳米多孔结构,所述纳米多孔结构包括毛细管尖端结合的纳米团,所述纳米团包括球状、片状或刺状的纳米分枝,所述纳米分枝之间形成孔或孔道,所述的金属优选为金、银或铜。其制备方法为使还原剂溶液从毛细管的尖端扩散至金属化合物水溶液中,即可在毛细管尖端原位还原金属制备所述纳米多孔结构。本发明的纳米多孔结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结构形貌可控,方便移动和定位,同时兼具强的拉曼光学活性等优点,在生命分析、器件传感、单分子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97479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174657.X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22F1/054 , B22F1/062 , B22F9/24 , B82Y30/00 , B82Y40/00 , C25D1/04 , C25D3/46 , C25D7/04 , G01N21/01 , G01N21/552 ,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根银纳米线的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单根银纳米线的复合结构中,银纳米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毛细管尖端,银纳米线是在包覆于所述毛细管尖端的银纳米结构上生长得到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单根银纳米线与便携基底相连接,方便移动、定位和设备集合,克服了单根银纳米线与基底连接过程中仪器昂贵、操作复杂、稳定性差等问题,极大的方便了后续在光电分析和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