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81837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030023.6
申请日:2009-03-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2F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光隔离器的设置方法,双向光隔离器包括起偏器、波片、磁光介质、检偏器四个部件构成,起偏器和检偏器位于光隔离器的两端,波片和磁光介质位于起偏器与检偏器之间,四个部件中心都位于一条直线上;波片的相位延迟和磁光介质满足如下要求,调节波片光轴方向α和起偏器和检偏器两块偏振片夹角φ:使波片对于波长不同的两个信号λ1,λ2相应地分别表现为全波片和半波片时:对于正向的信号,λ1透过而λ2不透;对于反向的信号,λ2透过而λ1不透;构成双向光隔离器或双向稀疏波分复用器(CWDM)。也可构成密集波分复用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768381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231125.6
申请日:2012-07-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微纳结构D形光纤,所述D形光纤为一种横截面形状为字母D型,即光纤一侧为圆形面,光纤另一侧为平面或接近平面,纤芯到光纤圆形面一侧的距离(半径r)为50~200微米,平面到纤芯的距离d为5~15微米;D平面上设有凹凸图案结构,凹凸图案结构是周期0.2~15um、线宽100~1000nm、深度100~400nm的一维阵列或二维网格阵列;该光纤平面一侧有强的消逝场,易受到表面结构特征和材料性质的调控。在D形光纤表面制备微纳结构的工艺,具体为利用纳米压印技术将模板结构转移到D形光纤的平面上,通过被转移的微纳结构与D型光纤平面消逝场相互作用,使光纤内部传输的光受到调制,进而实现光传感、光调致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68381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31125.6
申请日:2012-07-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微纳结构D形光纤,所述D形光纤为一种横截面形状为字母D型,即光纤一侧为圆形面,光纤另一侧为平面或接近平面,纤芯到光纤圆形面一侧的距离(半径r)为50~200微米,平面到纤芯的距离d为5~15微米;D平面上设有凹凸图案结构,凹凸图案结构是周期0.2~15um、线宽100~1000nm、深度100~400nm的一维阵列或二维网格阵列;该光纤平面一侧有强的消逝场,易受到表面结构特征和材料性质的调控。在D形光纤表面制备微纳结构的工艺,具体为利用纳米压印技术将模板结构转移到D形光纤的平面上,通过被转移的微纳结构与D型光纤平面消逝场相互作用,使光纤内部传输的光受到调制,进而实现光传感、光调致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718938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212661.X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色散控制模块和包含上述色散控制模块的波长阻隔器,可以使多种波长的光在空间上线性分布。所述色散控制模块,包括色散棱镜和反射光栅,含多波长成分的平行光经色散棱镜入射到反射光栅表面产生一级衍射,衍射光再一次透过色散棱镜,使得不同波长的衍射光在空间上线性分布。所述波长阻隔器,包含上述色散控制模块,还包括微型准直器、准直镜、波长阻隔模块,微型准直器位于准直镜的焦平面上,含多波长成分的入射光经微型准直器准直后经准直镜整合成平行光,经色散控制模块,使得不同波长的衍射光在空间上线性分布,然后经准直镜进入波长阻隔模块,进行处理。本发明色散的线性度表现非常优异,给其他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制作带来了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1718938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12661.X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色散控制模块和包含上述色散控制模块的波长阻隔器,可以使多种波长的光在空间上线性分布。所述色散控制模块,包括色散棱镜和反射光栅,含多波长成分的平行光经色散棱镜入射到反射光栅表面产生一级衍射,衍射光再一次透过色散棱镜,使得不同波长的衍射光在空间上线性分布。所述波长阻隔器,包含上述色散控制模块,还包括微型准直器、准直镜、波长阻隔模块,微型准直器位于准直镜的焦平面上,含多波长成分的入射光经微型准直器准直后经准直镜整合成平行光,经色散控制模块,使得不同波长的衍射光在空间上线性分布,然后经准直镜进入波长阻隔模块,进行处理。本发明色散的线性度表现非常优异,给其他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制作带来了便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