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衣原体的多肽探针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0119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957415.8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技术和医学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衣原体的多肽探针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多肽探针是一段肽链Ac‑Lys Asn Ser Ser‑x,Ac代表N末端乙酰化,x代表C末端偶联的用比色分析的对硝基苯胺pNA或荧光化合物7‑氨基‑4‑甲基香豆素AMC或生物素荧光素酶底物生物素Luc化合物。发明所述多肽探针可定量检测衣原体质控物,用于活细胞成像或对衣原体蛋白酶的释放或在胞浆定位或在小动物感染模型上实时监测感染中应用。

    一种促进单纯疱疹病毒复制的化合物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55193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610906251.5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制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促进单纯疱疹病毒复制的化合物和应用。本发明发现9种已知化合物能够促进HSV复制过程,包括JQ‑1(PubChem CID 46907787),PFI‑1(PubChem CID 71271629),I‑BET‑762(PubChem CID 46943432),TG101348(PubChem CID 16722836),Quisinostat(PubChem CID 11538455),CUDC‑907(PubChem CID 54575456),CUDC‑101(PubChem CID 24756910),Givinostat(PubChem CID 9804992),HDAC‑42(PubChem CID 6918848)。这些化合物能不同程度地增加病毒感染,可分类为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或BET溴域蛋白,如BRD4蛋白(Genbank accession NP_490597)溴域(bromodomain proteins)抑制剂。它们是具有单独杀伤肿瘤能力的药物,也能与HSV溶瘤病毒联合应用于肿瘤治疗和研究。

    一种检测疼痛评价过程中运动协调性能的方法以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6280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602474.8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疼痛评价过程中运动协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转棒式疲劳仪记录转棒转速并测量实验动物的跌落时间以确定其疼痛程度。本发明通过雌二醇和催产素对雌鼠进行诱导构建痛经模型,利用痛经疼痛使实验动物运动协调性下降或丧失基本参数的变化为特征,用鼠转棒式疲劳仪或类似器具通过跌落时间表征实验动物运动协调性的变化,以此来定量测量实验动物痛经性疼痛的程度,从而对痛经疼痛评价过程中运动协调性能评估。该测定方法敏感度强、重复性高,在相关科研、教学、产品应用、技术开发等领域有广泛用途,也可为治疗痛经新药的开发提供可靠的实验评估。

    一种检测衣原体的多肽探针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0119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957415.8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技术和医学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衣原体的多肽探针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多肽探针是一段肽链Ac‑Lys Asn Ser Ser‑x,Ac代表N末端乙酰化,x代表C末端偶联的用比色分析的对硝基苯胺pNA或荧光化合物7‑氨基‑4‑甲基香豆素AMC或生物素荧光素酶底物生物素Luc化合物。发明所述多肽探针可定量检测衣原体质控物,用于活细胞成像或对衣原体蛋白酶的释放或在胞浆定位或在小动物感染模型上实时监测感染中应用。

    一种鱼腥草水提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070967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10028254.X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腥草水提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从鱼腥草水提液中获得的总多糖具有直接灭活或抑制手足口病病毒即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16(CVA16)复制的活性;且进一步发现抗病毒活性的多糖主要为分子量大于100kDa的多糖。因此,该多糖可以在制备抗手足口病病毒药物中得到应用。作为一种可食用的水生草本植物鱼腥草来源广泛,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提取工艺简单等特点,具有重大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小分子化合物双水杨酸酯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10758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210283.4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双水杨酸酯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体外酶活试验筛选,发现水杨酸类化合物具有直接激活AMPK酶活性的作用,包括 双水杨酸酯(PubChem CID 5161)及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这些化合物均能增加AMPK酶活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化合物可以在动物体内激活AMPK。可以逆转脂肪肝中AMPK活性抑制状态,降低肝脏脂肪堆积,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药物中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