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66508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910032861.7
申请日:2009-06-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K11/32
Abstract: 高空间分辨率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由一根长直圆柱状管子作为主轴管,在主轴管表面上螺旋式均匀缠绕穿过空心软管的光纤;所述光纤是接入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测量仪的分布式的光纤传感器,传感器空间分辨率由主轴的直径以及缠绕光纤的圈数决定,光纤螺旋式分布并使光纤不发生应变从而使采集的数据能如实反映温度情况。本发明采用独特的螺旋缠绕的排布方式,增大单位长度测试段内的传感光纤长度,使得基于BOTDR技术的温度测试空间分辨精度提到数厘米级。
-
公开(公告)号:CN101566508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032861.7
申请日:2009-06-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K11/32
Abstract: 高空间分辨率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由一根长直圆柱状管子作为主轴管,在主轴管表面上螺旋式均匀缠绕穿过空心软管的光纤;所述光纤是接入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测量仪的分布式的光纤传感器,传感器空间分辨率由主轴的直径以及缠绕光纤的圈数决定,光纤螺旋式分布并使光纤不发生应变从而使采集的数据能如实反映温度情况。本发明采用独特的螺旋缠绕的排布方式,增大单位长度测试段内的传感光纤长度,使得基于BOTDR技术的温度测试空间分辨精度提到数厘米级。
-
公开(公告)号:CN1888330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610086083.6
申请日:2006-07-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灌注桩基础分布式光纤传感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光纤对应变的传感特性,将光纤植入灌注桩内,当混凝土凝固或受到外界荷载时将会和其周边混凝土发生同步变形,其发生的应变大小是桩身混凝土的应变值,此传感技术为分布式数据采集,即可得到桩身每一点的应变数据,根据应变结合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桩身面积即可推算出桩身轴力分布,轴力的变化速率就反算出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本次发明为一套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取代传统的钢筋应力计等在静载试验过程中对灌注桩进行检测的方法与分析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888330B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610086083.6
申请日:2006-07-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灌注桩基础分布式光纤传感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光纤对应变的传感特性,将光纤植入灌注桩内,当混凝土凝固或受到外界荷载时将会和其周边混凝土发生同步变形,其发生的应变大小是桩身混凝土的应变值,此传感技术为分布式数据采集,即可得到桩身每一点的应变数据,根据应变结合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桩身面积即可推算出桩身轴力分布,轴力的变化速率就反算出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本发明为一套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取代传统的钢筋应力计等在静载试验过程中对灌注桩进行检测的方法与分析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901418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086060.5
申请日:2006-07-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土质边坡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方法,在边坡坡面,沿边坡走向并行布设若干条专用光缆,至少在靠近坡顶和坡角的位置各布设一条即可;通过在测斜管的外表面对称粘贴两条光纤,借助测量测斜管的应变得到深部土体的变形。通过将各条特殊光缆依次熔接构成传感线路,接至BOTDR,BOTDR通过本地计算机和互联网络与远程计算机相联,构成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系统,通过对测量的应变分布进行积分、求和等运算得到土坡的变形或位移,进而对边坡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和预测。测量系统具有分布式、远程、自动测量、精度较高等特点,适用于土质边坡坡面及深部土体变形或位移的测量及稳定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343738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397789.4
申请日:2013-09-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管桩击入土层的FBG?BOTDA联合传感器检测方法,具体为:在管桩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F?B联合传感器,F?B联合传感器包括FBG传感器和BOTDA传感器,FBG传感器检测监测点在击入过程和接管过程的应变变化规律,以获取监测点动静态数据;同时,BOTDA传感器监测管桩静止状态下桩身应变变化特征,以全面把握桩身应变发展趋势。本发明FBG?BOTDA联合监测既可以精确获取监测点动静态数据又可以全面把握桩身应变发展趋势,既弥补了全分布式传感技术动态监测监测不足又弥补了点式传感器以点概面的误判。特别是随着解调技术的成熟,FBG与BOTDA传感器实现复利用,FBG?BOTDA联合监测技术利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3437383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97789.4
申请日:2013-09-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一种管桩击入土层的FBG-BOTDA联合传感器检测方法,具体为:在管桩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F-B联合传感器,F-B联合传感器包括FBG传感器和BOTDA传感器,FBG传感器检测监测点在击入过程和接管过程的应变变化规律,以获取监测点动静态数据;同时,BOTDA传感器监测管桩静止状态下桩身应变变化特征,以全面把握桩身应变发展趋势。本发明FBG-BOTDA联合监测既可以精确获取监测点动静态数据又可以全面把握桩身应变发展趋势,既弥补了全分布式传感技术动态监测监测不足又弥补了点式传感器以点概面的误判。特别是随着解调技术的成熟,FBG与BOTDA传感器实现复利用,FBG-BOTDA联合监测技术利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900434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086082.1
申请日:2006-07-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个预制桩损伤的分布式光纤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是在待测预制基桩表面布设传感光纤,其应变量和温度的传感均基于布里渊背向散射,在脉冲光的入射端,通过对接受到的布里渊背向散射光功率的测量,完成光纤上各点的布里渊频移的测量和定位功能;其特征是以沉桩过程中预制桩桩身应变分布作为反映基桩损伤性状与损伤程度的基本参量,根据沉桩过程中预制桩桩身应变的布里渊频移与应变及温度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可得待测基桩表面的应变分布和温度分布,进行温度补偿,可得待测基桩表面的应变分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