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质模型的低污染水生态净化效果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45121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30115.5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水质模型的低污染水生态净化效果评估方法,通过小试实验得到各个净化单元针对需要考察水质指标的降解参数;根据选定低污染尾水河道的调查和监测数据,建立该河道的QUAL2K模型,并进行验证;将小试实验参数输入已建立的模型中,运行模型可得尾水河道的出水水质,从而进行不同生态净化技术组合方案的效果预先评估和筛选。该方法利用的水质模型为QUAL2K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宽深比不大的中小型河道污染物迁移转化,而尾水河道一般河长远远大于河宽及河深,污染物在水体中沿横向和垂向较易混合均匀,但纵向变化显著,其主要靠纵向迁移向下游输送,符合一维稳态模型模拟条件。

    一种流域跨界区域水环境风险源风险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2406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048204.2

    申请日:2014-02-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流域跨界区域水环境风险源风险表征方法,用于评估流域跨界区风险源的风险水平。跨界区风险源分为五大类:面源,生产企业,废弃物集中处理场所,化学品储存场所及交通运输。包括五个步骤:首先构建一套跨界区域风险源风险指标体系,五类风险源风险指标体系均包括三个一级指和若干数量不等的二级指标,指标分为三个风险级别: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建立跨界区域风险源信息数据库对所有二级指标进行赋值,将所有二级指标数值标准化至[0,1];后确定指标的模糊权重;接着采用模糊积分方法分别计算风险源的危险性指数,环境介质的自净性指数,风险受体的易损性指数;最后采用模糊积分方法计算风险源风险指数,表征风险源的风险水平。

    一种利用水质模型模拟优选水质改善方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7487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15149.9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质模型模拟优选水质改善方案的方法,属于水污染控制领域。其步骤为:(1)应用QUAL2K模型模拟河流水动力与水质,对模型参数进行校准与验证;(2)在河流岸边采用挺水植物浮床、沉水植物沉床、生物绳三种水处理技术分别处理河水;(3)通过水处理现场实验数据,计算得出挺水植物浮床、沉水植物沉床、生物绳三种水处理技术的降解系数;(4)由挺水植物浮床、沉水植物沉床、生物绳三种技术排列组合为六种水质改善方案,采用现场实验得到的降解系数,通过QUAL2K模型模拟六种不同的水处理技术组合方案;(5)计算各种方案末端出水的负荷削减率,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选取最优组合方案。通过本发明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水质改善方案优化选择的问题,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一种流域跨界区域水环境风险源风险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2406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048204.2

    申请日:2014-02-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流域跨界区域水环境风险源风险表征方法,用于评估流域跨界区风险源的风险水平。跨界区风险源分为五大类:面源,生产企业,废弃物集中处理场所,化学品储存场所及交通运输。包括五个步骤:首先构建一套跨界区域风险源风险指标体系,五类风险源风险指标体系均包括三个一级指和若干数量不等的二级指标,指标分为三个风险级别: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建立跨界区域风险源信息数据库对所有二级指标进行赋值,将所有二级指标数值标准化至[0,1];后确定指标的模糊权重;接着采用模糊积分方法分别计算风险源的危险性指数,环境介质的自净性指数,风险受体的易损性指数;最后采用模糊积分方法计算风险源风险指数,表征风险源的风险水平。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河道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73637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32924.8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河道净化系统,属于农村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利用废弃河道或低洼地近自然型河道构建处理单元,按水流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植物栅沉降单元,人工仿生材料接触氧化单元、垂直流人工湿地单元和浮水植物单元。农村生活污水依次经过以上四个处理单元后最终能够达到水质改善的目的。通过本发明的运用,进入系统的生活污水的CODcr、SS、NH3-N、TN、TP去除率分别可达77.1%,84.1%,70%,68%,58.8%,起到了消减污染负荷,改善水质的效果,为下游河流的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了保障。

    一种优化评估河道污水生态净化方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8335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645160.1

    申请日:2014-11-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6 G06Q10/04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评估河道污水生态净化方案的方法,属于水污染控制领域。其步骤为:(1)应用QUAL2K模型模拟河道水动力与水质,对模型参数进行校准与验证;(2)设计现场实验,采用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四个生态处理单元分别处理河水;(3)通过生态处理现场实验数据,计算得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四个生态处理单元的降解系数;(4)由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四个单元排列组合为24种生态净化方案,采用现场实验得到的降解系数,通过QUAL2K模型模拟24种不同的生态净化方案;(5)计算各种方案末端出水的污染物去除率,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估得到最优生态净化方案。通过本发明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生态净化方案优化选择的问题,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一种净化污染河道的生物绳强化植物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819006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10096071.6

    申请日:2014-03-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化污染河道的生物绳强化植物修复系统,它涉及水体的污染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生物绳对植物修复技术进行强化,组成“植物-微生物”强化净化修复系统,系统上部为挺水植物床,下部为生物绳固定床,挺水植物床和生物绳固定床使用框架相连后固定于河道中。挺水植物床种植美人蕉、鸢尾、菖蒲、旱伞草等,采用真空塑料水面浮床固定于框架上;生物绳固定床采用高性能接触过滤材料-生物绳,将生物绳上下两端固定在框架上,生物绳固定床底部设2-4cm的吸附层,吸附层从上至下为纳米碳微球层、纳米碳管层、吸附网。本发明可以解决流域河网地区河道水体的污染问题,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一种净化污染河道的生物绳强化植物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81900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96071.6

    申请日:2014-03-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化污染河道的生物绳强化植物修复系统,它涉及水体的污染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生物绳对植物修复技术进行强化,组成“植物-微生物”强化净化修复系统,系统上部为挺水植物床,下部为生物绳固定床,挺水植物床和生物绳固定床使用框架相连后固定于河道中。挺水植物床种植美人蕉、鸢尾、菖蒲、旱伞草等,采用真空塑料水面浮床固定于框架上;生物绳固定床采用高性能接触过滤材料-生物绳,将生物绳上下两端固定在框架上,生物绳固定床底部设2-4cm的吸附层,吸附层从上至下为纳米碳微球层、纳米碳管层、吸附网。本发明可以解决流域河网地区河道水体的污染问题,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静脉河道低污染水负荷削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3520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10263375.6

    申请日:2009-12-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静脉河道低污染水负荷削减的方法,属于水处理领域。其步骤为:(1)利用废弃河道或低洼地近自然型河道构建静脉河道,(2)在静脉河道中按水流方向在上游设置生态浮岛与岸边修复带;(3)在静脉河道上游与中游之间设置生态透水坝;(4)在静脉河道中游设置潜没式生态床与生物接触氧化床;(5)在静脉河道中游与下游之间设置生态透水坝;(6)在静脉河道下游设置生态浮岛与岸边修复带。通过本发明的运用,静脉河道中COD、氨氮、总氮和SS的去除率均可达60%以上。最终使静脉河道取得较好的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实现河道功能性、生态性和景观性合一,达到“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效果,为河网地区的水质改善提供保障。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河道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73637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532924.8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河道净化系统,属于农村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利用废弃河道或低洼地近自然型河道构建处理单元,按水流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植物栅沉降单元,人工仿生材料接触氧化单元、垂直流人工湿地单元和浮水植物单元。农村生活污水依次经过以上四个处理单元后最终能够达到水质改善的目的。通过本发明的运用,进入系统的生活污水的CODcr、SS、NH3-N、TN、TP去除率分别可达77.1%,84.1%,70%,68%,58.8%,起到了消减污染负荷,改善水质的效果,为下游河流的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了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