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黎曼距离的矩阵CFAR海面目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851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83371.5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黎曼距离的矩阵CFAR海面目标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各个距离门接收到的回波计算协方差矩阵;根据黎曼距离的定义,计算参考距离门对应的协方差矩阵的黎曼均值矩阵;计算目标对应的协方差矩阵,得到目标协方差矩阵和黎曼均值的黎曼距离;确定检测门限;将目标协方差矩阵和黎曼均值矩阵的黎曼距离与检测门限值进行比较,若目标黎曼距离大于检测门限值,则判定存在目标,反之,则判定为不存在目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基于黎曼距离的检测算法,实现了在现有海杂波背景下,使雷达目标检测更容易,同时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

    基于嵌套多层感知机的数字超表面一对多快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0386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96502.4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嵌套多层感知机的数字超表面一对多快速设计方法,包括在生成网络输入端输入期望的S参数,在输出端输出具有相应电磁特性的超表面设计,相比于传统超表面逆向设计方法,本方法具有计算量小、设计速度较快、对用户专业性要求低的优点,另外,本方法能够利用生成网络输入端输入不同的噪声向量,来找到具有同一S参数的不同超表面结构,实现了一对多的逆向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对生成的多个符合要求的超表面进行二次筛选,从而间接提高了逆向设计的准确率。

    电磁编码超表面单元及其电磁行为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7083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51714.0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结合深度神经网络和极点留数传递函数的编码超材料电磁响应参数化建模方法,通过构建深度神经网络学习传递函数的极点留数和编码超材料几何结构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对电磁响应的快速精确预测。根据该方法所构建的参数化模型,对测试集中超材料表面几何结构预测的极点留数参数值,通过传递函数生成的电磁响应S参数值与超材料电磁响应全波仿真结果高度拟合,精确性和实时性显著优于其他方法。

    一种混合能源供能的通信系统中最优化能量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13746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1266580.3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能源供能的通信系统中最优化能量分配方法,所述通信系统的发射机由电网和可变电池混合供能,所述可变电池由能量收集设备从环境中收集能量来充电,包括如下步骤:使用二分查找法,寻找到最小的电网供能Dmin,同时通信系统的平均吞吐量能够达到指定要求;在每一次查找的电网供能D中,使用在线学习的方法来获得最优的能量分配策略。本发明使得系统可以在尽可能使用最少的电网能量的情况下,系统的平均吞吐量可以达到指定要求。

    基于CE-OFDM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987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810334704.0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E‑OFDM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方法。本发明是在传统的基于OFDM的雷达通信一体化设计方案上提出一种基于CE‑OFDM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方案,在保证有效通信传输速率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OFDM系统峰均比过高的问题。在发射端,比特数据信息经QAM调制和IFFT变换后,通过附加相位调制成为CE‑OFDM信号;在接收端,将信号进行基于反正切的相位解调后即可恢复出发送的OFDM信号。在进行雷达信号处理时,采用基于调制符号序列的新型雷达信号处理方法,解决了该信号自相关性较差的问题,实现了对目标距离的高分辨估计。

    双跳中继系统中无线信息和能量的联合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32254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0692260.9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跳中继系统中无线信息和能量的联合传输方法,源节点S将B比特信息发送给目的节点D,包括如下步骤:(1)源节点发送阶段:源节点S将B比特信息全部发送给中继节点R;源节点S首先根据中继节点R发送的导频信息估计S‑R链路的信道信息γsr,然后根据γsr决定源节点S的发送模式和发送功率;(2)中继节点发送阶段:中继节点R先利用所采集的能量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再将编码后的符号发送给目的节点D。本发明使系统在满足源节点S的功率约束和中继节点R的因果约束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平均吞吐量。

    一种无线能量和数据的联合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0194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72440.4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唐岚 张兴敢 沈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72/0446 H04W52/346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能量和数据的联合传输方法,首先将源节点通过信令信道广播中继节点的发送顺序;源节点先用τ0时间向所有中继节点广播能量;用τl时间向第l个中继发送数据,l=1,…,L。当其中一个中继接收数据时,其余中继机会性地从收到的射频信号中采集能量;在中继发送阶段,中继节点按照发送顺序向目的节点转发从源节点收到的数据,当一个中继在发送数据时,其他中继处于能量采集状态,在每次发送中,中继节点用完全部能量,在完成发送后,中继节点通过信令信道广播“END”,表示本次发送结束;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中继节点无稳定的能量供应,只能从源节点的射频信号中获取能量时,能够获得最大的传输速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