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9455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52863.0

    申请日:2012-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空穴主导发光层由红色有机发光材料和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空穴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电子主导发光层由绿色有机发光材料和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电子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所述蓝色有机发光材料为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本发明通过分别优化所述发光材料在空穴主导发光层和电子主导发光层中的掺杂浓度,使得器件在较低的工作电压下获得了高亮度的白色电致发光,即本发明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降低了器件工作电压的同时,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亮度和热稳定性。

    一种全光纤条件下实现外差测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1413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10002022.8

    申请日:2011-01-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全光纤条件下实现外差测量的方法,包括一个光纤环形器、一个光纤耦光V形槽、一段端面有亚波长金属光栅的光纤和第一、第二两个光功率计,端面有亚波长金属光栅的光纤是实现对该光纤端面不同偏振态入射光的透射率和偏振率的控制的第一全光纤光偏振控制器;入射光到光纤环形器的第一端口,环形器第三端口通过光纤直接连接第二光功率计,入射光通过环形器第一端口至光纤环形器的第二端口和全光纤光偏振控制器的透射光通过一个光纤耦光V形槽耦合入一段光纤到第一光功率计测量光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光纤条件下实现外差测量的方法,设置光路包括一个光纤环形器、一个光纤耦光V形槽、一段端面有亚波长金属光栅的光纤和两个光功率计。

    一种全光纤条件下实现外差测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1413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02022.8

    申请日:2011-01-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全光纤条件下实现外差测量的方法,包括一个光纤环形器、一个光纤耦光V形槽、一段端面有亚波长金属光栅的光纤和第一、第二两个光功率计,端面有亚波长金属光栅的光纤是实现对该光纤端面不同偏振态入射光的透射率和偏振率的控制的第一全光纤光偏振控制器;入射光到光纤环形器的第一端口,环形器第三端口通过光纤直接连接第二光功率计,入射光通过环形器第一端口至光纤环形器的第二端口和全光纤光偏振控制器的透射光通过一个光纤耦光V形槽耦合入一段光纤到第一光功率计测量光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光纤条件下实现外差测量的方法,设置光路包括一个光纤环形器、一个光纤耦光V形槽、一段端面有亚波长金属光栅的光纤和两个光功率计。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9455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552863.0

    申请日:2012-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空穴主导发光层由红色有机发光材料和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空穴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电子主导发光层由绿色有机发光材料和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双掺杂在电子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所述蓝色有机发光材料为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本发明通过分别优化所述发光材料在空穴主导发光层和电子主导发光层中的掺杂浓度,使得器件在较低的工作电压下获得了高亮度的白色电致发光,即本发明提供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降低了器件工作电压的同时,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亮度和热稳定性。

    蓝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6682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81947.8

    申请日:2011-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器件包括:衬底;依次堆叠于衬底表面的阳极、空穴传输层、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缓冲层和阴极;其中,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均包括重量比为(9~12)∶100的式(I)结构的铱配合物和第一或第二有机主体材料。上述铱配合物材料兼具高发光效率和优越的电子传输能力,由此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和电流密度。上述器件设置双发光层,第一发光层以空穴型材料为主体材料,第二发光层以电子型材料为主体材料。第一发光层能够减小空穴在发光区间的积累,第二发光层能够减小电子在发光区间的积累,二者共同作用拓宽器件的发光区间,从而延缓了器件的效率衰减。式(I)。

    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7292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81936.X

    申请日:2011-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器件包括:衬底;依次堆叠于衬底表面的阳极、空穴传输层、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缓冲层和阴极;其中,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均包括重量比为(5~8)∶100的式(I)结构的铱配合物和第一或第二有机主体材料。上述铱配合物材料兼具高发光效率和优越的电子传输能力,由此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和电流密度。上述器件设置双发光层,第一发光层以空穴型材料为主体材料,第二发光层以电子型材料为主体材料。第一发光层能够减小空穴在发光区间的积累,第二发光层能够减小电子在发光区间的积累,二者共同作用拓宽器件的发光区间,从而延缓了器件的效率衰减。

    一种基于光纤端面金属线栅的在线式光偏振控制器及其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96156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110001942.8

    申请日:2011-01-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基于光纤端面金属线栅的在线式光偏振控制器,光纤端面设有金属线栅,金属线栅的周期为0.05-5微米,组成金属线栅是金属膜,金属膜厚为0.01-2微米,占空比x为0<x<1之间的任意值。光纤具有平整的光纤端面,光纤包括单模光纤、多模光纤、保偏光纤。金属线栅制备方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直接法为在平整的光纤端面利用微纳加工技术直接制备金属线栅结构;间接法为先利用微纳加工技术制备非金属结构挡层,利用结构挡层制备金属线栅结构,然后去掉结构挡层。它是通过特定微纳加工技术,在平整的光纤端面制得金属线栅,利用线栅结构实现对透射光或反射光偏振性的控制。

    蓝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6682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10381947.8

    申请日:2011-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器件包括:衬底;依次堆叠于衬底表面的阳极、空穴传输层、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缓冲层和阴极;其中,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均包括重量比为(9~12)∶100的式(I)结构的铱配合物和第一或第二有机主体材料。上述铱配合物材料兼具高发光效率和优越的电子传输能力,由此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和电流密度。上述器件设置双发光层,第一发光层以空穴型材料为主体材料,第二发光层以电子型材料为主体材料。第一发光层能够减小空穴在发光区间的积累,第二发光层能够减小电子在发光区间的积累,二者共同作用拓宽器件的发光区间,从而延缓了器件的效率衰减。式(I)。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