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08315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10735845.9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电源群内外部等效电气距离的配电网孤岛划分方法,在孤岛划分过程中计及分布式电源群内部互联阻抗大小,并借助配电网中联络开关的开闭状态的改变,实现电源群内部互联阻抗的最小化,有效提升了整个电源群的整体供电能力;在负荷融合过程中,首先计算单个负荷相对于整个电源群的等效电气距离,然后按照等效电气距离从小到大顺序进行供电融合,克服了单纯考虑单个电源与单个负荷之间的电气距离的局限,考虑了孤岛范围内多电源对负荷供电的实际功率流动特点,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了孤岛中的线路损耗,实现满足最大负荷需求的供电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492906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736070.7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定制电力服务的主动配电网孤岛划分方法,通过根据不同重要等级的负荷允许供电电压下限和功率需求下限,将不同重要等级的负荷等效为不同重要等级的阻抗,然后以分布式电源为中心,在将重要负荷涵盖在内且电能质量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逐步将部分非重要负荷拓展在内,以实现尽可能扩大供电范围的目的;在拓展过程中,供电范围的变化会导致节点电压的变化和节点功率的变化,通过对节点电压和节点功率的实时校验,确保节点电压和节点功率在允许范围内。本方法能够实现在孤岛划分的过程中同时计及不同类别负荷电能质量和功率需求的动态性能,更好的贴近实际的工程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50831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735845.9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电源群内外部等效电气距离的配电网孤岛划分方法,在孤岛划分过程中计及分布式电源群内部互联阻抗大小,并借助配电网中联络开关的开闭状态的改变,实现电源群内部互联阻抗的最小化,有效提升了整个电源群的整体供电能力;在负荷融合过程中,首先计算单个负荷相对于整个电源群的等效电气距离,然后按照等效电气距离从小到大顺序进行供电融合,克服了单纯考虑单个电源与单个负荷之间的电气距离的局限,考虑了孤岛范围内多电源对负荷供电的实际功率流动特点,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了孤岛中的线路损耗,实现满足最大负荷需求的供电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3590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72507.X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30/0283 , G06F17/11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主体下计及价格波动的综合能源系统实时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立综合能源系统的各主体及其用能模式,并引入奖惩阶梯式碳交易机制约束系统碳排放的模型;S2,以综合能源服务商为领导者、其余各主体为跟随者,建立多主体交易模型;S3,基于优化目标、约束条件和价格波动,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优化调度模型;S4,在MATLAB软件内调用CPLEX工具箱求解经济优化调度模型,获得综合能源系统的实时调度最优策略。本发明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通过设置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能够充分挖掘实时调度下的灵活性需求响应资源,实现各主体利益的均衡和系统的经济、低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90599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21291.2
申请日:2022-11-14
IPC: G06F18/25 , G01K3/00 , G01N33/00 , G06N3/0499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结合FWA‑BP神经网络算法的电缆隧道灭火决策方法,该灭火决策方法所采用的多参量传感器布置在多个点位,每个点位皆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一个CO传感器、一个烟雾传感器,该灭火决策方法的步骤如下:A、采用改进模糊支持度函数将同参量多点位监测数据进行融合,获得温度融合数据、CO浓度融合数据、烟雾融合数据;B、对获得的多参量融合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降噪、创建并训练基于FWA‑BP神经网络算法的多参量数据融合模型,即电缆火灾FWA‑BP神经网络模型;C、输入测试数据验证,输出灭火决策及灭火范围。本发明能够使得火灾报警的误报率很大程度上得到缩减、保证高压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78490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453096.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2J7/00 , H02J3/32 , H02J3/38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6 , G06F113/06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池运行状态的风电场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在风电场出口处并联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至少包括一组成对并联设置的电池组和配套的能量管理系统、以及与该成对电池组串联的变流器;该配置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在电池组分组控制平滑风电功率的场景下,构建包括储能综合成本模型、储能寿命评估模型、储能不平衡度优化模型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确立储能容量和变流器功率的约束条件;并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本发明建立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基于反映不平衡状态的衰减指标构建容量配置优化目标,同时兼顾寿命评估、综合成本等重要因素,该方法配置的储能容量在成本、使用寿命、电池不平衡状态等方面具备有效性和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00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958217.8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CN)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强耦合工业用户基于碳溯源模型的综合需求响应方法,包括:基于构建的工业用户的用能设备模型,根据工业用户梯级能效,对各用能设备供能所造成的碳排放进行排放设备溯源,根据溯源结果构建用户的碳排放交易权配额模型,进而确定实际碳排放模型;根据日运行费用构建外层经济调度模型,并建立电功率平衡约束和热平衡约束条件;基于用户参与阶梯式碳交易模型以及实际碳排放模型,根据用户的削峰目标和削峰约束,构建内层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基于外层经济调度模型和内层综合需求响应模型进行求解,获得强耦合工业用户基于碳溯源的综合需求响应方法最优策略。该方法实现减少碳排放,公网削峰和用户运行成本降低的三赢局面。
-
公开(公告)号:CN11478490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53096.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2J7/00 , H02J3/32 , H02J3/38 , G06F30/27 , G06N3/00 , G06F111/06 , G06F113/06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池运行状态的风电场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在风电场出口处并联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至少包括一组成对并联设置的电池组和配套的能量管理系统、以及与该成对电池组串联的变流器;该配置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在电池组分组控制平滑风电功率的场景下,构建包括储能综合成本模型、储能寿命评估模型、储能不平衡度优化模型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确立储能容量和变流器功率的约束条件;并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本发明建立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基于反映不平衡状态的衰减指标构建容量配置优化目标,同时兼顾寿命评估、综合成本等重要因素,该方法配置的储能容量在成本、使用寿命、电池不平衡状态等方面具备有效性和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6339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321893.1
申请日:2020-11-23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荷密集型城市智慧园区工业用户负荷建模方法,该建模方法步骤为:确立负荷密集型城市智慧园区工业用户用能模式;建立负荷密集型城市智慧园区工业用户用能设备模型;结合负荷密集型城市智慧园区工业用户负荷建模的运行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构建出负荷密集型城市智慧园区工业用户负荷优化运行模型;在MATLAB软件内使用遗传算法求解该优化运行模型,获得负荷密集型城市智慧园区工业用户综合最优策略。该建模方法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能够实现智慧园区内冷、热和电能源之间的高效分配,实现负荷密集型城市智慧园区工业用户的负荷优化运行,为进一步的运行调度提供依据,进而提升智慧园区整体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62849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510946.8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路阻抗检测的直流微网改进下垂控制方法,该改进下垂控制方法在传统的下垂控制器中引入了下垂系数调节模块和电压调节模块,下垂系数调节模块利用线路阻抗检测模块获得的各线路阻抗的准确数值,比较各线路阻抗与设定的基准线路的线路阻抗的差异,进而对原各变换器下垂控制的下垂系数补偿,可克服线路阻抗的影响,实现各分布式电源均等出力;电压调节模块对输出电压做补偿,以抵消传统下垂控制带来的母线电压降落,从而维持系统电压稳定。本发明的改进下垂控制方法无需借助额外硬件设备,仅需检测系统已有的电气量,即可计算出线路阻抗的精确值,解决了传统下垂控制功率精准分配与母线电压维持额定难以协调这一固有矛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