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5539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10283436.7
申请日:2012-08-1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EMS多专业数据全息存储及全景事故反演方法,包含如下内容:a)通过全局版本字典对涉及工业企业能源管控系统的各个专业的模型、人机图形画面和与之对应的测点对象数据进行一体化版本管理,保存所有时间的系统历史模型、图形和数据版本;b)对工业企业能源管控系统的各个专业的实时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保存为时间序列的数据格式存入高速数据库,采用触发式或周期采样方式的存储模式。其是一套用于工业企业能源管控系统的有效的多专业数据的模型、画面、数据的全息存储方法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全景全过程的事故反演方法,可解决大型工业企业缺乏有效的能源事故的反演分析工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85539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83436.7
申请日:2012-08-1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EMS多专业数据全息存储及全景事故反演方法,包含如下内容:a)通过全局版本字典对涉及工业企业能源管控系统的各个专业的模型、人机图形画面和与之对应的测点对象数据进行一体化版本管理,保存所有时间的系统历史模型、图形和数据版本;b)对工业企业能源管控系统的各个专业的实时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保存为时间序列的数据格式存入高速数据库,采用触发式或周期采样方式的存储模式。其是一套用于工业企业能源管控系统的有效的多专业数据的模型、画面、数据的全息存储方法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全景全过程的事故反演方法,可解决大型工业企业缺乏有效的能源事故的反演分析工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15348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611106869.X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属性分组的时序数据压缩方法,将每个测点的数据保存到缓冲区,将时序数据序列划分为时间戳、值、质量码序列;记录时间戳序列起始时间,再将具有相同变化周期的时间戳按序分组,记录每组起始时间戳与本缓冲区起始时间的差值、该组的变化周期以及本组时间戳个数;将浮点数分解成“符号‑指数”位和“尾数位”,将具有相同“符号‑指数”位的浮点数按序分组,记录每个分组的“符号‑指数”位、浮点数个数以及“尾数”位序列;将具有相同质量码值的质量码序列按序分组,记录每个分组的值及个数;将分组数据复制到压缩缓冲区,使用zlib算法对该缓冲区进行无损压缩。此种方法具有压缩率高且速度快的特点,能有效节省存储空间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426411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510733108.6
申请日:2015-10-31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55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访问趋势预测的时间序列数据库缓存管理方法,在常规数据库提供数据访问缓存的基础上,建立时间序列数据库双缓存机制;在常规缓存之外增加一块预测数据缓存,用于预测访问数据的预加载,以便在数据访问之前将其载入内存,加快查询速度。本发明用以实现对时间序列数据库数据缓存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数据缓存命中与系统数据查询效率。系统对于近期访问数据进行分析,并预测数据访问趋势,对预测数据进行加载,提高数据访问速度。此种方法适用于时间序列数据库数据缓存管理,用于提高时间序列数据库数据查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5348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11106869.X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属性分组的时序数据压缩方法,将每个测点的数据保存到缓冲区,将时序数据序列划分为时间戳、值、质量码序列;记录时间戳序列起始时间,再将具有相同变化周期的时间戳按序分组,记录每组起始时间戳与本缓冲区起始时间的差值、该组的变化周期以及本组时间戳个数;将浮点数分解成“符号-指数”位和“尾数位”,将具有相同“符号-指数”位的浮点数按序分组,记录每个分组的“符号-指数”位、浮点数个数以及“尾数”位序列;将具有相同质量码值的质量码序列按序分组,记录每个分组的值及个数;将分组数据复制到压缩缓冲区,使用zlib算法对该缓冲区进行无损压缩。此种方法具有压缩率高且速度快的特点,能有效节省存储空间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243554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410413346.4
申请日:2014-08-2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群系统中的时序库主备机内存同步方法,包括模型数据同步和实时数据同步,主机接收客户端模型数据报文,并通过向备机转发进行模型数据同步;主备机同时接收实时数据报文,生成实时数据块,并赋予相同的实时数据块同样的key,主机向备机发送key进行实时数据同步。此种同步方法适用于在集群系统中主备机之间的内存同步,解决了当发生失败切换时主机内存数据丢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243554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13346.4
申请日:2014-08-2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群系统中的时序库主备机内存同步方法,包括模型数据同步和实时数据同步,主机接收客户端模型数据报文,并通过向备机转发进行模型数据同步;主备机同时接收实时数据报文,生成实时数据块,并赋予相同的实时数据块同样的key,主机向备机发送key进行实时数据同步。此种同步方法适用于在集群系统中主备机之间的内存同步,解决了当发生失败切换时主机内存数据丢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087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122828.3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流技术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卫明 , 徐玲铃 , 王永平 , 车凯 , 王树刚 , 郭涛 , 张俊 , 李凤祁 , 张国华 , 李军 , 何茂慧 , 崔恒丰 , 李乐乐 , 杨帆 , 杨文明 , 冯轩 , 杜晓舟 , 谷相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阀控单元光发射板冗余度提升系统及主动检测故障方法,系统包括阀控单元和第一‑第二晶闸管控制单元组,其中,所述阀控单元具有N组光通道,每一组光通道包含两路光通道;第一、第二晶闸管控制单元组均包含N个晶闸管控制单元,且第一、第二晶闸管控制单元组中对应的两个晶闸管控制单元构成一个换流阀模块,从而第一、第二晶闸管控制单元组共包含N个换流阀模块;N为自然数;还包括N个二分二装置;所述阀控单元中第i组光通道连接至第i个二分二装置的输入端,第i个换流阀模块连接至第i个二分二装置的输出端;其中,i=1,2,…,N。此种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阀控单元光发射板冗余度提升,完善阀控单元与晶闸管控制单元之间的触发通道监视。
-
公开(公告)号:CN10684429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510874982.1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曲线拟合的时序数据处理方法,步骤是:服务端保存每个测点最新数据的时间戳,每收到一条数据,将其时间戳与最新时间戳比对,确定是否存在数据缺失,若缺失则确定数据缺失时间段,选取数据缺失时间段的前一段和后一段的数据作为曲线拟合的样本;根据样本计算拟合曲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参数,确定数值和时间戳的函数关系;计算待拟合数据的存储周期,确定每个待拟合数据的时间戳,再根据二次函数计算每个待拟合数据的值;存储拟合计算得到的各参数。此种数据处理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拟合误差小的特点,并且拟合计算过程在后台进行,不会对查询应用产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2510133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73973.6
申请日:2011-11-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24 , Y04S10/16 , Y04S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设备在线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监测绝缘在线监测设备产生的在线监测数据;根据所述在线监测数据以设定建模方式生成对应的模型文件,将所述模型文件上传至远程监测诊断中心。通过本发明的技术,对绝缘组件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了远程监测诊断中心对主干线路和枢纽变电站设备状态的准确的更为全面的在线监测,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