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6857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587143.3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PLC和RF的台区混合组网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HPLC和RF的传输网络拓扑和传输参数;计算链路寻路因子;基于所述HPLC和RF的传输网络拓扑和传输参数,以及链路寻路因子,根据平均链路寻路因子最小原则规划传输路径;按照所得传输路径进行信息传输。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台区双模异构场域网通信资源分配效率和信息传输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6857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87143.3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PLC和RF的台区混合组网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HPLC和RF的传输网络拓扑和传输参数;计算链路寻路因子;基于所述HPLC和RF的传输网络拓扑和传输参数,以及链路寻路因子,根据平均链路寻路因子最小原则规划传输路径;按照所得传输路径进行信息传输。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台区双模异构场域网通信资源分配效率和信息传输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3524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981417.6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基于II型集中器的台区数据分钟级同频采集方法及系统,台区通过Ⅱ型集中器采集电表数据,所述集中器配置分钟级通信协议,实现对电表数据的分钟级同频采集。本发明扩展了集中器的通信协议,对应配置分钟级采集方案,实现分钟级数据采集,提高了用电信息采集频率,针对原先的实时循环采集机制在分钟级采集任务中可能导致的部分采集数据无法有效采集的问题,设计了新的采集机制,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本发明为对配电网台区深入进行用电特性分析、用电预期评估、用电潜力挖掘、用电需求适应等用电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23524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981417.6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基于II型集中器的台区数据分钟级同频采集方法及系统,台区通过Ⅱ型集中器采集电表数据,所述集中器配置分钟级通信协议,实现对电表数据的分钟级同频采集。本发明扩展了集中器的通信协议,对应配置分钟级采集方案,实现分钟级数据采集,提高了用电信息采集频率,针对原先的实时循环采集机制在分钟级采集任务中可能导致的部分采集数据无法有效采集的问题,设计了新的采集机制,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本发明为对配电网台区深入进行用电特性分析、用电预期评估、用电潜力挖掘、用电需求适应等用电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26508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32835.8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W28/08 , H04W4/30 , H04W72/04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电力物联网的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卸载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电力物联网系统的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的通信模型和能源模型;基于所述通信模型和能源模型,构建功率分配优化模型和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优化模型;其中所述功率分配优化模型以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最小为目标,所述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优化模型以电力物联网系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利用惯性加权粒子群优化方法对所述功率分配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功率分配方案;将所述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优化模型分解为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两个子问题,利用改进的二进制粒子群优化方法对所述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1798655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474131.9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力物联网台区的运行数据分钟级采集方法,智能终端实时采集台区中运行数据,多个采集层级依次通过通信通道相串联,最下层采集层级通过通信通道与智能终端相连接,最上层采集层级通过通信通道与主站系统相连接。本发明在统筹考虑用电数据采集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对电表运行数据需求基础上,并在遵循现有数据采集与传输过程中依据的相关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电力物联网基本架构设计,实现对电力物联网台区的电表、关口表、用户表、表箱监测装置等不同业务智能终端设备数据的统一采集、按需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26108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961959.7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力物联网的边缘物联代理方法,边缘物联代理框架采用微服务分层架构,运用Docker容器技术实现微服务,并提MQTT基础微服务进行框架的通信交互;电力信息采集设备和APP将数据报文按照APP接入微服务device‑mqtt中物模型文件定义的字段和格式发布到MQTT的指定topic,实现APP接入;接入后数据在框架内进行边缘计算处理,经过各微服务层级上送,最终导出到proxy微服务,规定与物联管理平台的MQTT交互协议,实现边缘框架的物联代理功能,贯通整个电力物联网的上下交互,形成统一的边缘物联代理框架。
-
公开(公告)号:CN118413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29299.0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专网恶意流量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将电力专网流量数据的数据包分装得到流集,将流集转化为IDX格式并生成对应的灰度图像;然后建立流量识别网络模型用于根据所述流集和所述灰度图像进行恶意流量识别,得到流量类型的识别结果;流量识别网络模型包括输入层和CBAM模块;在输入层输入所述流集,在CBAM模块输入所述灰度图像;本发明通过在输入层输入流集,在CBAM模块输入灰度图像,CBAM模块可以同时对从流集中提取的初始特征以及流集转化的灰度图像中更好地捕获重要的特征信息,提高流量识别网络模型的性能,提高在非授权频段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8574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103028.X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单相电表相别判断方法,根据电表和关口表历史数据建立模型,用于判别电表所属的关口表及相别;实时判别中,对于各电表每天的数据根据建立的模型判断其所属关口表和相别,然后对多天的结果进行汇总,选择出现天数最多的结果为该用户电表所属关口电表和相别。本发明提出的电表相别判别方法,在判别时采用单日判别再汇总评价的方式确定电表相别,相比一次性对多日数据进行判别相比,减小了计算压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准确率。同时针对数据收集存在不同步以致对电表相位判断结果造成影响的情况,提出了提出使用模拟数据的修正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25175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96821.4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V20/52 , G06V10/82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水线编码与多分支解码的环境智能感知方法、系统及装置,具体涉及环境智能感知技术领域,其包括获取多个传感器监测图像数据;对各传感器监测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处理后的传感器监测图像数据,基于风险认知模型进行识别得到电网工作环境中的多方面风险视觉识别结果;根据电网工作环境中的多方面风险视觉识别结果对应生成多种风险情景的预警信息,并通过通信渠道传送进行反馈。本发明通过流水线编码技术将数据分割成不同的阶段,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吞吐量。同时,利用多分支解码技术,实现对多源数据的并行处理和综合分析,从而使得环境智能感知系统能够更全面、更及时地感知和理解环境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