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1463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27679.0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夏枯草种群分布的方法,属于药用植物资源生态学技术领域。该方法从不同种群夏枯草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不同地区的夏枯草群落特征和土壤特征指标化,得到夏枯草群落特征和土壤特征的具体数据,然后有目标有方向的对不同种群的夏枯草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得出确切的夏枯草种群分布情况。为调查种群的多样性及分布情况提供了方向和理论基础。揭示不同生长环境条件下夏枯草种群的特征,对保护其野生资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914633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410127679.0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夏枯草种群分布的方法,属于药用植物资源生态学技术领域。该方法从不同种群夏枯草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不同地区的夏枯草群落特征和土壤特征指标化,得到夏枯草群落特征和土壤特征的具体数据,然后有目标有方向的对不同种群的夏枯草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得出确切的夏枯草种群分布情况。为调查种群的多样性及分布情况提供了方向和理论基础。揭示不同生长环境条件下夏枯草种群的特征,对保护其野生资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616088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910158657.3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K6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蚂蟥越冬产量的方法。本发明目的在现有蚂蟥养殖基础上提供一种显著提高存活率,促进越冬蚂蟥生长,增加经济效益的养殖方法。与普通越冬相比,采用本发明使蚂蟥越冬后存活率提高8%,产量最高增加约43.99%,同时抗凝血酶含量提高10.73%。本发明在不扩大蚂蟥养殖面积的前提下,提高了蚂蟥养殖的经济效益。与现有蚂蟥养殖技术相比,应用本发明越冬前短期添加6周17β‑E2,60天出冬眠后,不仅可以提高蚂蟥的内在品质,同时每亩最高可增加蚂蟥干重约22.0公斤(以每亩产量50kg计),按目前市场价1000元/kg计,每亩增加经济效益约2.0万元。
-
公开(公告)号:CN11161608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0158657.3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K6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蚂蟥越冬产量的方法。本发明目的在现有蚂蟥养殖基础上提供一种显著提高存活率,促进越冬蚂蟥生长,增加经济效益的养殖方法。与普通越冬相比,采用本发明使蚂蟥越冬后存活率提高8%,产量最高增加约43.99%,同时抗凝血酶含量提高10.73%。本发明在不扩大蚂蟥养殖面积的前提下,提高了蚂蟥养殖的经济效益。与现有蚂蟥养殖技术相比,应用本发明越冬前短期添加6周17β-E2,60天出冬眠后,不仅可以提高蚂蟥的内在品质,同时每亩最高可增加蚂蟥干重约22.0公斤(以每亩产量50kg计),按目前市场价1000元/kg计,每亩增加经济效益约2.0万元。
-
公开(公告)号:CN10687956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255222.1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蚂蟥室内高效养殖的光照处理方法。本发明目的在现有室内养殖方法基础上提供一种显著增加经济效益的养殖方法。采用本发明红光处理方法,蚂蟥干品亩产可比自然光养殖提高约103.9%。本发明在不扩大蚂蟥室内养殖面积的前提下,增加了蚂蟥养殖的经济效益,应用本发明每亩可提高蚂蟥干品亩产约159kg,按目前市场价1000元/kg计,每亩增加经济效益约15.9万元。
-
公开(公告)号:CN102498847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10317155.4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板蓝根优势基原种质的筛选方法,适用于板蓝根良种选育。收集板蓝根种质资源及资源圃建立;对不同种资个体和小群体按单株产量、内在品质、商品性状及生殖生物学特性进行评比,经过连续2年种质繁育与筛选,获得的板蓝根优势基原种质呈现主根长且粗、叶片长而窄,叶色深绿、单株叶片多、单株叶干重及根干重大;种子长且宽、颗粒饱满、千粒重大,经过常规晒干的板蓝根腺苷含量为6.0%~7.5%,醇浸出物含量为25%~33%;大青叶靛玉红含量为0.05%~0.06%,其醇浸出物含量为28%~30%。
-
-
公开(公告)号:CN102405765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20668.3
申请日:2011-08-0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半夏块茎养分与药材品质的丛枝菌根真菌接种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培养基质、丛枝菌根真菌接种量、基质磷养分含量、水分含量和与其它微生物肥料共同作用等因素进行人为调控,有效促进半夏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关系的建立,可显著提高半夏块茎的养分与入药质量。这可作为对于利用微生物肥料解决半夏退化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在中药现代化生产体系中合理利用微生物肥料提高中药材入药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247076C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03112725.8
申请日:2003-01-2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用白菊花长瓣白菊品种的选育方法,适用于药用白菊花品种的选育。在药用白菊花栽培大田中,对自然分化的分化个体和小群体按植株的性状进行单株选育,结合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获得的长瓣白菊新品种,叶片稍皱、绿色,头状花序花头数150~420个、舌状花花瓣数76~131个、颜色本白,管状花花心直径1.3~1.8cm、桔黄色,花香味稍淡,传统蒸晒干燥后菊花总黄酮含量为6.04~6.25%(重量比)、绿原酸含量为0.40~0.42%(重量比),挥发油呈蓝黑色、含量为0.13~0.15%(ml/g)。
-
公开(公告)号:CN106614157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610872252.2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K6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蚂蟥室内人工冬眠方法。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在室内操作简便、存活率高的蚂蟥人工冬眠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蚂蟥存活率可比现有室外自然越冬提高约67%。本发明在基本不减损蚂蟥体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蚂蟥保种率。与现有室外养殖自然越冬保种方法相比,应用本发明一方面可减少蚂蟥种蛭越冬后的死亡数量,另一方面可减少越冬后种蛭体重的下降,不完全统计,每亩可增加蚂蟥干重近4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1000元/kg计,每亩增加经济效益约4万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