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7903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321484.9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公开了水稻OsNhd1基因在提高食味品质中的应用。超表达水稻OsNhd1基因在提高稻米食味品质中的应用,所述的水稻OsNhd1在RAP‑DB数据库编号为Os8g0157600。本发明利用自身启动子内源超表达OsNhd1之后,显著降低了稻米中直链淀粉的含量、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增加稻米胶稠度,进而提升了稻米的食味品质;自身启动子内源超表达OsNhd1之后,不改变总生育期时长、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20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192884.0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2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周期基因OsNhd1的应用。水稻光周期基因OsNhd1在调控水稻生育期、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中的应用;所述的水稻光周期基因OsNhd1在RAP‑DB数据库编号为Os8g0157600。本发明通过基因敲除技术获得OsNhd1的突变植株。并通过田间试验及分析证明该突变植株具有生育期延长,产量提高和氮素利用效率提高的特性。本发明证实OsNhd1不仅直接调控水稻抽穗开花,同时参与水稻的氮同化及转运过程,表明该基因在协同调控生育期及氮素利用效率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水稻品种改良建立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265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53550.9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微效抽穗期基因Ndf1的应用。水稻微效抽穗期基因Ndf1调控水稻生育期、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中的应用。敲除所述的水稻微效抽穗期基因Ndf1能够提前水稻抽穗期、提高产量以及增加氮素利用效率。本发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获得ndf1的突变植株。并通过田间试验及分析证明该突变植株具有微效提前抽穗期,并增加了抽穗期对氮响应的敏感型。ndf1突变体植株的有效分蘖相较于野生型植株显著增多,产量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03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21484.9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公开了水稻OsNhd1基因在提高食味品质中的应用。超表达水稻OsNhd1基因在提高稻米食味品质中的应用,所述的水稻OsNhd1在RAP‑DB数据库编号为Os8g0157600。本发明利用自身启动子内源超表达OsNhd1之后,显著降低了稻米中直链淀粉的含量、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增加稻米胶稠度,进而提升了稻米的食味品质;自身启动子内源超表达OsNhd1之后,不改变总生育期时长、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0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299130.0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Osstp28基因在生产品种明恢63和武运粳7号以及模式水稻日本晴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绿色友好型基因Osstp28在调控明恢63、武运粳7号和日本晴水稻生育期,增产和氮素利用效率提升中应用。本发明发现敲除水稻Osstp28基因在生产品种明恢63、武运粳7和日本晴中能够微调水稻生育期进而达到水稻高产且氮肥高效利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20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192884.0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2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周期基因OsNhd1的应用。水稻光周期基因OsNhd1在调控水稻生育期、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中的应用;所述的水稻光周期基因OsNhd1在RAP‑DB数据库编号为Os8g0157600。本发明通过基因敲除技术获得OsNhd1的突变植株。并通过田间试验及分析证明该突变植株具有生育期延长,产量提高和氮素利用效率提高的特性。本发明证实OsNhd1不仅直接调控水稻抽穗开花,同时参与水稻的氮同化及转运过程,表明该基因在协同调控生育期及氮素利用效率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水稻品种改良建立理论基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