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1444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816458.4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为解决如何进一步提高栽培稻种中杂草稻检测的精度和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大批量栽培稻种中杂草稻混杂的PCR组合引物,所述PCR引物组包括第一次PCR引物和第二次PCR引物,所述第一次PCR引物为XRED68,所述第二次PCR引物为XRED69。本发明还提供PCR引物组在检测栽培稻种中混杂杂草稻中的应用。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和应用,实现了从现有的对栽培稻中混杂杂草稻的10:1精度检测,提升到对栽培稻中混杂杂草稻的1,000,000:1精度检测,从而可用于实际生产中大批量抽检栽培稻种中杂草稻的混杂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113931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50883.2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A01H1/02 , A01G2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基因水稻杂草化基因漂移风险的评估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隔行种植或包围种植的方式混种,分别收获转基因水稻与杂草稻的后代种子,正向漂移检测和筛选幼苗抗性,存活植株再检测抗性基因;反向漂移检测子实中红皮Rc基因。根据抗性基因和Rc基因的检出率,合并计算转基因水稻基因漂移率,评价基因漂移风险。该方法克服了以往仅考虑正向漂移风险忽视反向漂移风险而低估实际漂移风险的弊端,从而可以更准确评估转基因水稻通过花粉介导的基因漂移风险大小,为转基因水稻商业化过程中的环境安全评价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343654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396762.3
申请日:2013-09-0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75 , C07K14/415 , C12N9/1092 , C12N2800/22 , C12Q1/6895 , C12Q2600/13 , C12Q2600/1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草甘膦耐性的基因及其应用。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SEQ ID NO:3或SEQ ID NO:5及其保持抗草甘膦活性的突变基因,以及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2、SEQ ID NO:4或SEQ ID NO:6及其在第280到294位的保守区1、第416到433位的保守区2中氨基酸突变,利用该来自于植物的具有草甘膦耐性的基因及其突变制备抗/耐草甘膦植株,可以明显的显示出抗/耐草甘膦效果,这为培育抗/耐草甘膦除草剂作物提供了新的选择,增加抗/耐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技术的多样性,从而降低了抗/耐除草剂转基因技术的生态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3404536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367156.9
申请日:2013-08-2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生物除草剂及其使用方法,为生物除草剂和有机酸复配应用技术;所述生物除草剂包括了利用孢子、菌丝和代谢物类型;所述有机酸选自草酸、乙酸或甲酸;所述生物除草剂与有机酸的质量比为1:0.02~1:4。本发明复配生物除草剂使用时可将生物除草剂与有机酸一起配置水剂进行喷洒,也可分别进行喷洒。采用本发明复配生物除草剂与有机酸的复配比例,相容性好,有机酸对生物除草剂均具有增效作用,且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278089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492719.1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2600/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败型不育基因PCR检测引物WA7及一种组合引物WA7/RED4。该组合引物WA7/RED4包括WA7正向引物5’-TTTGCCTTATTTTGACCTGTTTGA-3’、WA7反向引物5’-TACTTTCAGGAGGGGAGGCA-3’、RED4正向引物5’-TTACAGGGGAGCAGAAACA-3’和RED4反向引物5’-TCTTCTCCTCTCTTTCAGCAC-3’。采用本发明组合引物WA7/RED4,一次PCR即可有效完成对杂交稻、杂草稻和常规稻的鉴定,简便,快速,准确,易于实现批量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2144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816458.4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为解决如何进一步提高栽培稻种中杂草稻检测的精度和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大批量栽培稻种中杂草稻混杂的PCR组合引物,所述PCR引物组包括第一次PCR引物和第二次PCR引物,所述第一次PCR引物为XRED68,所述第二次PCR引物为XRED69。本发明还提供PCR引物组在检测栽培稻种中混杂杂草稻中的应用。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和应用,实现了从现有的对栽培稻中混杂杂草稻的10:1精度检测,提升到对栽培稻中混杂杂草稻的1,000,000:1精度检测,从而可用于实际生产中大批量抽检栽培稻种中杂草稻的混杂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113931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0050883.2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A01H1/02 , A01G2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基因水稻杂草化基因漂移风险的评估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隔行种植或包围种植的方式混种,分别收获转基因水稻与杂草稻的后代种子,正向漂移检测和筛选幼苗抗性,存活植株再检测抗性基因;反向漂移检测子实中红皮Rc基因。根据抗性基因和Rc基因的检出率,合并计算转基因水稻基因漂移率,评价基因漂移风险。该方法克服了以往仅考虑正向漂移风险忽视反向漂移风险而低估实际漂移风险的弊端,从而可以更准确评估转基因水稻通过花粉介导的基因漂移风险大小,为转基因水稻商业化过程中的环境安全评价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99957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40407.0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方法,通过采用液体生产菌种和运输途中固体发酵的定制式大批量生产生物除草剂颗粒,改进的固体基质配方,双链条旋耕播撒一体机翻耕暴露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下根茎和撒播生物除草剂颗粒同步完成,使生物除草剂颗粒与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下根茎充分接触,并能够充分利用地下土壤的水分迅速萌发侵染,显著提高防效,实现一次处理完全根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效果。具有高效、省工、省力、环保、安全、彻底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76265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510334784.6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除草剂菌克阔的固体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固体颗粒由固体基质、齐整小核菌菌丝团、粘合剂和水为原料制粒所得;所述固体基质、齐整小核菌菌丝团、粘合剂和水的重量比为30:35~55:0.4~12:12~16;所述固体基质选自水稻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棉花秸秆、加拿大一枝黄花秸秆、甘蔗秸秆、大豆秸秆、稻壳、棉籽壳、园林枯枝或锯木屑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粘合剂选自白炭黑或糯米粉。本发明利用液体发酵技术,生产菌丝,耗时缩短至固体发酵的一半以上。将微生物农药活性物菌丝包覆在固体粉末材料中形成颗粒制剂,从而起到延长贮藏期,提高药效,减少使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278089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492719.1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败型不育基因PCR检测引物WA7及一种组合引物WA7/RED4。该组合引物WA7/RED4包括WA7正向引物5’- TTTGCCTTATTTTGACCTGTTTGA-3’、WA7反向引物5’- TACTTTCAGGAGGGGAGGCA -3’、RED4正向引物5’- TTACAGGGGAGCAGAAACA -3’和RED4反向引物5’- TCTTCTCCTCTCTTTCAGCAC -3’。采用本发明组合引物WA7/ RED4,一次PCR即可有效完成对杂交稻、杂草稻和常规稻的鉴定,简便,快速,准确,易于实现批量化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