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2908877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91699.X
申请日:2012-10-1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膜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气液膜接触器及应用其的混合气体分离方法。针对目前气液膜接触器传质效率不稳定,组装困难,造价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气液膜接触器及应用其的混合气体分离方法,利用管壳式长方形框架结构,由中空纤维膜和框架构成。中空纤维膜为管程,走气体,长方形框架为壳程,走液体,可选择性地进行顺流、逆流、错流分离,有效地避免中空纤维分布密度不均匀、壳程流体不均匀等缺点,优于现有的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效率提高20-38%。
-
公开(公告)号:CN102895978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400645.5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01J23/83 , B01J35/10 , C07C209/16 , C07C2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多氨基化合物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催化剂为粒状多孔催化剂,利用沉淀法在钛铝复合多孔载体上负载活性组分NiO、CuO、La2O3和CoO。利用本发明催化剂可将原料有机醇胺和有机胺合成多氨基化合物。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多氨基化合物吸收性能优于目前通用的酸性气体吸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671511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42868.6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膜吸收法分离混合气中酸性气体的节能工艺,采用双路连续循环的分离-再生膜吸收节能工艺分离混合气中酸性气体,第一路吸收剂溶液在分离系统-真空再生系统构成的循环体系内循环,第二路吸收剂溶液同时在分离系统-热再生系统构成的循环体系内循环;混合气在分离系统与吸收剂溶液接触,其中的酸性气体被吸收,净化后的再生气被排出;吸收酸性气体的吸收剂被再生后循环使用。再生气酸性气体纯度大于98%,混合气中酸性气体脱除率大于90%,与现有技术相比总能耗降低10%-35%。
-
公开(公告)号:CN102895985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210381782.9
申请日:2012-10-1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01J27/188 , B01D53/78 , B01D53/50 , B01D53/52 , B01D53/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合成酸性气体吸收剂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沉淀法将Ni、Cu和La的氧化物及磷钨酸负载在多孔SiO2载体上,催化剂质量百分比含量为:NiO10%~35%,CuO1%~5%,La2O31%~10%,磷钨酸 0.01%~1.0%,其余为载体。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合成酸性气体吸收剂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制备过程简单,无需H2还原,合成工艺操作成本低,产品无需提纯分离直接作为酸性气体吸收剂。
-
-
-
-
公开(公告)号:CN11139796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20125.8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式原位高分辨率孔隙水采样装置,包括采集棒、锥形头、软管以及多孔筛;采集棒的一端与锥形头连接,采集棒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组方形凹槽;方形凹槽之间的长度不同,各方形凹槽沿采集棒的侧面周向均匀排布;多孔筛固定设置在方形凹槽的一端,多孔筛的顶部与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软管设置在方形凹槽内,沿方形凹槽的方向设置并伸出采集棒的端部。本发明采用原位采样方法,避免了非原位采样技术不能保留样本完整且测量结果不准确的弊端。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方便携带,易于维护,方法简单易操作,可准确有效采集孔隙水样品。
-
公开(公告)号:CN102908877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210391699.X
申请日:2012-10-1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膜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气液膜接触器及应用其的混合气体分离方法。针对目前气液膜接触器传质效率不稳定,组装困难,造价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气液膜接触器及应用其的混合气体分离方法,利用管壳式长方形框架结构,由中空纤维膜和框架构成。中空纤维膜为管程,走气体,长方形框架为壳程,走液体,可选择性地进行顺流、逆流、错流分离,有效地避免中空纤维分布密度不均匀、壳程流体不均匀等缺点,优于现有的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效率提高20-3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