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93576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10605754.5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5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人工增雨环境效应的定量化测评问题,开展方法探索,为增雨作业效益评估及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依据及方法支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依据人工增雨区的自然地理背景特征,从遥感信息源及人工增雨作业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大气环境监测资料、水环境监测资料中获取人工增雨环境效应的特征数据,并确定测评因子,构成准则层,再依据各测评因子分别选择测评指标,构成指标层;b)根据步骤a)确定的人工增雨环境效应的测评因子及测评指标,构建人工增雨环境效应测评指数模型: ;c)将步骤a)所述的人工增雨环境效应测评因子及测评指标分别赋予权重,并代入步骤b)IAPE中分别测评增雨作业前后环境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3593576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605754.5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5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人工增雨环境效应的定量化测评问题,开展方法探索,为增雨作业效益评估及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依据及方法支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依据人工增雨区的自然地理背景特征,从遥感信息源及人工增雨作业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大气环境监测资料、水环境监测资料中获取人工增雨环境效应的特征数据,并确定测评因子,构成准则层,再依据各测评因子分别选择测评指标,构成指标层;b)根据步骤a)确定的人工增雨环境效应的测评因子及测评指标,构建人工增雨环境效应测评指数模型:;c)将步骤a)所述的人工增雨环境效应测评因子及测评指标分别赋予权重,并代入步骤b)IAPE中分别测评增雨作业前后环境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