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1531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09061.X
申请日:2011-12-12
Applicant: 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工业水处理设备用布水装置差压监测装置,包括在布水装置的上下监测差压位置设有压力传送器与颗粒滤网(3)、导压管(4)和隔离阀(1)、差压监视器(5)并依次连接,压力传送器或压力传感器输出连接差压监视器(5)。布水装置的上下监测差压位置分别是进水处与布水装置的下方。本发明是一种工业差压监测装置,也可通过差压监视器信号送至控制系统和监控显示屏,运行数据实时监控并自动报警。本发明可以有效的监测上部布水装置的上下差压,通过差压判断布水装置是否堵塞,是否需要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02515310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409061.X
申请日:2011-12-12
Applicant: 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工业水处理设备用布水装置差压监测装置,包括在布水装置的上下监测差压位置设有压力传送器与颗粒滤网(3)、导压管(4)和隔离阀(1)、差压监视器(5)并依次连接,压力传送器或压力传感器输出连接差压监视器(5)。布水装置的上下监测差压位置分别是进水处与布水装置的下方。本发明是一种工业差压监测装置,也可通过差压监视器信号送至控制系统和监控显示屏,运行数据实时监控并自动报警。本发明可以有效的监测上部布水装置的上下差压,通过差压判断布水装置是否堵塞,是否需要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03373745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12169.7
申请日:2012-04-17
Applicant: 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00
Abstract: 核电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无阀旁路方法,在核电站的冷凝水系统管路上设置凝结水精处理系统(2)和升压泵(3),在凝结水精处理系统(2)和升压泵(3)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设置一段没有阀门的短管(1),升压泵(3)停止时,冷凝水就不经凝结水精处理系统(2)而自动由无旁路管直接进入热力系统;当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进出水总阀打开,升压泵(3)运行时,冷凝水进入凝结水精处理系统(2)、而不是通过该旁路管进入热力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02521232U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20161923.1
申请日:2012-04-17
Applicant: 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7D5/00
Abstract: 核电站冷凝水系统的无阀旁路装置,包括无阀短管(1)和升压泵(3),无阀短管(1)并联于凝结水精处理系统(2)进出水管道,升压泵(3)串联在凝结水精处理系统(2)的出水管道上。凝结水精处理系统(2)的出水管道与核电系统的热力系统(5)连接。凝结水精处理系统(2)的进水管道与核电系统的凝结水来水(4)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2415219U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20512334.9
申请日:2011-12-12
Applicant: 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工业水处理设备用布水装置差压监测装置,包括在布水装置的上下监测差压位置设有压力传送器与颗粒滤网(3)、导压管(4)和隔离阀(1)、差压监视器(5)并依次连接,压力传送器或压力传感器输出连接差压监视器(5)。布水装置的上下监测差压位置分别是进水处与布水装置的下方。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工业差压监测装置,也可通过差压监视器信号送至控制系统和监控显示屏,运行数据实时监控并自动报警。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监测上部布水装置的上下差压,通过差压判断布水装置是否堵塞,是否需要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202054632U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20167793.8
申请日:2011-05-24
Applicant: 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2F1/00
Abstract: 一种配水装置用配水板,包括一大一小二块弓形板、大和小的二块弓形平板分别是超过和小于半圆面积的弓形平板,二块弓形平板中间设有嵌入板,二块弓形平板和嵌入板拼构成一圆形板,并固定在配水装置筒体内壁,所述嵌入板在长度方向截成二块;弓形板(1)和弓形板(4)直接焊接在配水装置筒体上,截成的二块嵌入板(2、3)在截处先通过固定螺栓、密封垫片及点焊在嵌入板上的固定螺母进行固定密封配装;再通过紧固件与二块弓形平板进行配装。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筒体流速100~150m/h高速离子交换器,增大高速离子交换器的处理流量,提高高速离子交换器的周期制水量,可达到节能、节水、减排、环保的目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