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hydrophyllodulcin在制备抗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48143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910003289.5

    申请日:2019-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Dehydrophyllodulcin(DPL)用于制备抗肿瘤转移药物的新用途。体外实验发现,DPL能明显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迁移,侵袭和粘附。体内实验显示,DPL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小鼠黑色素瘤肝转移能力,减少黑色素瘤转移灶的形成和数量,降低血清和肝组织炎性因子的表达。因而DPL可用于制备治疗抗肿瘤转移的药物。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3388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910183285.6

    申请日:2009-07-30

    Abstract: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它是由地骨皮,鬼箭羽,黄连和山茱萸四味药按一定重量配比所制成,其制备方法是秤取全方药材,按药材量的5倍量水,煎煮,过滤,滤液留用,药渣再加5倍量水,再煎煮,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后进行减压浓缩,将浓缩液上大孔树脂柱富集,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浓缩至含3g生药/ml,得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该中药复方是以“三热”为标,气阴两虚,肝肾亏虚为本,二者互为因果的中医药理论,形成以“三热论”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经药理试验,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血糖值,中、高剂量组能极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血糖值。

    一种灵芝酸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68257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237569.9

    申请日:2016-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酸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以灵芝酸A为模板分子,以氯仿为致孔剂,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制备灵芝酸A分子印迹聚合物。本发明所述方法所获得的灵芝酸A分子印迹聚合物选择性强,当用于定向分离灵芝中灵芝酸A时,只有灵芝酸A及与其结构高度相似的灵芝酸C2可以进入印迹聚合物的孔穴中,对灵芝酸A和灵芝酸C2选择吸附性强,其他化合物吸附极少,分离效果显著,且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单,有机溶剂消耗少,成本低,更环保,易于实施,具有选择性强、吸附量大、纯度高等优点。

    一种基于电子舌与GC-MS技术鉴别潞党参道地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89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29659.5

    申请日:2023-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舌与GC‑MS技术鉴别潞党参道地性的方法,本发明通过电子舌技术对不同商品的党参(潞党、白条党、台党、纹党、刀党、条党)溶液的滋味进行评价,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方法对不同商品的党参进行电子舌数据的分析,发现通过电子舌滋味的鉴别,可以将潞党参与其他不同商品的党参药材进行很好地区分。通过GC‑MS对潞党参和其它商品党参的初生代谢组学差异研究,共鉴定识别出了35个代谢产物,对结果进行了PCA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找到了各党参中的17种差异代谢物。分析同基原的潞党与白条党、台党,共找出5种差异代谢产物。本发明可为鉴别潞党参药材的道地性提供高效、客观的分析方法。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3388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910183285.6

    申请日:2009-07-30

    Abstract: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它是由地骨皮,鬼箭羽,黄连和山茱萸四味药按一定重量配比所制成,其制备方法是秤取全方药材,按药材量的5倍量水,煎煮,过滤,滤液留用,药渣再加5倍量水,再煎煮,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后进行减压浓缩,将浓缩液上大孔树脂柱富集,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浓缩至含3g生药/ml,得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该中药复方是以“三热”为标,气阴两虚,肝肾亏虚为本,二者互为因果的中医药理论,形成以“三热论”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经药理试验,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血糖值,中、高剂量组能极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血糖值。

    一种电子舌、电子鼻结合UPLC-QTOF-MS鉴别白首乌基原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90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85318.9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舌、电子鼻结合UPLC‑QTOF‑MS鉴别白首乌基原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区分三种基原的白首乌。本发明采用的电子舌和电子鼻技术可以用于区分白首乌基原,苦味、鲜味、丰富性,电子鼻的W1W和W2W传感器可区别耳叶牛皮消、戟叶牛皮消、隔山牛皮消中的应用。UPLC‑QTOF‑MS的PCA显示白首乌三种基原存在差异,OPLS‑DA模型有助于进一步区分基原。在POS和NEG模式下分别筛选得到了158个和41个特征变量作为候选差异化合物,通过数据库比对鉴定出了其中29个和14个,其中Cynsaccatol M、Cynsaccatol N、Bungeiside A、Wilfoside A、2‑O‑β‑laminaribiosyl‑4‑hydroxyacetophenone、Bungeiside C、Bungeiside D和Cynwilforone C在三种白首乌中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作为潜在化合物区分白首乌三种药材基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