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百合花珠光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5655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76945.5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针对可用于开发色彩丰富的珠光颜料的合成着色剂数量有限,同时满足新一代消费群体对彩妆产品功效性和安全性的需求,顺应循环经济和绿色护肤的发展趋势。利用橙色的百合花全粉粉末,本专利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百合花珠光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配比1:1称取百合花粉(D50:1~10μm)和珠光颜料(D50:10~60μm),按固含量16.7%室温下搅拌加入10%PVA溶液中,过5号筛后进行喷雾干燥,工艺参数:温度:200℃,蠕动泵:15 r/min通针:2s/次。实验证明百合花珠光着色剂具有显著抗氧化功效,且发挥作用的成分为总糖、多酚、总黄酮和总皂苷。制得的百合花珠光着色剂,其呈橘色带珠光效果,适合于添加入粉饼、粉底液、散粉、妆前乳等底妆系列的彩妆用品之中。

    一种复合磷脂传递体及其在制备经皮给药制剂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99807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21019.6

    申请日:2017-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磷脂传递体,其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组分:表面活性剂0.5~5份,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1~10份,氢化大豆磷脂1~10份;其中表面活性剂选自胆酸钠、脱氧胆酸钠、吐温、司盘;其中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氢化大豆磷脂质量比为1:1~6:1;所述复合磷脂传递体可采用任何制备脂质体的方法制备。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磷脂传递体,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大豆磷脂和蛋磷脂的传递体相比,在确保变形性的同时显著提高存放稳定性。用此传递体技术应用于经皮给药制剂,可以有效解决药物泄露和制剂稳定性差的问题。

    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251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44145.7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包括:选用外翻肠囊模型建立药物吸收仿生系统(DASS),与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RTCA)系统联合,形成DASS‑RTCA系统;通过RTCA实时监测多浓度梯度的中药复方制剂肠吸收液对不同细胞的作用,形成以细胞指数‑时间的TCRPs图,筛选到中药复方制剂肠吸收液对其具有浓度依赖性的特定细胞,以及确定中药复方制剂肠吸收液的浓度范围;利用筛选的特定细胞株和浓度范围对不同批次的中药复方制剂进行试验,得到样品溶液作用于特定细胞株后产生的TCRPs图,将各批次样品曲线数据导入绘图软件中,根据多批次样品曲线数据拟合生成平均趋势图;最后结合雷达图和/或聚类分析的分析方法,得到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

    一种具有高度变形性的复合磷脂传递体及其在制备经皮给药制剂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49477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56946.4

    申请日:2013-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显著提高变形性的复合磷脂传递体,其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组分:表面活性剂0.5~5份,二棕榈酰磷酸胆碱1~10份,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1~10份;其中表面活性剂选自胆酸钠、脱氧胆酸钠、吐温、司盘;二棕榈酰磷酸胆碱: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1:1~1:6(摩尔比);其可采用任何制备脂质体的方法制备。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磷脂传递体,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大豆磷脂和蛋磷脂的传递体,变形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载体的稳定性也显著提高,最终显著提高了所包封药物通过皮肤屏障的能力,即提高了经皮渗透效果。用此传递体技术应用于经皮给药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药物通过角质层的能力,有望显著提高药效。

    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47839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34725.1

    申请日:2009-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含有三七总皂苷8~10重量份,丹参酮1~2重量份,丹参酮包覆于三七总皂苷的粉粒表面或以泊洛沙姆188为载体分散附着在三七总皂苷粒子表面。将三七总皂苷溶于水,喷雾干燥成三七总皂苷粒子;将丹参酮溶解于溶剂环己烷,与三七总皂苷粒子混合,搅拌下挥发掉环己烷,制得包覆型复合干粉吸入剂;或用1~3重量份的泊洛沙姆188在50℃温度下熔融并与丹参酮混合,然后与三七总皂苷水溶液混合,喷雾干燥得混合型中药三七总皂苷一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本吸入剂用于吸入用药过程中,三七总皂苷和丹参酮两有效成分可同时到达人体的肺泡部位,协同治疗,不会在吸入过程中发生分离的现象。

    一种能够提高水溶性成分皮肤递送效果的脂质体及其组合物以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346025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69381.1

    申请日:2020-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提高水溶性成分皮肤递送效果的脂质体,原料包括磷脂、神经酰胺,其中磷脂为大豆磷脂或/和氢化大豆磷脂。磷脂与神经酰胺重量比为10:1~3:1,最优选3:1;磷脂优选方案为重量比20:1~1:1的大豆磷脂、氢化大豆磷脂混合物,最优选5:1;原料还可包括冻干保护剂。本发明还提供含有灵芝水提物的脂质体,灵芝水提物中多糖含量不低于0.10mg/mL,多糖和多肽重量比10:1~1:10,最优选多糖含量不低于0.30mg/mL,多糖和多肽重量比1:10。通过加入神经酰胺这一关键角质脂质成分提高水溶性成分,包括灵芝多糖水提物的入皮效果,从而显著提升功效物质的抗衰老效果,其机制为通过复合磷脂技术与神经酰胺脂质体融合成均一相,这项发明为灵芝水提物等水溶性功效物质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关键技术。

    一种角蛋白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及其在外用制剂及化妆品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776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42080.9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目前仍主要依赖于离体动物皮肤,猪耳皮虽然公认模拟人皮效果好,但成本较高,其他动物皮肤虽然成本相对较低但模拟人皮效果不佳。此外,应用动物皮肤存在伦理学问题。人工皮肤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真实皮肤的脂质屏障功能,但拟合度还不够理想,尤其是难以满足不同性质成分透皮吸收评价的需要。有鉴于此,本发明在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发明专利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角蛋白脂质体构建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在脂质通道的基础上增加了水性通道,实验证明其与猪耳皮的模拟效果更好,优于市售膜和不加角蛋白的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可用于评价不同性质活性成分透皮吸收行为。将该膜与嵌套装置结合制成不需要使用Franz扩散池即可开展透皮吸收行为评价的装置,简便易行,为外用制剂、化妆品的研发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一种具有皮内深度递送效果的神经酰胺脂质体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6800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67998.8

    申请日:2021-07-07

    Inventor: 陈军 董洁 高洁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溶性大分子活性成分皮内递送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能皮内深度递送的神经酰胺脂质体,包括大豆卵磷脂4~12份,胆固醇0.5~2份,神经酰胺3 0.5~2份(W/W),大豆磷脂:神经酰胺3优选12:1~3:1,更优选6:1,最优选大豆卵磷脂:胆固醇:神经酰胺3=24:3:4。还提供上述神经酰胺脂质体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如包含上述神经酰胺脂质体1~10份,灵芝水提物0.1~1份的灵芝‑神经酰胺脂质体,优选方案为神经酰胺脂质体:灵芝水提物=6:0.5。与现有技术中普通脂质体相比,本发明可显著提高水溶性大分子的皮内滞留量和皮内递送深度,将其应用于化妆品具有优异的促进皮肤损伤修复的功效。此神经酰胺脂质体技术有望推动水溶性大分子活性成分在化妆品领域的有效应用。

    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47839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910034725.1

    申请日:2009-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含有三七总皂苷8~10重量份,丹参酮1~2重量份,丹参酮包覆于三七总皂苷的粉粒表面或以泊洛沙姆188为载体分散附着在三七总皂苷粒子表面。将三七总皂苷溶于水,喷雾干燥成三七总皂苷粒子;将丹参酮溶解于溶剂环己烷,与三七总皂苷粒子混合,搅拌下挥发掉环己烷,制得包覆型复合干粉吸入剂;或用1~3重量份的泊洛沙姆188在50℃温度下熔融并与丹参酮混合,然后与三七总皂苷水溶液混合,喷雾干燥得混合型中药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本吸入剂用于吸入用药过程中,三七总皂苷和丹参酮两有效成分可同时到达人体的肺泡部位,协同治疗,不会在吸入过程中发生分离的现象。

    一种角蛋白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及其在外用制剂及化妆品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7767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0142080.9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目前仍主要依赖于离体动物皮肤,猪耳皮虽然公认模拟人皮效果好,但成本较高,其他动物皮肤虽然成本相对较低但模拟人皮效果不佳。此外,应用动物皮肤存在伦理学问题。人工皮肤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真实皮肤的脂质屏障功能,但拟合度还不够理想,尤其是难以满足不同性质成分透皮吸收评价的需要。有鉴于此,本发明在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发明专利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角蛋白脂质体构建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在脂质通道的基础上增加了水性通道,实验证明其与猪耳皮的模拟效果更好,优于市售膜和不加角蛋白的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可用于评价不同性质活性成分透皮吸收行为。将该膜与嵌套装置结合制成不需要使用Franz扩散池即可开展透皮吸收行为评价的装置,简便易行,为外用制剂、化妆品的研发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