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506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53290.6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杰 , 王玉龙 , 李伟东 , 王国财 , 胡兵 , 刘振宇 , 刘玉和 , 孙晓虎 , 张雷 , 冯川 , 刘立丰 , 孟鹏飞 , 陈国强 , 王耀辉 , 王维 , 郝强 , 徐浩 , 郭孝琛 , 伏明 , 涂辉 , 王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横移设备及方法,涉及带式输送机横移的领域。该横移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的行走装置和至少一个移设单元,行走装置用于使横移设备沿输送方向往返行走;移设单元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的连接装置、升降装置和推拉装置,连接装置能够沿输送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导轨;升降装置用于将中间输送部升高预设高度或降至地面;推拉装置用于将位于预设高度的中间输送部横移预设距离,预设高度和预设距离均小于导轨的弯曲挠度。该横移设备,在行走过程中,其移设单元通过导轨连续地对中间输送部进行横移,移设效率高,而且可以将设备沿输送方向设置得比较短,此外,在横移过程中,带式输送机还能够继续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49258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10933.4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玉龙 , 刘杰 , 李伟东 , 汪义龙 , 王国财 , 刘玉和 , 孙晓虎 , 张雷 , 冯川 , 刘立丰 , 孟鹏飞 , 陈国强 , 王耀辉 , 王维 , 郝强 , 徐浩 , 郭孝琛 , 杨卿 , 李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横向迈步移动装置、方法及带式输送机,涉及带式输送机横向移动的技术领域。该移动装置,包括轨道、升降组件和横移组件,升降组件沿竖直方向长度可变,升降组件连接于轨道和中间部之间,且能够沿轨道运动以及提起轨道;横移组件与竖直方向成角度地铰接于轨道和中间部之间,且沿横向长度可变。该移动装置,通过升降组件和横移组件配合,使中间部和轨道迈步行走,实现了中间部的横向移动,不但移设时间大大缩短、移设效率大大提高,而且需要的工作人员少、劳动强度也低,降低了工作人员负担。此外,该装置可以直接加装于现有带式输送机的中间部,无需重新设计中间部的中部机架,适用范围广、投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76164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70253.6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华能新锐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V20/52 , G06V10/10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监控领域,其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破碎作业监控方法及其系统,其通过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监控技术,将原煤破碎作业后的图像进行去粉尘处理后提取出其在高维特征空间中的多尺度隐含特征分布信息,并基于多尺度的原煤破碎图像特征之间的差异性特征来表示破碎作业后的原煤的破碎效果特征。进一步地,基于全局的差异性特征分布来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小块原煤尺寸不一的大块原煤,进而进行所述原煤破碎效果的智能监控。这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于所述原煤的破碎效果进行实时监控,以在原煤破碎效果不满足预定标准时进行破碎控制,提高原煤破碎作业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2027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89669.0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斗轮损伤判定方法及其系统,其通过作为过滤器的第一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预定时间段内多个预定时间点的斗齿监控图像在高维特征空间中的局部隐含特征;然后,利用每两个斗齿监控图像的隐含特征差分相似性来对于斗齿表面是否存在损伤进行判定。这样,可以对于斗齿表面是否存在损伤进行准确地判定,进而能够及时有效地对于表面有损伤的斗齿进行维修更换,以保证挖掘机的正常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583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194861.9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仪的自动排土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其首先从由激光扫描仪采集的排土带的三维模型获得多项统计参数并将其通过序列编码器以得到统计特征向量,接着,将所述排土带的三维模型通过图像编码器以得到模型特征向量,然后,基于所述统计特征向量,对所述模型特征向量的编码进行优化以得到优化模型状态矩阵,最后,将所述优化模型状态矩阵通过分类器以得到用于表示排土机的受料臂的回转角度应增大或应减小的分类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远程、智能的操作排土机这类大型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620270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11189669.0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20/60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74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斗轮损伤判定方法及其系统,其通过作为过滤器的第一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预定时间段内多个预定时间点的斗齿监控图像在高维特征空间中的局部隐含特征;然后,利用每两个斗齿监控图像的隐含特征差分相似性来对于斗齿表面是否存在损伤进行判定。这样,可以对于斗齿表面是否存在损伤进行准确地判定,进而能够及时有效地对于表面有损伤的斗齿进行维修更换,以保证挖掘机的正常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29442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12722.5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防尘散热装置,包括防尘散热单元,包括调节散热组件、设置于调节散热组件一侧的驱动组件,以及对称设置于调节散热组件两侧的调节除尘组件;固定降温单元,包括降温组件、设置于降温组件顶部的固定组件、设置于降温组件顶部的两组卡接组件,以及设置于降温组件顶部的检修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防尘散热单元和固定降温单元相配合,避免工作过程中拆卸导致工作人员受伤,减少消耗的同时又满足散热和除尘的需要,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更便于拆卸检修,保障检修时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增加了工作效率,减缓了机器设备老化的速度,便于清理散热过程中收集的灰尘,大大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3352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78367.6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连续系统设备检修管理系统,包括:上位机、故障报停终端;故障报停终端包括:固定外壳、固定座、显示面板、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外壳的侧面,显示面板镶嵌设置在固定外壳的面上,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均固定设置在固定外壳的内部,处理器连接无线通信模块,处理器控制连接显示面板,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连接上位机;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检修信息,处理器包括报修模块、故障模块、周期设定模块、检修项目模块;采用本方案对半连续系统进行优化,对现采取的检修管理流程进行总结,采用预防性检修、非计划停机时间检修、计划停机时间检修、设备可靠性管理、故障分类处理相结合的检修管理模式进行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69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27000.3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华能新锐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露天矿电铲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其通过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对障碍物目标区域进行特征提取来挖掘出障碍物目标区域中的深层次语义特征,以提高对障碍物的具体的类型和特性的识别精度;进一步通过对障碍物类型和障碍物的相对位置进行联合编码分析,来实现对障碍物类型及其与电铲间距离关系的深度理解,以得到能够综合反映障碍物类型和距离信息的交互编码特征,并基于所述交互编码特征,来确定是否生成紧急制动指令。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了障碍物的检测精度,进而实现了对障碍物更精确、更智能的识别与响应,大大提高了露天矿电铲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00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27001.8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华能新锐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露天煤矿挖掘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获取光谱传感器和摄像头采集的煤堆表面状态图像和煤堆光谱图像集合,并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对两者分别进行特征提取以捕捉煤堆的外在形态特征和内在属性特征,以得到煤堆的表面状态特征和光谱特征表示,进一步通过对表面状态特征和光谱特征进行多模态综合分析以挖掘出两者之间的本质关联特征表示,并基于此准确判断煤堆的类型。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对煤堆的精准识别,从而智能化地生成挖掘任务指令,提高了挖掘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