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73506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911398356.4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硅‑有机硅共聚耐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一种用无机硅‑有机硅共聚耐温隔热涂料,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硅酸酯预聚物:无水乙醇6.0~7.0份、异丙醇2.0~3.0份、硅酸乙酯‑40 20.0~25.0份、去离子水1.0~1.5份、质量分数为35%的盐酸0.1~0.3份和氧化锌0.3~0.5份;在硅酸酯预聚物中加入2.5~4.0份硅烷偶联剂并加热反应制备硅烷改性硅酸酯预聚物,再加入12.0~20.0份有机硅聚合物,制得无机硅‑有机硅共聚物;继续加入硅烷偶联剂1.5~3.0份、碳纤维0.3~0.6份、浮型铝粉2.0~4.0份、中空玻璃微珠:30.0~40.0份、玻璃鳞片5.0~6.0份、石棉纤维粉:3.0~4.0份、低熔点玻璃粉:4.0~5.0份,制成耐温隔热涂料;中空玻璃微珠与玻璃鳞片为复合隔热填料。制备的耐温隔热涂料用于供热管道,提高供热管道的耐温隔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07350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98356.4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硅-有机硅共聚耐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一种用无机硅-有机硅共聚耐温隔热涂料,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硅酸酯预聚物:无水乙醇6.0~7.0份、异丙醇2.0~3.0份、硅酸乙酯-40 20.0~25.0份、去离子水1.0~1.5份、质量分数为35%的盐酸0.1~0.3份和氧化锌0.3~0.5份;在硅酸酯预聚物中加入2.5~4.0份硅烷偶联剂并加热反应制备硅烷改性硅酸酯预聚物,再加入12.0~20.0份有机硅聚合物,制得无机硅-有机硅共聚物;继续加入硅烷偶联剂1.5~3.0份、碳纤维0.3~0.6份、浮型铝粉2.0~4.0份、中空玻璃微珠:30.0~40.0份、玻璃鳞片5.0~6.0份、石棉纤维粉:3.0~4.0份、低熔点玻璃粉:4.0~5.0份,制成耐温隔热涂料;中空玻璃微珠与玻璃鳞片为复合隔热填料。制备的耐温隔热涂料用于供热管道,提高供热管道的耐温隔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6779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12388.1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F35/83 , B01F35/22 , B01F35/221 , B01F2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燃机燃气掺氢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天然气管道、氢气管道、混合气管道和混合器,所述天然气管道和氢气管道通过混合器混流后连接至混合气管道;所述天然气管道上设有色谱分析仪和第一燃料计量阀;所述氢气管道上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二温度变送器、第二燃料计量阀;所述混合气管道上设有氢气浓度变送器、沃泊指数分析仪;根据预设掺氢比和实测流量值快速计算燃料计量阀初步开度,然后判断实测流量比是否等于目标流量比,继而进行调节,最终使得天然气和氢气实测流量等于掺氢比目标流量;再根据实际实测管道中氢气浓度及气体的沃泊指数,计算相应的变化率,使得燃料中氢气浓度、沃泊指数两个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3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90135.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钒液流电解液罐副产氢检测装置和置换装置,一种全钒液流电解液罐副产氢检测装置,电解液罐的顶部为椭圆形封头,封头中心上端设置集聚包,集聚包的截面积小于封头长径所在截面面积的1/4,集聚包的体积小于封头,集聚包内设有对氢气浓度进行检测的氢气浓度检测器,集聚包连接有排气放空管,排气放空管上设有排气阀门。可以实时检测电解液罐内的氢气含量,并在氢气浓度达到安全上限时,启动氮气置换系统,对罐内的氢气进行置换,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3666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62977.1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IPC: F24D18/00 , F24D19/10 , F24D101/10
Abstract: 一种新型含熔盐储热供热系统,包括熔盐加热储热一体装置和热网加热器,熔盐加热储热一体装置通过控制,控制熔盐加热器入口蒸汽关断阀(9)和熔盐加热器入口循环水关断阀(10)两个阀门切换熔盐加热储热一体装置(2)中换热排管(206)为从汽轮机进的蒸汽还是从热网循环水回水(33)进的循环水,对循环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控制热网加热器入口蒸汽关断阀(8),可以控制汽轮机进的蒸汽进入热网加热器(1),对从热网循环水回水(33)进的循环水进行加热。可以在热负荷及电负荷低时用机组抽汽加热熔盐储存热量,在机组抽汽能力不足时用熔盐加热热网循环水对外供热。可以实现热电解耦,提高了热电厂的运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46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738841.7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煤多能耦合宽负荷节能发电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太阳能梯级热交换系统、地热能热交换系统,凝结水系统、高压给水系统以及运行方法。太阳能集热系统白天收集太阳能热量,加热冷水后送至储热罐或太阳能热交换系统,对地热出水、火电机组凝结水或给水系统进行加热,晚上太阳能热交换系统通过储热罐中的热水继续加热地热水、主机凝结水或给水系统,主机凝结水或给水通过吸收地热和太阳能热量提高温度,可以替代原有汽轮机部分抽汽,实现机组节能降耗,实际运行时根据不同电负荷,采用相应的运行方法,将太阳能热水送至相应等级的地热水换热系统、凝结水或给水系统进行加热,替代汽轮机抽汽,避免造成高品质蒸汽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57735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668804.X
申请日:2022-12-24
Applicant: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生能源与热网耦合的供暖或供冷系统及运行方法,系统包括供水管路、回水管路、定压补水单元、土壤源热泵单元、空气源热泵单元和集中供热管网,运行方法为回水管路中回水分别与土壤源热泵单元、空气源热泵单元和集中供热管网单元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水进入供水管路,调节灵活,提高供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6428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96284.X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1K13/00 , F01K13/02 , F01K9/00 , F01K7/38 , F01K7/44 , F01K17/02 , F01D15/10 , F24D3/10 , F24D13/04 , F24D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电厂的电锅炉与首站并联热电调峰系统,包括供热管网、汽轮机组和背压凝汽器,每个汽轮机组均包括汽轮机中压缸和汽轮机低压缸,汽轮机中压缸和汽轮机低压缸管道连接,汽轮机低压缸与所述背压凝汽器管道连接,汽轮机中压缸上设置有排气支路,不同组的汽轮机中压缸之间还设置有联通管路,排气支路上设置有高背压汽轮发电机组,不同的高背压汽轮发电机组通过联通管路管道连接,所述高背压汽轮发电机组的排气口上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与背压凝汽器管道连接,汽轮机组与电锅炉加热系统电连接,电锅炉加热系统与背压凝汽器管道连接,背压凝汽器与供热管网管道连接,满足供热需求并降低发电负荷参与采暖季调峰辅助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259639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011584569.9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联产机组电、热负荷调节的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为设置协调控制系统,以被控参数作为反馈调节量;以调节信号作为前馈补偿量;单元机组计算总负荷指令,以反馈调节量和前馈补偿量调节热电联产机组的电负荷量;锅炉控制系统接收总负荷指令计算出锅炉第一次燃料调节量,同时锅炉控制系统以反馈调节量和前馈补偿量调节锅炉第二次燃料调节量;供热蒸汽控制系统根据反馈调节量和前馈补偿量调节热电联产机组的热负荷量,系统为单元机组控制系统,锅炉控制系统、供热蒸汽控制系统和热电联产机组,能够分别处理电、热负荷且能维持机组稳定运行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632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35670.9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网格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间网格钢结构节点加固体及加固方法,包括原节点20,原节点20与至少两根原杆件21的端部固定连接,原节点20外部包覆设置加固体,加固体为空心结构,加固体与所有原杆件21固定连接,所述加固体以每个原杆件21的轴线所在平面分割为多个结构组件,每个结构组件分为前后两个分组件,前后两个分组件之间设置加强结构,增加了连接强度,有效的减少杆件的长度,减少钢结构杆件长细比,降低杆件的稳定性应力,使杆件满足设计新承载结构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