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4869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80689.1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制热系统、蓄能系统、输配系统、用户接入系统、用户末端系统及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其中,制冷制热系统利用制冷制热设备制取冷冻水或热水输送至输配系统;或者制冷制热系统制取低温蓄冷或高温蓄热介质输送至蓄能系统,蓄能系统利用制冷制热系统制取的低温蓄冷或高温蓄热介质进行蓄能并配置有释能装置;输配系统将冷冻水或热水输送并分配至用户接入系统,经热交换后送回制冷制热系统、蓄能系统;用户接入系统将输配系统所输送的冷冻水、热水与用户末端系统或用户蓄冷系统进行冷热交换,用户末端系统与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也能够进行热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0772658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99726.5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00 , F24D19/00 , F24D19/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的用户接入系统,包括静态流量平衡阀、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比例积分电动阀、温度变送器、PID控制器;其中PID控制器分别与比例积分电动阀、温度变送器连接,比例积分电动阀安装在各用户支路供冷供热一次侧管网的回水管上,温度变送器安装在各用户冷水热水二次侧管网的回水管上,温度变送器将检测的温度信息传输至PID控制器,PID控制器据此控制比例积分电动阀的阀门开度。本发明将管网输送冷/热水入户流量、压力调节至比例积分电动阀工作范围内,方便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96087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226497.1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运行经济性的蓄冷系统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蓄冷模型:包含制冷及蓄冷设备建模;建立用户空调负荷模型:包含用户空调负荷建模及模型修正;建立控制策略:根据蓄冷模型及峰谷电价,以一个蓄冷释冷周期内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建立控制策略,用于控制蓄冷系统各组件运行及出力情况;模型修正:针对用户实际运行负荷及峰谷电价变化对模型进行修正。本发明的蓄冷系统无法达到最大程度降低运行费用,其蓄冷系统蓄冷系统的运行策略耦合性强,响应及时,且设备相对简单,后期维护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6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010023331.2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同网同源四管制供冷供热系统,包括冷热源系统、制冷制热系统、输配系统及用户接入系统;其中,冷热源系统为制冷制热系统提供所需冷量及热量来源;制冷制热系统利用冷热源系统提供的冷量及热量并制取用户所需冷冻水及热水,所述制冷制热系统包含蓄能系统;输配系统将制冷制热系统所制取的冷热水输送并分配至用户,经热交换后送回制冷制热站;用户接入系统将输配系统所输送的冷热水与用户末端系统进行冷热交换;所述冷热源系统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本发明利用热泵系统实现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利用四管制系统解决管网冬夏季输送流量差异过大问题,且有条件实现冬季同时供冷供热。
-
公开(公告)号:CN10776412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711160739.9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济南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罗永焕 , 王钊 , 王炎 , 杨敏华 , 陈锦标 , 廖兴中 , 王磊 , 吕昊正 , 宗成璋 , 贾森 , 李杰 , 王明超 , 陈智刚 , 程国珍 , 姜大伟 , 白玉鹤 , 董兵
IPC: F28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余热利用的大温差冷水复合式梯级利用系统,包括余热吸收式大温差梯级制冷系统、冷冻水梯级利用系统、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区域供冷用户系统,余热吸收式大温差梯级制冷系统通过管道给冷冻水梯级利用系统供给冷水,冷冻水梯级利用系统通过管道给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供冷水,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供冷水给区域供冷用户系统供冷水,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的热水流回到余热吸收式大温差梯级制冷系统进行冷却。本发明利用热电厂余热进行吸收式制冷,实现余热、废热梯级利用,提升一次能源利用率,提高回水温度,增大区域供冷系统供回水温差,扩大冷水使用温差,大幅减少冷水循环水量,减少管网输送能耗与冷损失,降低冷水管网输送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65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23331.2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同网同源四管制供冷供热系统,包括冷热源系统、制冷制热系统、输配系统及用户接入系统;其中,冷热源系统为制冷制热系统提供所需冷量及热量来源;制冷制热系统利用冷热源系统提供的冷量及热量并制取用户所需冷冻水及热水,所述制冷制热系统包含蓄能系统;输配系统将制冷制热系统所制取的冷热水输送并分配至用户,经热交换后送回制冷制热站;用户接入系统将输配系统所输送的冷热水与用户末端系统进行冷热交换;所述冷热源系统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本发明利用热泵系统实现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利用四管制系统解决管网冬夏季输送流量差异过大问题,且有条件实现冬季同时供冷供热。
-
公开(公告)号:CN109708226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910051933.6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区域供冷系统的用户变频分布式混水接入系统,包括分布式变频水泵、静态流量平衡阀、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比例积分电动阀、温度变送器、PID控制器、混水管;其中,分布式变频水泵根据用户需求安装于各用户混水管或用户供水管上,比例积分电动阀分别安装在各用户支路供冷一次侧管网的供水管级混水管上,温度变送器安装在各用户冷水二次侧管网的回水管上,温度变送器将检测的温度信息传输至PID控制器,PID控制器据此控制变频水泵运行频率及比例积分电动阀的阀门开度。本发明将管网输送冷水入户流量、压力调节至比例积分电动阀工作范围内,方便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648694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1580689.1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制热系统、蓄能系统、输配系统、用户接入系统、用户末端系统及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其中,制冷制热系统利用制冷制热设备制取冷冻水或热水输送至输配系统;或者制冷制热系统制取低温蓄冷或高温蓄热介质输送至蓄能系统,蓄能系统利用制冷制热系统制取的低温蓄冷或高温蓄热介质进行蓄能并配置有释能装置;输配系统将冷冻水或热水输送并分配至用户接入系统,经热交换后送回制冷制热系统、蓄能系统;用户接入系统将输配系统所输送的冷冻水、热水与用户末端系统或用户蓄冷系统进行冷热交换,用户末端系统与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也能够进行热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0970822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51933.6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区域供冷系统的用户变频分布式混水接入系统,包括分布式变频水泵、静态流量平衡阀、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比例积分电动阀、温度变送器、PID控制器、混水管;其中,分布式变频水泵根据用户需求安装于各用户混水管或用户供水管上,比例积分电动阀分别安装在各用户支路供冷一次侧管网的供水管级混水管上,温度变送器安装在各用户冷水二次侧管网的回水管上,温度变送器将检测的温度信息传输至PID控制器,PID控制器据此控制变频水泵运行频率及比例积分电动阀的阀门开度。本发明将管网输送冷水入户流量、压力调节至比例积分电动阀工作范围内,方便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764122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60739.9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济南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罗永焕 , 王钊 , 王炎 , 杨敏华 , 陈锦标 , 廖兴中 , 王磊 , 吕昊正 , 宗成璋 , 贾森 , 李杰 , 王明超 , 陈智刚 , 程国珍 , 姜大伟 , 白玉鹤 , 董兵
IPC: F28D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1/0012 , F28D2021/0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余热利用的大温差冷水复合式梯级利用系统,包括余热吸收式大温差梯级制冷系统、冷冻水梯级利用系统、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区域供冷用户系统,余热吸收式大温差梯级制冷系统通过管道给冷冻水梯级利用系统供给冷水,冷冻水梯级利用系统通过管道给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供冷水,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供冷水给区域供冷用户系统供冷水,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的热水流回到余热吸收式大温差梯级制冷系统进行冷却。本发明利用热电厂余热进行吸收式制冷,实现余热、废热梯级利用,提升一次能源利用率,提高回水温度,增大区域供冷系统供回水温差,扩大冷水使用温差,大幅减少冷水循环水量,减少管网输送能耗与冷损失,降低冷水管网输送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