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4307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35977.4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取向的石墨烯导热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该复合材料由磁取向的石墨烯和液体硅橡胶组成。首先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到石墨烯表面,然后将磁功能化的石墨烯填料均匀分散到液体硅胶中。通过磁取向处理、加热固化,制备得到磁取向的石墨烯导热硅橡胶复合材料。由于磁取向作用,有效地利用了石墨烯超高的面内导热性能,从而在取向方向形成了高效的导热网络,显著提高了硅橡胶的热导率。本发明制备的磁取向的石墨烯导热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工艺简单,可重复性好,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在热管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10260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711482684.3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C09J183/07 , C09J183/05 , C09J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石墨烯的双组份加成型导热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密封胶领域。该导热硅橡胶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包含: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含氢聚硅氧烷,改性石墨烯,疏水气相二氧化硅,抑制剂;所述B组分包含: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氯铂酸‑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配合物,改性石墨烯,疏水气相二氧化硅;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采用了一种二氧化硅及长链硅烷双重改性的石墨烯作为功能填料,不仅可以使硅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同时使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而且比重小,显著低于市场上常见的以三氧化二铝填充的导热硅胶,在新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10260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482684.3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C09J183/07 , C09J183/05 , C09J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石墨烯的双组份加成型导热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密封胶领域。该导热硅橡胶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包含: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含氢聚硅氧烷,改性石墨烯,疏水气相二氧化硅,抑制剂;所述B组分包含: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氯铂酸‑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配合物,改性石墨烯,疏水气相二氧化硅;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采用了一种二氧化硅及长链硅烷双重改性的石墨烯作为功能填料,不仅可以使硅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同时使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而且比重小,显著低于市场上常见的以三氧化二铝填充的导热硅胶,在新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11835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63981.2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7/14 , C08G77/06 , C08G77/70 , C08G77/80 , C08L63/00 , C08L2201/10 , C08L2203/206 , C08L8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基苯基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将硅烷单体加入过量水中快速搅拌进行水解,经蒸馏反应,分出水分子和醇类,促进缩合反应的进行,再通过环氧丙醇的反应消耗部分未水解烷氧基,最后经低压旋转蒸发对产物进行纯化,得到环氧基苯基硅树脂。该制备方法不使用硅树脂合成常用的酸性或碱性催化剂,避免环氧基的开环破坏,不引入无机离子,也省去产物反复水洗的麻烦。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硅树脂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良好的粘接性能,不含无机离子因而电绝缘性优异,适合用于制备LED等电子器件的封装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66525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0596862.0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瓶的检测系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气瓶检测装置包括缺陷检测组件、驱动机构及控制元件。其中,所述缺陷检测组件包括用于识别缺陷的第一检测头;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检测头沿预设轨迹移动;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第一检测头均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检测头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则所述控制元件开始记录所述第一检测头相对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坐标点,直至所述第一检测头移动至垂直于缺陷设置。控制元件能够记录第一检测头移动过程中相对第一预设位置的坐标点,从而能够对缺陷相对第一预设位置的位置进行准确的标记,为气瓶检验评定工作及后续的修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92294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1911205486.1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C09K3/00 , C01B32/15 , C01B32/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二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氮化二维碳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三聚氰胺和泊洛沙姆,所述氮化二维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三聚氰胺溶液和泊洛沙姆溶液混合,搅拌,得到氮化二维碳材料前驱体;(2)对所述氮化二维碳材料前驱体进行烧结,得到氮化二维碳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氮化二维碳材料理论比表面积高,有利于电磁波在材料表面产生反射损耗,与聚偏氟乙烯形成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能够具有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或电磁波屏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3434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654765.7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C09D7/62 , C09D163/00 , C09D5/10 , C09D7/65 , C09D12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酸接枝氧化石墨烯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水性环氧富锌涂料中的应用,所述氨基酸接枝氧化石墨烯填料的制备原料包括:L‑赖氨酸、L‑色氨酸和氧化石墨烯。所述水性环氧富锌涂料包括:锌粉、水性环氧树脂、水性环氧固化剂、丙二醇甲醚、滑石粉、氨基酸接枝氧化石墨烯填料、改性剂、助剂和水。该水性环氧富锌涂料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稳定性好、附着力强,且具备长效防腐性能,适合于重防腐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59284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12564.2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非金属管道的热熔焊接缺陷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非金属管道焊接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实时获取正在进行热熔焊接的非金属管道进入保压冷却阶段后的红外热成像图谱;从红外热成像图谱中提取焊接特征,焊接特征用于表示非金属管道的焊接质量;根据焊接特征检测非金属管道是否存在焊接缺陷。由于非金属管道的导热性能较差,因此采用传统的红外探测技术不能获取到非金属管道的焊接图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非金属管道进入保压冷却阶段时,采集红外热成像图谱,这样保证了可以获取到合适的红外热成像图谱,以便于进行焊接质量检测,实现了在非金属领域进行无损自动检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34080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134464.7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一体化阴极剥离试验装置,包括电压表,还包括恒温箱、导轨、钻孔单元、塑料筒安装单元、箱盖单元以及分别控制各个单元工作的主控制单元;所述恒温箱的顶面设有一开口;所述导轨位于所述恒温箱开口上方;所述钻孔单元、所述塑料筒安装单元以及所述箱盖单元分别架设在所述导轨上并沿其移动,在所述主控制单元控制下,所述钻孔单元、所述塑料筒安装单元以及所述箱盖单元沿所述导轨移动并进行阴极剥离试验的相关试验操作,所述恒温箱进行恒温加热。本发明的一体化阴极剥离试验装置根据试验步骤以及所需设备进行一体化设置,多种设备在主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能自动进行检测以及其他操作,提高阴极剥离试验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试验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7567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253618.9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的监控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影响预设气体的排放量和余热锅炉区域温度的相关工况参数;获取在各相关工况参数下预设气体的排放量和余热锅炉区域温度的多组实际数据;根据各相关工况参数、预设气体的排放量及余热锅炉区域温度建立初始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多组实际数据对初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预测模型;获取焚烧炉当前的工况参数,并根据焚烧炉当前的工况参数和预测模型得到预设气体的排放量预测值和余热锅炉区域温度的预测值。上述垃圾焚烧的监控方法及装置能够在保证脱硝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NOx和NH3的排放量,满足系统稳定运行与环境保护的需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