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2498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220239.0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H01L23/13 , H01L23/14 , H01L23/4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均温能力的绝缘衬底结构,包括对应密封连接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真空内腔,真空内腔灌注有液体工质,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外侧面均为金属层,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内侧面均为陶瓷层,陶瓷层设有吸液芯,吸液芯设于真空内腔内。在上盖板和下盖板的陶瓷层设有吸液芯,通过工质相变进行高速散热,散热能力和均温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热率,可实现功率器件在极端环境下的热控制,保证功率器件对散热和均温的要求。绝缘衬底基板内部为空腔结构,可以灵活地控制绝缘衬底的厚度和平整度,在保证散热性能的前提下使基板得以轻量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均温能力的绝缘衬底结构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43562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20195.1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视化自动热管二次除气机构,包括加热装置、热像仪、固定装置、密封装置和切断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热管为竖直状态且使储气管位于热管上方;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热管以使热管内不凝气体往储气管方向移动;热像仪用于显示不凝气体移动过程中热管的热量变化;密封装置用于当热管的热量变化满足预设时密封储气管;切断装置用于切断密封后的储气管。通过加热装置加热热管下端,将不凝气体赶至储气管内,利用热像仪能够观察热管内不凝气体是否消除,简单有效地判断储气管切除时机,有利于缩短热管二次除气工艺流程,能够制备得到更高质量的热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可视化自动热管二次除气机构的除气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12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220232.9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耐腐蚀和绝缘的热管结构,包括管体和封头,管体和封头均采用金属陶瓷材料制备,管体一端设有开口,管体开口密封连接于封头,管体和封头之间设有蒸汽腔;蒸汽腔内设有吸液芯,吸液芯外侧壁抵接于管体内侧壁;蒸汽腔内抽真空并灌注有液体工质。热管结构的管体和封头采用金属陶瓷材料制备,具有耐腐蚀和绝缘的特性,能够满足耐腐蚀和绝缘的行业需求;管体蒸汽腔内设有吸液芯,管体开口密封连接于封头,保证蒸发腔的密封性能,使得热管结构能够基于相变原理实现高效散热,不会发生管内氧化、脱碳的现象,能够保持热管的良好散热性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耐腐蚀和绝缘的热管结构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22397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1910369263.2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H01L25/075 , H01L33/48 , H01L3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反射镜结构的倒装COB光源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将倒装芯片共晶焊接于COB基板上;(2)对COB基板进行围坝;(3)灌注一层薄绝缘层并固化;(4)在COB基板表面以及芯片四周侧面镀上一层高反射金属层;(5)研磨COB上表面的高反射金属至刚好露出芯片顶面;(6)重新对COB基板进行围坝;(7)灌注荧光胶层并固化。本发明的反射镜结构在能提高COB基板底部反射率的基础上,同时解决了因倒装芯片侧面出光过多而导致的COB大角度溢光问题,提升了倒装COB光源的发光效率,工艺简单,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009830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1910371453.8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型LED器件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衬底由粗化铜柱以及改性聚酰亚胺组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铜柱图案的制备,铜柱的成形以及粗化,聚酰亚胺的改性以及固化等。本发明的衬底以聚酰亚胺为主体,利用其柔性抵抗外界应力的冲击,可改善芯片及器件的力学性能,避免芯片开裂问题;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用铜柱粗化的方式,增加铜柱表面粗糙度,利用聚酰亚胺固化前流动性强的特点,提高铜电极与衬底主体材料的结合强度,从而避免电极从衬底脱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7981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33499.X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F28D15/02 , B23K26/364 , B23K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液体定向输运的相变平面热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相变平面热二极管包括对应密封连接的上壳板和下壳板;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抽真空形成蒸汽腔,蒸汽腔内灌注有液体工质;上壳板和下壳板的内表面均间隔设有多个互相平行的定向输运吸液芯,定向输运吸液芯具有沿定向输运吸液芯延伸方向定向输运液体工质的单向性,多个定向输运吸液芯的定向输运方向一致;相邻的定向输运吸液芯之间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两端分别抵接于上壳板和下壳板。本发明通过工质相变进行高速传热,液体通过定向输运吸液芯单向输运实现热二极性,克服了价格昂贵、制造复杂和缺乏可扩展性等缺点,制作流程简单,制造工艺易于快速、经济、大规模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585475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272759.6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液异面结构的超薄均热板,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腔体内灌注有液体工质,腔体内设有多个粉末烧结微柱和微槽蚀刻区域;多个粉末烧结微柱阵列排布于上盖板形成蒸汽通道和支撑结构,每个粉末烧结微柱均含有微小孔洞;微槽蚀刻区域设于下盖板,用于汇集液体工质以及形成液体工质流动通道。上盖板的粉末烧结微柱起到支撑和蒸汽通道的作用,其烧结形成的微小孔洞能够辅助液体工质汇集回流,提升了热导率;下盖板的微槽蚀刻区域能够提供大部分毛细力,无需在腔体内额外设置吸液芯结构,能够进一步薄化均热板厚度。能够同时满足电子产品轻薄化和保持良好散热能力的需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气液异面结构的超薄均热板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12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220243.7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玻璃吸液芯的陶瓷均热板结构,包括密封连接形成腔体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腔体内设有多行间隔排布的玻璃吸液芯,每个玻璃吸液芯的两侧分别抵接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相邻的玻璃吸液芯之间形成蒸汽腔,蒸汽腔内封存有工质液体,每个玻璃吸液芯均设有互联槽,每个互联槽连通于对应玻璃吸液芯两侧的蒸汽腔。蒸汽能够在陶瓷均热板内充分流动,提升了陶瓷均热板结构的均温性能。玻璃吸液芯既是液体工质的回流通道,同时也是陶瓷均热板的支撑柱,不仅毛细能力和导热能力更强,同时也增强了承压能力,相较于脉动结构散热能力更大,且其散热面积大小没有烧结因素的限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玻璃吸液芯的陶瓷均热板结构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22397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369263.2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H01L25/075 , H01L33/48 , H01L3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反射镜结构的倒装COB光源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将倒装芯片共晶焊接于COB基板上;(2)对COB基板进行围坝;(3)灌注一层薄绝缘层并固化;(4)在COB基板表面以及芯片四周侧面镀上一层高反射金属层;(5)研磨COB上表面的高反射金属至刚好露出芯片顶面;(6)重新对COB基板进行围坝;(7)灌注荧光胶层并固化。本发明的反射镜结构在能提高COB基板底部反射率的基础上,同时解决了因倒装芯片侧面出光过多而导致的COB大角度溢光问题,提升了倒装COB光源的发光效率,工艺简单,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620235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09648.9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吸液芯热管,该复合吸液芯热管包括管壳,复合吸液芯,蒸汽通道和工质,其中复合吸液芯具有三层特征,由外到内分为第一金属粉末层、第二沟槽粉末层和第三丝网隔离层,管壳和复合吸液芯形成的密闭腔体内部具有高真空特性。第二沟槽粉末层具有阵列沟槽结构特征,第三丝网隔离层将蒸汽通道与第二沟槽粉末层分隔开来。采用粉末烧结形成的第一金属粉末层有利于提高毛细力,第二沟槽粉末层兼顾毛细力同时减少蒸汽溢出阻力,第三丝网隔离层实现了蒸汽和工质回流分隔,汽液运作互不干扰最大化两相循环效率。该复合吸液芯热管适用于工业生产,在半导体、电子设备、新能源等散热场景下具有极大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