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44489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510355321.8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塑料绝缘电缆附件通流上限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搭建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载流下线芯最高温度和各层绝缘最大温差;以线芯最高长期允许温度和各固体绝缘层内外表面最大允许温差作为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稳态载流量的约束条件并得到初始载流区间;使用二分法的思想不断缩小载流区间,最终得到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稳态载流量;在高压直流电缆附件运行期间,以载流量计算结果作为附件通流上限。本发明同时考虑了导电线芯最高长期允许温度和各固体绝缘层内外表面最大允许温差两个约束条件,符合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绝缘特性;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灵活地调节附件载流量,充分利用了电力电缆线路传输容量、提高了电缆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1562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98492.3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K1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终端及电缆终端内置光纤温度监测系统。所述电缆终端包括导电线芯、包裹所述导电线芯的XLPE绝缘层及套接于所述XLPE绝缘层外表面的增强绝缘层以及缠绕在所述增强绝缘层外表面的感温光纤,所述感温光纤由硅橡胶材料层覆盖固定,并从电缆终端端口引出。所述电缆终端内置光纤温度监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缆终端、前置光纤、光纤测温装置及数据分析系统。本发明通过将感温光纤植入电缆终端内部并对电缆终端内局部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实时准确评估电缆终端温度状态,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实现对电缆终端温度状态的实时诊断,确保终端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991132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51852.X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表面温度测量的高压直流电缆通流上限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测量电缆外表面温度;2、计算以电缆线芯导体最高长期允许温度为约束条件的高压直流电缆稳态载流量;3、计算以绝缘层内外表面最大允许温差为约束条件下的高压直流电缆稳态载流量;4、取两种约束条件下稳态载流量的较小值,为最终的高压直流电缆稳态载流量;5、将稳态载流量计算结果作为高压直流电缆运行时的通流上限。本发明为高压直流电缆提供了一种通流上限确定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高压直流电缆绝缘特性,避免了敷设环境热阻的计算所带来的误差,能够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高压直流电缆传输电能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14072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94007.5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接头,包括接头本体,两段电缆进行连接时,在连接处套入所述接头本体,所述电缆由里到外依次包括线芯导体、电缆本体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金属护套层和电缆护套层,所述接头本体包括位于两端的应力锥和增强绝缘层,在所述接头本体的表面均匀缠绕有测温光缆,由里到外依次包裹所述接头本体的分别为绝缘密封胶层、铜壳层和PE护套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缆接头测温系统,通过将测温光缆测得的关键部位的温度数据上传到根据有限元仿真建立的数据库,求得接头线芯最高温度和绝缘层最大温差,从而实现对整个接头绝缘状态的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991132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351852.X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表面温度测量的高压直流电缆通流上限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测量电缆外表面温度;2、计算以电缆线芯导体最高长期允许温度为约束条件的高压直流电缆稳态载流量;3、计算以绝缘层内外表面最大允许温差为约束条件下的高压直流电缆稳态载流量;4、取两种约束条件下稳态载流量的较小值,为最终的高压直流电缆稳态载流量;5、将稳态载流量计算结果作为高压直流电缆运行时的通流上限。本发明为高压直流电缆提供了一种通流上限确定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高压直流电缆绝缘特性,避免了敷设环境热阻的计算所带来的误差,能够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高压直流电缆传输电能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04448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55321.8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塑料绝缘电缆附件通流上限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搭建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载流下线芯最高温度和各层绝缘最大温差;以线芯最高长期允许温度和各固体绝缘层内外表面最大允许温差作为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稳态载流量的约束条件并得到初始载流区间;使用二分法的思想不断缩小载流区间,最终得到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稳态载流量;在高压直流电缆附件运行期间,以载流量计算结果作为附件通流上限。本发明同时考虑了导电线芯最高长期允许温度和各固体绝缘层内外表面最大允许温差两个约束条件,符合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绝缘特性;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灵活地调节附件载流量,充分利用了电力电缆线路传输容量、提高了电缆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06981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610158362.2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评价交联电缆屏蔽材料电气性能的试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气技术领域。该试样包括绝缘层、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所述绝缘层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屏蔽层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屏蔽层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使所述第一屏蔽层、绝缘层和第二屏蔽层具有依次层叠的重叠部分。上述试样充分模仿了直流电缆屏蔽‑绝缘‑屏蔽三层共挤的结构特点,在直流电缆试验过程中,不但能考察绝缘材料和屏蔽材料的性能,同时也能考察绝缘层和屏蔽层的相互配合,还能够保证试验中各项参数的计算,降低了后续数据处理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534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610451528.X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天津大学
IPC: G01N27/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电荷特性分析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对聚酰亚胺薄膜样品进行电晕充电;迅速检测电晕充电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样品,检测所述聚酰亚胺薄膜样品的表面电位随时间的变化值并记录数据V(t),其中V表示表面电位,t表示时间;获取时间与V(t)对时间的导数的乘积与时间的关系,即tdV(t)/dt~logt;作出tdV(t)/dt~log对应的曲线,根据曲线状态评估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电荷积累及消散能力的特性。本方法和装置不需要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任何破坏,能够实现无损检测,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能够直观、准确而有效地评估样品表面电荷积累及消散能力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6093610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387707.1
申请日:2016-06-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武汉大学
IPC: G01R2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头扫描测量机构及方法,所述探头扫描测量机构用于与能够使绝缘子旋转的旋转装置配合,包括旋转驱动机构、直线驱动机构、探头支架以及测量探头,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运动轴连接,所述探头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探头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测量探头连接。所述探头扫描测量机构及方法无需额外设计绝缘子的旋转控制,运动控制简单,可实现对绝缘子表面的全覆盖扫描测量。扫描测量结束以后,可以将探头支架旋转,使探头支架贴近绝缘子表面电荷测量实验装置的腔体外壳内侧,结构简单紧凑、占用体积小、节省实验装置内部空间,减少实验装置的耗气量,缩短实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77168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14896.X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武汉大学
IPC: G01R2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材料表面电荷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该测量系统包括光源发生器、偏振器、相位调制器、电光晶体、高压电极和感光单元。偏振器、相位调制器、电光晶体和高压电极沿光源发生器的发射光的光路依次设置。高压电极与电光晶体之间存在间隔。感光单元用于接收通过偏振器的反射光、并记录反射光的光波强度。上述的绝缘材料表面电荷测量系统,待测的绝缘材料设置于高压电极与电光晶体之间的间隔中。高压电极对待测的绝缘材料施加高压,导致带电粒子积聚于待测的绝缘材料表面而形成电场。工作人员通过感光单元记录反射光的光波强度,进而依次计算得到相位差、电场强度和绝缘材料的表面电荷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