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7321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1231045.9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由环氧树脂、表面接枝胺基的纳米填料和固化剂制备而成。所述方法包括:(1)将纳米填料加入到单宁酸溶液中,搅拌,超声,得到单宁酸改性纳米填料;(2)将单宁酸改性纳米填料加入到多元胺类乙醇溶液中,反应,得到表面接枝胺基的纳米填料;(3)将表面接枝胺基的纳米填料加入到环氧树脂中,混合均匀后,加入环氧树脂固化剂,经搅拌和真空除气泡后,固化后得到高导热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热界面材料。本发明的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热界面材料具有导热性能优异、填料用量少、加工性能优异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541033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765363.8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气体阻隔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片层状纳米填料分散在表面改性剂溶液中,经超声处理后搅拌一段时间,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表面改性的片层状纳米填料;(2)将表面改性的片层状纳米填料与聚合物预混后放入密炼机中,加热熔融后混炼,得到纳米复合材料,再热压成型,即得到高气体阻隔性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高气体阻隔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阻隔性能优异、填料用量少、易加工、综合力学性能好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114378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10607742.2
申请日:2010-12-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湿剂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该吸湿剂包括吸湿性无机多孔材料,以及聚苯乙烯磺酸钠或由羟基丁二酸交联的聚乙烯醇;所述聚苯乙烯磺酸钠和所述由羟基丁二酸交联的聚乙烯醇的任何一个附着在所述吸湿性无机多孔材料的表面;所述吸湿性无机多孔材料是平均孔径为5nm以上的硅胶;所述的羟基丁二酸交联的聚乙烯醇中羟基丁二酸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10~1∶4。该吸湿剂具有吸水量大、吸湿选择性高的特点,对水分的吸附能力强、对甲苯、乙醛等异味成分的吸附能力低。通过简单的搅拌、过滤、干燥可获得聚苯乙烯磺酸盐或由羟基丁二酸交联的聚乙烯醇附着在无机多孔材料表面上的吸湿剂。该吸湿剂可用于调湿装置、加湿装置和换气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037384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710027723.0
申请日:2007-04-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甲醛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肉桂醛为原料,采用β-环糊精为促进剂,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以及三乙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形成的碱水作为溶剂,反应时间为1~60小时,然后用酯类溶剂、甲醇、丙酮或乙腈作为有机溶剂进行萃取,经减压浓缩而得苯甲醛。本发明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低能耗、低成本、低/无污染、高收率、苯甲醛天然度高、环境友好、β-环糊精易于分离且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40761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110008919.1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L23/06 , C08L23/12 , C08L27/16 , C08L27/18 , C08L77/00 , C08L33/12 , C08L69/00 , C08L27/06 , C08K3/04 , C08K7/06 , C08K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导热复合材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质量比为1∶1~1∶200的纤维状导热填料和高导热填料石墨烯与热塑性聚合物混合均匀分散0.5~24h后造粒,形成高导热复合材料粒料,再将所述粒料放入模具在170℃~280℃、10~18MPa下热压成型。所述热塑性聚合物为聚乙烯、聚丙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全氟烷氧基酯、尼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或聚氯乙烯中的任一种。所述纤维状导热填料为碳纤维或碳纳米管,高导热填料占高导热复合材料总质量含量的5%~35%。本发明提供的高导热复合材料导热性能优异、导热填料用量少、力学性能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0534605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710031329.4
申请日:2007-11-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使用聚脲微胶囊固定金属氧化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在10~50体积份去离子水中加入1~10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I,形成溶液A;在5~30体积份的有机溶剂中加入1~10重量份的二异氰酸酯、0.1~1重量份的金属氧化物和1~10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II,超声分散20~30分钟形成悬浮液B;然后以N2作为载气,利用蠕动泵将悬浮液B泵入喷雾器,雾化后喷入溶液A中形成稳定O/W乳状液,同时发生快速的界面聚合反应;减压浓缩得到固体粉末。将固体粉末依次用乙醇、丙酮洗涤,自然风干即得到固定金属氧化物的聚脲微胶囊。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破损率低、微胶囊粒径可控2~60μm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381437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199158.0
申请日:2008-10-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壳-核结构的高选择性吸湿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吸湿剂是以表面含羟基的无机多孔材料为内核、亲水性聚合物超薄膜为外壳的有机-无机复合吸附剂,外壳是通过缩合、聚合反应在内核表面接枝亲水性聚合物刷,并进一步交联后形成亲水性聚合物超薄膜外壳。制备方法是先将经活化处理后的表面含羟基的无机多孔材料与硅烷偶联剂经水解缩合形成乙烯基化的无机多孔材料;再与丙烯酸类单体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后,进一步与二元胺类化合物发生交联反应,即得到具有壳-核结构的高选择性吸湿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吸湿剂选择性高、吸湿量大;选择性易于控制,可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要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0465140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610123970.6
申请日:2006-12-0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氢气还原卤代烃脱卤制备烃的方法。该方法是以卤代烃为原料,采用微胶囊化的无机钯盐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0.01%~2%,以甲醇、乙醇、正己烷或四氢呋喃为溶剂,通入0.1~2.0MPa氢气,反应温度在20~120℃下进行,反应时间控制在1~10小时。本发明利用氢气作为还原剂,采用可循环使用的微胶囊化的无机钯盐催化剂,具有无污染、条件温和、操作安全、催化剂易与产物分离并且可循环使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3116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27096.8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阻隔纳米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膜由可降解聚合物聚乳酸PLA和聚乙烯醇PVA以及胺基化合物接枝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制备而成,其中,PLA和PVA两种聚合物的比例在5:1~2:1之间,接枝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占复合膜质量的0.1~1.0wt%。本发明通过胺基化合物修饰氧化石墨烯,胺基化合物和氧化石墨烯的反应比例为0.02~0.1mmol/1mg。本发明所述的复合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和相容性,通过溶液成膜制备得到的纳米复合膜同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在包装膜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52459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937124.7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K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5/06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导热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包括表面改性的碳基纳米导热填料和脂肪酸;所述表面改性的碳基纳米导热填料为表面改性的纳米石墨片、石墨烯或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所述脂肪酸为羊蜡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述制备方法为将碳基纳米导热填料用三聚氰胺、腐殖酸钠钠钠或多巴胺进行表面改性后加入到脂肪酸熔液中,通过熔融共混混合均匀后导入模具中固化成型,即得到高导热复合相变材料。本发明的高导热复合相变材料具有导热性能优异、性质稳定的优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