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柱型锂电池组的散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08594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269036.2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圆柱型锂电池组的散热结构,包括圆柱电池、平板热管、弧形导热铝片和散热片,所述弧形导热铝片包括弧形部分和平面部分,弧形部分的弧度与圆柱电池侧面外表面的弧度相同,圆柱电池放置于弧形导热铝片的弧形部分之中,平板热管的一端与弧形导热铝片的平面部分接触,平板热管的另一端与散热片接触。本发明采用弧形导热铝片紧密贴合圆柱电池的外表面,增大圆柱电池与弧形导热铝片的接触面积,弧形导热铝片通过平板热管将热量传导到散热片上,提高了导热效率,本发明利用了热管的高导热性将热量传导到热管另一端的散热片上,及时散发热量。

    基于热管的圆柱型锂电池组散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08594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269010.8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热管的圆柱型锂电池组散热结构,包括圆柱电池、平板热管、弧形导热铝片和液冷却板,所述弧形导热铝片包括弧形部分和平面部分,弧形部分的弧度与圆柱电池侧面外表面的弧度相同,圆柱电池放置于弧形导热铝片的弧形部分之中,平板热管的一端与弧形导热铝片的平面部分接触,平板热管的另一端与液冷却板接触,液冷却板包括接口和微通道铝扁管,微通道铝扁管的两端均焊接固定接口。本发明采用弧形导热铝片紧密贴合圆柱电池的外表面,弧形导热铝片通过平板热管将热量传导到液冷却板上,液冷却板的液体流动换热提高了导热效率,本发明利用了热管的高导热性将热量传导到热管另一端的液冷却板上,及时散发热量。

    柔性触觉传感器深度学习感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933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14290.6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柔性触觉传感器深度学习感知方法,包括以下顺序的步骤:传感器单元结构力学模型的建立;传感器阵列结构力学模型的建立;获得实测数据集;获得有限元模拟数据集;数据集融合提高数据分辨率;结合深度学习,建立感知机理模型。本发明通过将以上数据集融合,借助深度学习模型获取压力信号与检测对象三维多尺度几何尺寸、表面形貌和物理属性等结构之间的关系。

    一种基于S2层螺旋微纤的木材纤维同心椭圆模型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4703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810751372.6

    申请日:2018-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2层螺旋微纤的木材纤维同心椭圆模型建模方法,涉及木材纤维几何建模领域。主要步骤包括:根据纤维横截面SEM图像计算纤维壁腔比;结合壁腔比以及纤维分层占比计算纤维各层椭圆尺寸;建立S2层椭圆式螺旋微纤结构;将S2椭圆层进行螺旋挖槽;将各层装配成同心椭圆纤维模型。其中,S2层微纤的纤维角对纤维的机械性能有重大影响,所以模型将之基于进来,使得模型更加符合真实的几何形态。此模型可应用于单根木材纤维的弹性力学与热力学等性能的有限元仿真。

    梯度零泊松比结构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418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1314128.4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梯度零泊松比结构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包括与外界物体接触的绝缘表面凸起,还包括绝缘薄膜、衬底薄膜;其中,所述绝缘表面凸起的底部设置有绝缘薄膜,绝缘薄膜与衬底薄膜之间设置有具有梯度零泊松比结构的介电层,介电层分别与绝缘薄膜、衬底薄膜直接接触,且绝缘薄膜的下表面设置有上层柔性电极,衬底薄膜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层柔性电极。本发明通过具有梯度零泊松比结构的复合材料导电气凝胶为介电层以及添加纳米纤维素的衬底薄膜提高传感器的性能。

    梯度零泊松比结构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418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14128.4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梯度零泊松比结构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包括与外界物体接触的绝缘表面凸起,还包括绝缘薄膜、衬底薄膜;其中,所述绝缘表面凸起的底部设置有绝缘薄膜,绝缘薄膜与衬底薄膜之间设置有具有梯度零泊松比结构的介电层,介电层分别与绝缘薄膜、衬底薄膜直接接触,且绝缘薄膜的下表面设置有上层柔性电极,衬底薄膜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层柔性电极。本发明通过具有梯度零泊松比结构的复合材料导电气凝胶为介电层以及添加纳米纤维素的衬底薄膜提高传感器的性能。

    一种基于S2层螺旋微纤的木材纤维同心椭圆模型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470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751372.6

    申请日:2018-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2层螺旋微纤的木材纤维同心椭圆模型建模方法,涉及木材纤维几何建模领域。主要步骤包括:根据纤维横截面SEM图像计算纤维壁腔比;结合壁腔比以及纤维分层占比计算纤维各层椭圆尺寸;建立S2层椭圆式螺旋微纤结构;将S2椭圆层进行螺旋挖槽;将各层装配成同心椭圆纤维模型。其中,S2层微纤的纤维角对纤维的机械性能有重大影响,所以模型将之基于进来,使得模型更加符合真实的几何形态。此模型可应用于单根木材纤维的弹性力学与热力学等性能的有限元仿真。

    测试锂离子电池隔膜湿态穿刺强度的浸润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017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52046.7

    申请日:2018-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2 G01N2203/02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普通拉伸试验机设计的测试锂离子电池隔膜湿态穿刺强度的浸润式装置及方法,测试锂离子电池隔膜湿态穿刺强度的浸润式装置,包括拉伸试验机、穿刺针、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压紧环和固定环,所述压紧环安装在所述固定环上端,压紧环和固定环之间夹紧有隔膜试样,固定环内设有装载电解液的阶梯槽,隔膜试样覆盖阶梯槽的下凹槽,且隔膜试样的下面与电解液相接触,所述穿刺针位于隔膜试样上方,且穿刺针与拉伸试验机的推杆连接,拉伸试验机上方的穿刺针头以一定的速度向下运动去顶刺隔膜,即可测试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穿刺强度,为各电池生产厂家选择隔膜时提供可靠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