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交联生物活性玻璃/海藻酸钠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39018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630362.8

    申请日:2016-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7/10 A61L27/20 A61L27/50 A61L2400/18 C08L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交联生物活性玻璃/海藻酸钠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碱催化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纳米微球为原料,经过一定的支架成型工艺制备纯生物活性玻璃支架初型。使一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充分进入支架内部,利用碱催化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纳米微球遇水快速释放出的Ca2+与海藻酸钠在支架内部充分发生自交联,完成支架成型,并维持一定力学强度。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且制得的支架仅有生物活性玻璃和海藻酸钠两种成分,无需另外添加粘结剂和交联剂等其他物质,在保证优良成骨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同时将钙暂时储存在交联网络中起到钙缓释的目的。该支架可用于需一定力学支撑或需维持一定形状的骨缺损部位的修复。

    一种具有表面纳米孔隙结构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22389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710620309.4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表面纳米孔隙结构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乙醇,四水合硝酸钙混合成水相溶液;将正硅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成油相溶液;(2)将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混合,然后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催化剂、磷酸三乙酯,搅拌均匀,得生物活性玻璃凝胶溶液;(3)将生物活性玻璃凝胶溶液离心分离,清洗得到湿态凝胶沉淀,再干燥,得到生物活性玻璃凝胶粉末;(4)将所得生物活性玻璃凝胶粉末在高温炉中热处理,得具有表面纳米孔隙结构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该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高的比表面积,可用于负载药物、生物活性分子等,是一种理想的微纳米骨修复载体微球。

    一种利用微乳液技术制备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83618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52713.4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乳液技术制备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乙醇、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配成混合溶液,然后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催化剂、磷酸三乙酯和硝酸钙,搅拌均匀得到生物活性玻璃凝胶溶液;(2)将生物活性玻璃凝胶溶液离心分离,清洗得到湿态凝胶沉淀,再将湿态凝胶沉淀放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生物活性玻璃凝胶粉末;(3)将生物活性玻璃凝胶粉末置于高温炉中热处理,得到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本发明制备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具有分散性好且粒径分布均匀的特点,是一种新型骨、齿科再生修复材料。

    一种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4979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43007.X

    申请日:2017-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6/0276 A61K6/033 A61K6/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脱敏剂由固体粉体和分散液两部分组成,使用前,固体粉体和分散液分开包装,使用时再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形成糊剂涂覆于暴露的牙本质表面;所述固体粉体为Si‑Ca‑P三元体系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球;所述分散液为海藻酸钠‑磷酸盐缓冲溶液。本发明脱敏剂的制备过程包括Si‑Ca‑P三元体系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球的制备以及海藻酸钠‑磷酸盐缓冲溶液的制备。本发明的脱敏剂可有效堵塞封闭牙本质小管,诱导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层,而且起效快、不影响牙齿美观,可用作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材料;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设备,制备条件温和,易于推广。

    一种3D打印针头和料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617002U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20244464.1

    申请日:2016-03-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针头和料筒的装置,包括料筒及连接所述料筒的针头,所述针头包括外针头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外针头内部居中位置的中空结构的内针头,所述内针头的一端与所述外针头开口处齐平,另一端与位于料筒内的内针头连接软管相连,内针头连接软管另一端延伸至料筒侧壁的开口外,与外界相通。本实用新型可打印各种形状的中空结构的纤维,并可在打印纤维的同时通过向内针头加入另外一种物质,从而在中空结构中添加其他物质,实现具有环绕结构的两种物质的同步打印。

Patent Agency Ranking